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心理健康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既是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掌握心理健康保健常识,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过程;又是他们不断开发自我潜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并致力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为其他专业课学习的基础,由此心理健康课程在我校基础教育中的独特地位。1.2设计思路:①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性心理健康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是治疗和矫正,而是预防和发展,因此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正常学生,而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治疗。因此,我校所有在校生均需要学习本课程,同时,本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校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策略问题、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生涯发展与规划问题等。所以,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点:自信教育、情绪管理、压力舒缓、生命教育、人际交往等。共分成两个学期,一个学期十课时,每周一课时。②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的辅导,增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在课程目标设计上,以整体目标为核心,设计菜单式的心理健康课程,各班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③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分享本课程倡导活动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促进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在课程中,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并能在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④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注重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等能力的发展。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设计的思路是:采用主题系列单元活动设计的方式来统筹教材内容,以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课程以贴近学生心理发展和实际经验的主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每个主题下各有几个单元活动围绕这个主题内容展开,由浅入深,逐步落实。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青少年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2.2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心理调适及心理发展技能;掌握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发展规划技能等。2.3素质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3.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第一阶段序号学习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对应职业能力参考学时11.1走进心理学1.认识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实质;2.提高对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认识;3.了解心理健康的课程形式及意义。1.了解青少年阶段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2.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并能对自身心理状况作出简单评估。心理素质沟通能力121.2走进心理咨询1.了解心理咨询,消除对心理咨询猜疑与恐惧;2.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及自助求助的意识。1.了解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对象、内容和重要性;2.学生能了解心里有困惑时可以寻求的帮助的资源和途径;3.学会多渠道去解决自己的心理障碍。心理素质抗压能力自我调节能力132.1悦纳自我—正确认识自我1.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欣然地接受自己、喜欢自己;1.培养悦纳自己的能力,并学会悦纳自己;2.学会客观地对待自心理素质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12.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3.知道“认识自我”的方法己、欣赏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不足;3.学会整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使得,使自知的我和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42.2超越自卑—相信自我1.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的潜能;2.知道自信与自负的区别;3.认识自卑的产生原因。1.培养自信的心理品质,努力克服存在的自卑心理;2.增强分析和处理自身成长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3.学会如何树立自信,超越自卑。心理素质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153调节心灵晴雨表1.认识何为情绪;2.学会区分良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3.认识情绪与健康的关系;4.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1.学习如何察觉自己和他人的情绪;2.认识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3.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能力情绪识别能力自我调节能力264.团队合作—团队沟通与责任增强学生之间的人际信任;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个人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27机动18模块考试(基础理论知识)19合计10第二阶段序号学习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对应职业能力参考学时15.1学会交往—让心的距离更近1.学会人际交往的多种方式;2.了解人际交往原则;3.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优缺点,扬1.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并主动运在日常交往中;2.学会处理各项人际冲突和人际交往;3.掌握找出自己在个人责任感自我反思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1长补短。与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能力,做出提高自我人际交往能力点计划书。25.2学会合作—智慧加法1.了解合作的必要性;2.掌握合作方法;3.认识合作与竞争的相互关系。1.掌握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学会合作学习;2.学会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心理素质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人际沟通能力135.3像雾像雨又像风—什么是爱情?1.学会正确看待早恋;2.认识到与异性健康交往的重要性;3.领悟男女生交往的必然性与恰当方式;4.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1.掌握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2.学会以健康、理性的态度面对异性交往。3.能够正确处理早恋问题。心理素质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246.1学会生活—e时代的幸福生活1.正确认识网络,整合虚拟人格和现实人格;2.找到在网络中获得快乐的正确途径与方法。1.学会正确运用网络,防止一些网上陋习的出现;2、远离网络暴力,建立正确的网络观。3.掌握整合虚拟人格和现实人格的能力,达到人格的和谐。4.学会文明上网,远离网络暴力。心理素质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我控制能力157.1我的未来不是梦—树立理想1.认识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意义;2.正确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和信念。3.学会体验内心真实的需求,重新点燃追求理想和愿望的热情和活力;4.理解实现梦想的可能性与可行性。1.使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把梦想转变为现实;2.掌握制定人生目标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办法,通过具体的练习学会制定目标和计划。乐观心态思想素质167.2塑造坚强直面挫折1.明白挫折的影响具有两重性;2.领悟战胜挫折的真谛;3.学会调节面对挫折的心态的方法。1.培养自身战胜挫折的决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2.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并在实际中运用。抗压能力自我调节能力177.3珍惜生命学会感恩1.了解对感恩的的含义。2.唤醒学生对父母的感恩。3.学习如何感恩父母、感谢生命。1.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2.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学会感恩父母。思想素质心理素质18机动19模块考试(基础理论知识)110合计10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本课程教材选用《放飞心灵-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彭跃红、王浩宇编著,作为辅佐教材。4.2教学建议①充分体现课程形式的多样性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可开设心理常识课,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专题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②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中,应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努力激发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使每个学生都想说话,让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的活动来宣泄感情,发表见解、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③在设计课堂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或已经出现的问题调整课程内容,给学生提供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以更好发挥潜能和发展自我。④使用“活动体验型”的教学方式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换位思考、中心发言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感知,并从中得到学习、支持、鼓励,从而促进成长。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研究和课题研究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结合心理咨询室的案例的同时,还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才能真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4.3教学评价本课程为考查课,按照《QC-0717-41课程考核管理规定》执行。4.4资源利用①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在学校中进行心理健康活动所遇到的所有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他们的事例可以用作辅助。②除此之外,还包括图书(包括教材及教辅)、报刊、图片、地图、图表等文本资源。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③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本课程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