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务实推进全面提升内部市场化管理公司推行内部市场化工作已经多年,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深入,运行效果日渐显现。各个单位都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管理规律,以模拟市场交易的方式来组织公司内部生产经营活动,在提高企业市场运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公司内部市场化工作为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增强企业活力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公司的发展,内部市场化工作已经成为公司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消耗的重要手段,2012年,根据公司进一步扩大内部市场化运作、实现企业更快更好发展的战略构想,我们坚持从实现企业发展着手,把内部市场化运作基本要求与实际结合起来,逐步形成适应本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更高层级的内部市场化体系深入推进内部市场化工作,势必对原有分配机制、核算体系等形成冲击,所以思想固化是推行工作的最大阻碍。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就必须解放思想,破除“不愿干、不想干”的惰性思想。一是建立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分配的合理性取决于定额的科学准确,根据钢球加工特点,通过定机、定台跟踪,对研磨时间进行测定比对,使工序间定额完成率趋于平衡。同时,根据技改后新设备的加工性能,重新修订消耗定额,整个定额管理工作实现可控制、可操作性。针对公司提出的增量要求,工资分配将突出增量奖励,加大指标考核力度,以工时作为工人工资分配主要依据,严格遵循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建立更加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通过制定《成本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使车间、班组等各市场主体能自觉地把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变为自己的费用,从而把单纯的行政管理变成了职工的自我管理。各个主体的工资收入等于经营性收入减去经营性支出。如:市场主体经营性收入相对稳定时,材料费用支出多,工资就减少;材料费用支出少,工资就增加。使职工养成了以成本为中心“算着干,干着算”的经营思想,激励职工注意节支降耗,努力减少费用支出,使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三是建立更加灵活的人员流动机制。在内部市场化管理的运行过程中,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都可以通过价格引导而合理流动,各市场主体按生产需要和利润最大化原则优化劳动组织。内部市场化把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往来用价格结算联接起来,通过价格结算实现经营收入,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促使各单位、岗位自发地合理安排工序,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人多了下岗分流,人少了自然招聘员工。下岗、上岗由市场需求来确定,劳动力得以自然流动。二、加强信息化手段,提升内部市场化管理效率企业信息化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有效手段,内部市场化需要量化管理,随着内部市场精细化管理的推进,运行数据大量增加,靠传统管理手段已无法解决日常管理问题。开发内部市场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数字化管理,是保证内部市场化管理高效运转的基础。一是提高内部市场化结算效率。按照内部市场化要求,继续完善内部各级市场结算体系及管理办法,通过信息化手段,上下工序间实现链式结算,按流程及时核算订单产量、产值和成本完成情况,及时结算各类消耗、及时登记职工个人成绩台帐和各类成本消耗台帐,及时掌握成本消耗情况,定期分析,确保成本受控。二是有效控制成本支出。随着物料消耗系统软件开发完成,实现市场收、支结算信息化,能够做到信息共享,对订单计划监控,订单管理实现动态管理,建立物料消耗系统,能够及时掌握各类物资领用、消耗、库存情况,合理调配资源,真正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三是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实现信息共享,职工每天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到工时记录等信息,了解当天的收入和支出,在全员中强化“成本就是工资,工资就是成本”的意识,人人为成本而算,人人为效益而干,促进降本增收,最大限度的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2012年,信息化建设工作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我们将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加大内部市场信息化推广力度,重点解决信息化管理上不规则、不规范、怕投入、基础差、系统不健全、不能网络结算、信息化管理闭合运行较差等问题。三、围绕业务流程再造,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成功的实质,是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再造,从而节约企业管理中的监督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效益。一是发挥内部市场无形的调节作用。市场体制讲“无形的手”,管理控制讲“有形的手”。在市场体制中,“无形的手”表现为以供需关系为依托的动态价格体系。引入到企业管理中,则体现在内部价格作为内部利益形成和调整的手段。在前期的内部市场化工作推进过程中,企业很多辅助岗位由于没有量化指标,难以进入内部市场的价格核算体系。公司推广的设备预维修承包责任制,使这一状况得以改善,也为其他辅助岗位的内部市场化量化考核提供了思路。在内部市场化机制下,买卖双方利益对称,按照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生产单位向服务单位支付报酬,主导工序向辅助工序支付报酬。服务围绕生产转,辅助工序围绕主导工序转。为谁服务,被谁考核,与谁结算。干什么有什么价,干多少拿多少,员工工资全部档案化,避免分配上的随意性。二是强化车间的市场主体作用。内部市场化从管理上体现了分权经营思想,车间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车间管理从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转变为以效益为中心。使车间管理层逐步树立起了效益观念,以效益衡量自己的贡献,围绕效益组织生产。特别是通过推广预决算,将传统的结算方式下车间被动接受市场核算结果,转变为车间主动进行市场核算,分厂决算的核算方式,从而使车间、班组、员工更加关注市场核算规则、定额、和结算价格,更大程度的体现车间作为市场主体的经营角色,从而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进一步强化制度管控。随着市场化运行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的索赔意识不断加强。我们首先通过制定、完善《成本管理考核办法》、《全面预算管理办法》、《订单管理办法》、《质量考核细则》等制度,规范程序,明确权责。同时重新梳理仲裁制度,细化索赔内容,明确对主管领导的连带责任,做到有考核必有落实,有落实必有依据。四、全员覆盖,务实推进,切实提升内部市场化水平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入,把干部职工的经济利益和本单位经营效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干部职工都学会了算大账、算细账,自觉节支降耗,降低成本。效益观念、市场观念得到了确立,实现了职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一是继续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推行内部市场化基本理念的导入。使人人都来谋划内部市场化,人人都来参与内部市场化,人人都来运作内部市场化,把“人人都是经营者”落到实处。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精细化管理机制的运行,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使管理得以提升,使员工队伍得以锤炼。我们要在管理上,实现更加安全高效、精细的管理;在队伍培育上,实现更加安全高效、精细操作、具有竞争优势的职工队伍,为公司更快更好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二是建立健全专业化市场,使内部市场化向深度推进。在已建立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安全市场、技术创新市场、培训市场等专业化市场。内部市场化延伸到各个方面,所有工作全部纳入市场化结算体系。逐步取消各类单项奖,将其纳入到市场化绩效考核分配体系中。三是继续开展成果推广活动。认真学习董事长在公司2012年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吸收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贴近生产组织管理和经营管理,符合集团公司与公司有关安全、质量标准化等相关规定的科学、合理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和管理机制。提高认识,全员参与,是市场化管理的前提条件。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推进过程是我们对市场化管理认识的深化过程。随着各级领导对市场化管理的重视和认识的提高,以及市场化价格体系、计量体系、考核体系、仲裁体系的建立,市场化管理对员工的效益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逐渐提高,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才能有效推动了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真正实现“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