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作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作用徐迪刘小军2004-06-1513:32:29编者按:资产证券化指的是金融机构将持有的同质、流动性较差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贷款、租赁、应收账等资产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结构性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和收益要素进行分割和重组,将其转变为具有投资特征的可销售证券,以此回收资金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将流动性差的银行贷款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转换为流动资金。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开端,美国掀起了资产证券化的狂潮,之后,这一狂潮逐渐席卷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魅力的一种金融创新潮流和趋势。资产证券化现在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种金融产品,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和应用。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并可运用于我国银行业实践的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不良资产证券化、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贷款证券化、汽车贷款证券化(CARS)、信用卡应收款证券化、贸易和服务应收款证券化等。我国银行业还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创造性地推出新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的迫切性分析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满足监管要求,防范和分散银行风险的有效工具和现实选择,表现在:(一)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负债以短期性存款为主,而贷款资产却呈现出长期化倾向。按监管报表的统计口径,近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的比重逐年增加。2001年至2003年,四大行中长期贷款占其当年贷款余额的比重加权平均分别为41.32%、44.19%和47.00%,每年约增加三个百分点。而同期中国金融市场上新的金融投资产品层出不穷,除原有的国债、股票外,基金、储蓄型分红保单、信托产品,还有外资银行也在分流着国内商业银行的存款。从国际经验看,这种趋势会一直继续,并不断增强。国内商业银行“短存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问题将越来越突显,引致流动性风险不断加大。监管部门规定的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比例的上限为120%。据悉,有些商业银行已经接近甚至超过这一监管上限。此外,为了控制大额贷款风险集中度,目前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对同一借款客户贷款余额与银行资本净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对前十大客户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净额的50%,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净额的15%,这实质是银行资产组合的优化问题。由于监管部门没有透露监管信息,我们无从判断国内商业银行的大额风险集中度状况。但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技术,多数商业银行为了控制不良,都纷纷将贷款集中到少数优质大客户身上,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资产过于集中某一或某些客户,将使得银行无法规避突发的客户风险和行业的周期风险。(二)以较低成本调节资本充足率,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年初,银监会借鉴《巴塞尔新协议》的有关要求,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一些优惠风险权重做了重新调整,使银行高风险资产对资本金的要求增加。《办法》于2004年3月1日起施行,要求商业银行在充分计提各项损失准备的基础之上计算资本充足率,并最迟于2007年1月1日使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否则须承担相应罚则。2004年4月25日,人行对存款金融机构(除国有银行和农信社外)根据其资本充足率情况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制度。银行资本充足率低于8%,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从而限制资本充实不足的银行的资金运用能力。而目前国内状况是,许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争抢市场份额,资产规模急剧扩张,资本充足率面临低于8%最低监管要求的问题。近期,浦发、招商、民生等上市银行频频在资本市场上采用配股、可转债或发行次级债等方式充实资本金,引发市场的极大争议,招商银行与基金经理关于可转债规模的激烈论战就是其中著名一例。银行在资本市场上过度募集资本会招致投资者的抵制;发行次级债券因不能改变银行资产规模及其风险权重,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而根据《巴塞尔协议》对不同类风险资产的资本金要求,将不同风险的资产证券化,使得银行能够主动灵活地调整银行的风险资产规模、结构,以最小的成本增强流动性和提高资本充足率。资产证券化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有效技术手段,被国际上多数银行所广泛应用。(三)降低银行不良资产率,提高不良资产变现能力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提高不良资产变现能力的有效解决途径,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美国的资产重组托管公司(RTC)和韩国的资产管理公司(KAMCO)就是成功的范例。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的不良资产问题较为严重。银监会贷款五级分类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第一季度,境内主要商业银行(指4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1价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6.61%,其中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9.15%,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7.12%,均比年初下降。但不良贷款率仍远高于国际水平,且不良贷款额绝对值巨大,对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形成较大的威胁,国家和银行都急于为解决不良资产谋求出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的控制措施,主要是严格贷前审批和完善贷后管理。而开展资产证券化,将不良资产变现或将银行资产潜在的风险部分转移、分散,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不良资产形成前后的控制体系将是十分可取的方式。二、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作用(一)防范、分散和转移银行风险。首先,资产证券化将期限较长的银行贷款证券化后,收回的资金可用于发放更多的贷款,从而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利用率,防范因“短存长贷”而造成资金流动性风险;其次,证券化后,银行将证券化资产服务以外的收益转让给投资人,在让社会公众有机会投资银行资产的同时,也将银行承受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提前还款风险,通过结构性安排,部分转移、分散给资本市场上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实现银行资产风险和收益的社会化。(二)拓宽银行融资渠道,降低银行融资成本。发行资产支持债券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为银行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通过信用增级措施和交易结构设计,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可发行比自身债信等级更高的债券,从而降低融资成本。(三)提供介入资本市场的平台,是商业银行盈利的新增长点。以利差收入为主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冲击而逐渐萎缩,利用银行的专业化优势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将是银行今后新的盈利增长点。证券化业务通过为证券化资产继续提供管理和服务、开拓证券化操作的投资银行业务等方式实现银行与证券功能的融合,为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提供介入资本市场的良好平台。(四)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管理水平。资产证券化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体现在:1、为资产负债管理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使银行在调整资债结构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应变力,从而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2、证券化需要对基础资产现金流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对资产及其相配套管理服务进行信息披露,使得银行的贷款管理,包括经营模式、操作流程、规章制度、产品服务、信息系统等更加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从而提高银行贷款管理水平;3、资产证券化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在定量财务分析模型和风险预警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产品,有利于科学决策和产品的高效管理。(五)使得商业银行贷款操作流程更趋于专业化。通过资产证券化,现在全部由商业银行独家承担贷款的发放、服务、信用风险控制和贷款投资功能可分解由不同的机构完成,银行则可发挥专业优势,主营贷款发放和贷后服务,将集中于其一身的贷款投资风险和收益分散给社会上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在提高银行经营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徐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现任建行房地产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金融时报(2004年06月15日)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