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克拉玛依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是伴随化石资源(如石油、煤及非金属矿产)等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在其发展中由于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再度繁荣的城市。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50多座,约为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研究成果丰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模式的选择方式上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只看到资源型城市在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注重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没有把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放到一个长远、战略的高度来定位。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产业结构畸形,经济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治理任务艰巨;资源型城市一般从建立开始就被定位为矿产资源的开采和输出基地。其单一的功能决定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单一的产业结构更限制了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使城市发展形成诸多复杂问题。资源型城市的根本属性是“城市”而不是“资源”,从这一角度出发,不能正确处理好“矿”与“城”之间的关系是造成资源型城市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将主要讨论国内资源型石油城市的转型模式,并以克拉玛依为例进行分析。一、石油城市转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石油资源开采难以为继,结构失衡问题突出,城市功能缺位严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难度大。一些石油资源型城市在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值得总结和思考。玉门在20世纪90年代初资源枯竭,石油生产难以为继。2003年,玉门石油管理局东迁90多公里入驻酒泉市,玉门市政府西迁80多公里入驻玉门镇,玉门市沦落到油枯人走城空的境地。大庆是我国第一大油田,连续20多年原油实现高产稳产5000万吨。从1992年起,面对资源快速减少的局面,大庆市建立高新区,提出“二次创业”,开始推进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懈探索。特别是近年来,围绕构建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建园区、引企业、上项目,初步形成了石化、乳制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机械和电子等接替产业发展框架。大庆市在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托其资源优势,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妥善解决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加大对环境的整治力度,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保证城市转型顺利进行。东营市是胜利油田所在地,油田目前尚处于稳产期。本世纪初提出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城市转型效果显著:一是在稳定石油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非油工业,形成了石油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橡胶制品、造纸及林木加工、食品加工八大支柱产业,使东营市成为有影响力的石化基地、造纸基地、轮胎大市。二是在农业上,突出生态、绿色、高效,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引进农业龙头公司;三是在服务业发展上,积极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地方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一半以上。在经济转型的同时,积极做好城市建设、社会民生以及环境资源整治等工作,排除了城市转型的后顾之忧。以上三座石油城市转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对于正处于发展成熟期的克拉玛依来说都不失为一个很好地借鉴。二、国内石油城市转型模式国内石油城市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归结起来主要有:1.产业结构优化模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在于通过培育和发展新型支柱产业改变城市对石油资源的过高依存度,实现单一石油资源优势向多元整体经济优势转变。其思路是立足石油石化产业,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同时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大高新技术对石化产业的改造。其模式为发展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完善服务产业,培育新型产业。2.农业转型辅助模式。由于在建城之初,没有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功能问题,导致整个城市布局不集中,很多城区被农村包围,所以实施资源转型,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只有一、二产业互为发展、互相渗透,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其思路主要是按照“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以乳业为主,乳业以提高规模效益为主”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转牧”战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3.招商引资提升模式。吸引包括国外投资和国内投资的外部投资,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一条重要途径。外部投资的进入不仅仅带来资金,还伴随着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观念。资源型城市虽然存在区位相对偏僻、环境污染等劣势,但一般具有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动力供应,大量空闲土地和厂房以及廉价的劳动力,这是吸引外部投资的重要因素。其思路主要是按照有利于安排劳动力就业、有利于增加地方税收、有利于资源加工转化、符合城市空间布局及符合环保要求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4.区域科技创新模式。其核心在于根据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完善而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持。其思路是依托现有石油科研的优势,以石油城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重点行业、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为优先突破领域,形成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系统。5.生态环境促进模式。核心在于对石油开采和石油加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综合防治。其思路是首先将生产经营方式由原来的资源-产品-排弃物-污染物的线性经济,逐步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同时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和水环境、美化人居环境。其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加强污染综合防治。三、克拉玛依市转型思路克拉玛依市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和新疆中部的重要核心城市。