贷款结构改善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继续增强人民银行11月1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1.2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5052亿元,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之比不足40%,创出历史新低。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尽管社会融资总量环比有所下降,但企业发债融资继续增加,贷款结构改善,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增强。10月份人民币新增信贷为5052亿元,创下13个月以来的新低。有业内专家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最近包括信贷、票据和企业债在内的表外信贷发展较快,满足了一定的融资需求,同时银行存款流失比较严重,对人民币新增信贷产生了一定影响。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认为,10月份新增信贷较低,主要是受到存贷比管制。他进一步表示,现在从企业需求来看是回暖了,但是很多存款转移到理财产品上,银行吸收一般存款的压力较大,受限于存贷比管制,但还没影响到正常批贷、投放的计划。虽然10月份的社会融资规模低于9月份的1.65万亿,但市场上流动性较为充裕。数据显示,10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87%,比上月低0.06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82%,比上月低0.19个百分点。累计来看,1月至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23万亿元,同比多增9590亿元。其中,10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052亿元,同比少增81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45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0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51亿元。对此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10月份住户中长期贷款增1151亿元,较上月减少440亿元,可能是因为在企业贷款需求有所回升、信贷额度有限的情况下,银行适度收缩了个人住房贷款,同时也可能是市场需求阶段性回落所致。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358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6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85亿元,来自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说明10月当月新增贷款的结构明显改善。10月份新增对公中长期贷款1685亿元,较上月多408亿元,占总新增贷款的比重从上月的20%进一步上升到33%,表明投资增速回升对中长期贷款的拉动作用继续体现。票据融资减少732亿元,持续负增长。外币贷款需求旺盛。10月新增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约为1290亿元,同比多增875亿元,延续9月份的高增长。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美联储在10月推出QE3,投资者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有所改善,投资者配置外币负债需求上升。11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涨停。二是美元贷款利率下降,导致外汇债务配置需求上升。随着季初大量一般性存款转为理财产品,当月人民币存款季节性减少2799亿元。从结构上看,当月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158亿元,住户存款减少6639亿元,财政性存款则季节性增加了4806亿元。随着10月份经济数据进一步改善,未来经济增长将呈现小幅回升态势。尽管当月CPI涨幅创年内新低,但明年物价可能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主要发达国家继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也不容忽视。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预计,在此复杂局面下,年内和明年货币政策仍会维持稳健基调,近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透露出货币政策维持现状的意图,即保持“货币环境的稳定”。但考虑到明年下半年物价上涨可能较快,必要时在明年下半年可能向收紧的方向微调。对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选择,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主题为“中国银行改革与科学发展”的记者会上表示,从货币供应量和市场流动性的调节来讲,历来存在多种工具,包括逆回购和存款准备金率,还有其他不少的工具。逆回购是一个比较灵活而且操作期限也比较短的工具,最近这一段用的比较多一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灵活性则稍微差一些,但也有它的优越性。周小川说,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来调节流动性,需要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市场流动性状况等因素进行平衡。周小川指出,今后在货币供应量和市场流动性的调节方面,还会针对每个阶段不同的特点来进行比较,选择适当的工具。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