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5诺贝尔化学奖DNA修复的工具箱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解读2015诺贝尔化学奖DNA修复的工具箱他们三人的发现,为研发针对癌症的新的疗法找到了新的希望TomasLindahl、PaulModrich和AzizSancar获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视频截图每天,我们的DNA都在遭到紫外线辐射、自由基或者其他致癌物质的损害。而即使没有这些外来伤害,一个DNA分子本身就是不稳定的。每天,细胞的基因组中都会发生数以千计的自发变化。不仅如此,在细胞分裂时的基因复制时也可能出现错误,而这种细胞分裂每天会在人的身体内发生数百万次。而我们的基因之所以没有解体成化学碎片,是因为有一个分子体系主体在持续不断地监控和修复DNA。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获奖者,就是在分子水平上,详细揭示了这些修复系统的其中一些是如何工作的。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50分,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瑞典科学家托马斯·林道(TomasLindahl)和美国科学家保罗·莫德里奇(PaulModrich)、阿齐兹·桑卡(AzizSancar)获奖。理由是表彰他们在研究DNA修复机制上取得的成果,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说,他们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解释了细胞如何修复DNA的机制,以及细胞如何对遗传信息给予保护。三人将均分800万瑞典克朗奖金。时间要回溯到70年代初,当时的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用于保存我们遗传信息的DNA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分子。但瑞典科学家托马斯·林道揭示出,实际上DNA分子本身衰减的速率非常快,快到不可能维持生命在地球上繁衍。因此需要一种修复机制保持其稳定性。从这个角度出发,他发现了细胞中一种组织DNA崩溃的分子机制——“碱基切除修复”,由于其持续运作,才保证DNA不会崩溃,我们才会不断根据最初的模板,让身体的各种损伤得以修复。2生于1938年的托马斯·林道于1967年在著名的瑞典卡罗琳斯卡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攻读博士后。移居英国后,他加入皇家癌症研究基金会(现为英国癌症研究院)并在1981年担任研究员。另外两位都生于1946年的获奖者,阿齐兹·桑卡和保罗·莫德里奇,则在托马斯·林道的发现基础上,在分子修复DNA机制的研究道路上继续前行,分别发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修复机理——核苷酸切除修复与DNA错位修复。阿齐兹·桑卡发现了DNA遭受紫外线损害后的修复机制--“核苷酸切除修复”。先天性缺乏这种修复机制的人,如果暴露在阳光下,会得皮肤癌。细胞还会利用“核苷酸切除修复”来修复被致癌物或者其他物质所引发的缺陷。目前,阿齐兹·桑卡专门从事DNA修复、细胞周期检查点、生物钟方面的研究。他花费时间最长的研究涉及光解和光激活的机制,对这些机制的探索已有近20年时间,他直接观察到了光解酶修复胸腺嘧啶二聚体的过程。他于200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保罗·莫德里奇以DNA错配修复研究而知名,他于1973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是杜克大学的生物系JamesB.Duke教授,该头衔用来授予杜克大学极少数做出杰出贡献的教职员工。他这次获奖的原因,在于他论证了在细胞分裂基因转录时发生的错误时,细胞是如何纠错的。这个机制,叫作“错配修复”,可以将DNA转录时发生错误的频率降低1000倍。先天性缺乏“错配修复”机制,已被证实会引发各种结肠癌的遗传性变体。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声明中说,他们三人的发现,为我们找到了DNA修复的工具箱,而这对于在化学上维持生命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而在现实上,更为研发针对癌症的新的疗法找到了新的希望。托马斯·林道现已退休,目前不再从事一线科研工作,主要负责为国际著名科研机构提供指导和评估意见。他的关门弟子杨运桂博士,于2005年-2008年间师从林道,在英国癌症研究署伦敦研究所ClareHall实验室工作。在托马斯·林道支持下,他作为“百人计划”研究员加盟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上最热门的研究领域是解析DNA结构,当时大家都认为DNA是很稳定的,托马斯·林道第一个观察到了DNA每天都会遭到损伤,DNA并不稳定,但同时我们人类还是很正常,这种现象启发他接着发现了DNA修复这种强大的保护机制。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