目前,其石油产量占新疆自治区的45.03%,占我国石油产量的6.43%。但是,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制约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成分单一、城市功能不全等。因此,产业转型势在必行。克拉玛依市必须实现由“单一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不仅要立足克拉玛依发展克拉玛依,而且要跳出克拉玛依发展克拉玛依。对此,克拉玛依提出了“632”发展战略以及实现发展战略的“三步走”发展目标。“632”发展战略,即:建设“油气生产、炼油化工、技术服务、机械制造、石油储备、工程教育”六大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核心产业,延生产业链;突出发展“金融、信息、旅游”三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全力打造“高品质城市、最安全城市”两个平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中,信息产业依托“数字油田”和“数字城市”建设的先进成果,金融产业依托以中国石油昆仑银行、中国石油自保公司等为主体的快速发展的金融机构,旅游产业除了依托魔鬼城等自然资源外,还将依托石油工业旅游资源和与石油石化工业有直接联系的人文旅游资源。与此同时,充分发掘克拉玛依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和泛中亚油气富集区中心的优势,依托中国北线高速公路建设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合交通建设体系,不断提升克拉玛依作为中国西部交通枢纽及向西开放桥头堡的地位。“三步走”发展目标即:第一步:到2015年跨入“全国小康社会先进市”行列,世界石油城建设全面推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第二步:到2020年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智能油田、数字城市全面建成,世界石油城初具规模,人民生活更加和谐、幸福;第三步:到203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实现城市转型,打造成世界知名的现代化石油城市,人民过上和谐、幸福、美满、富裕的现代文明、高品质生活。最终目标是实现由“单一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迈进、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迈进。目前六大基地已初具规模,为城市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核心产业进一步做大作强,由此而延生的产业链也已初具规模。油气生产稳步增长。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出油,正式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它是我国解放后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经过近60年的发展历程,迄今为止,克拉玛依累计发现油气田25座,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8.29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66.6亿立方米。截至2013年12月31日,新疆油田公司累计生产原油突破3亿多吨。原油产量连续12年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紧随大庆、胜利和辽河油田,在中国陆上油气田中排位第四。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计划到2015年实现油气当量1540万吨的产量目标,比1958年油气当量增加41倍之多。炼油化工与日俱增。随着油气资源的加快开发,克拉玛依石油炼制及化学工业蓬勃发展。目前克拉玛依已具备22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和122万吨/年乙烯生产规模,拥有50多套先进生产装置,石油化工产品已达220多种,将为克拉玛依最大限度地延伸石油天然气产业链。2014年辖区炼油化工企业加工原油达1344.1万吨,增长28.6%;生产乙烯119.3万吨,增长142.8%,其石化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而且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克拉玛依石化公司1000万吨/年产能扩建项目的实施,克拉玛依的炼化能力将提高到2600万吨/年。现在,克拉玛依-独山子石油化工基地,已经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技术服务走向世界。2011年克拉玛依油田数字化建设开始向决策智能化阶段正式迈进。作为中国首个提出并建设智能油田的企业在智能油田建设过程中,“最浅垂深水平井”钻井技术、“综合录井仪”等一批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在克拉玛依不断涌现,并成功进入中亚市场。克拉玛依油田已经具备了面向中亚石油富集区乃至世界其他油气产地提供系统的技术、装备、产品服务和管理模式的能力。目前国内有很多技术队伍,已经在国外组织生产、开发油田、搞技术服务,带出去了克拉玛依的技术、设备、产品。克拉玛依也已经有几十家企业,在中亚和西亚乃至南非和南美进行了油气勘探开发服务。其核心理念就是跳出克拉玛依,发展克拉玛依,走国际化和外向型发展路线,发展外向型经济。机械制造卓有成效。2013年9月中国•克拉玛依国际石油天然气及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在克顺利进行。展览会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405家企业参展,其中有世界500强企业23家,国内外著名企业71家。本次展览会就是以更高的水平,更丰富多彩的活动、更优质的服务为国内外装备制造业搭建展示推荐的平台,吸引更多国内外装备制造业来疆投资、来克拉玛依投资。目前,克拉玛依石化工业园区已有32家机械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其中10家企业已建成并投产。在克拉玛依市石化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中,已将机械制造业(包括能源钻采装备、炼化设备、新能源设备及其他制造业)纳入到重点支持产业范围。机械制造覆盖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所需的主要装备,将立足克拉玛依以及西部油田,辐射中亚乃至俄罗斯的油气生产。工程教育初具规模。克拉玛依工程教育基地,这所占地约480公顷,能容纳20000名学生的大学已正式开始招生。这标志着“克拉玛依应该有一所大学”的呼声变成现实。工程教育基地有两个定位,一是立足培养高端人才,开展第二学位教育、硕士教育、继续教育以及留学生教育,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科研机构;二是打造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依托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师培训学院,开展职业教育、技术工人培训、专科教育等类型的本科以下学历教育和培训。工程教育基地是支持克拉玛依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体现,必将对我市乃至新疆的发展和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克拉玛依“金融、信息、旅游”三大新兴产业大踏步发展。金融产业欣欣向荣。2013年,我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5.3亿元,同比增长12.75%,比全市GDP增速高5.9%,占全市第三产业比重的14%,接近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其中,银行业发展迅速,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108.4亿元,同比增长18.3%,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23.8亿元,同比增长127.4%,增速位于全疆第一。保险业发展稳健,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5.1%。证券业发展活跃,交易总额262.2亿元,同比增长53.6%。信息产业突飞猛进。克拉玛依油田在2008年就建成了国内第一个数字油田,油井、道路、站库、生产过程信息和油田现场全部数字化入库,油田的人、事、物等信息都用计算机管理,在计算机上就可以开展油田管理、生产和研究。全国领先的油田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让一些人从偏僻荒凉的采油区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