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模式主要内容一、究竟有没有“中国模式”二、“中国模式”的内涵是什么三、“中国模式”的特点是什么四、如何看待“中国模式”一、究竟有没有“中国模式”观点一:不认同“中国模式”提法,认为所谓“模式”是一种可以复制的样板,而中国的发展道路不具有可复制性。观点二:虽然不否认“中国模式”,但是认为“中国模式”还不成熟。“德国模式”:1991年,法国经济学家米切尔·阿尔伯特称为“莱茵资本主义”或“莱茵模式”。实体经济:“制造大国”,工业制造业占GDP的29%,成为其经济的“脊梁”。德国的精密机械、制药、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环保产业闻名于世。德国的产品以质量可靠著称。去德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往往会带回菲斯勒的锅、双立人的刀。德国实体经济的背后,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支撑。讲究社会保障,兼顾公平与效率,具有创造活力的科研能力,高度发达的职业教育,工业界与银行界更紧密合作,工会与管理层的协商能抵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被西方媒体成为“一枝独秀”。观点三:“中国模式”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成功经验的概括,不一定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应慎用这种提法。1934《骂杀与捧杀》:过分吹捧,其实和恶毒咒骂一样,都具有致人败亡的“杀人”功效。只不过,世人对于赤裸裸的骂杀,容易引起警觉和反弹;对于乐滋滋的捧杀,却难免虚骄自傲,不知危险将至。骂杀:“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苏东剧变时、2002论、2010论)、“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捧杀:中国模式2009年,英国学者出版的《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终结,全球新秩序的诞生》预言:到2050年的时候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美国的两倍。这就意味着到那时中国就真正的统治世界了。为“中国威胁”论铺垫2002论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罗斯基在2000年发表了《中国GDP统计发生了什么?》。在这一背景下,种种怀疑中国经济增长的文章纷纷出笼。2002年1月,美国《中国经济》季刊的主编斯塔德维尔在其出版的《中国梦》一书中把中国经济比喻为“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他预言中国将出现大规模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并警告投资者“不要轻易把亿万美元的投资扔进中国这个无底洞”。最极端的是美籍华裔律师章家敦2001年7月出版的《中国即将崩溃》一书。章家敦认为,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已经高到不能维持的地步”。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冲击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将出现逆差。其结论是,“与其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还不如说中国正在崩溃”。他断言,“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5年”,“中国的经济正在衰退,并开始崩溃,时间会在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之前,而不是之后”。2010年论2010年年初,有关“中国经济站在悬崖”的论调开始在一些西方媒体露头。观点:中国飙升的房地产业是由大量涌入的投机资本支撑起来的,中国的情况比“迪拜糟糕1000倍,甚至更严重”,甚至怀疑,超过8%的经济增长“是中国伪造”的。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夫不无担忧地说,中国“因过度放贷引起的经济泡沫”破灭后,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可能将跌至最低2%的水平,并引发一场在10年内都会造成影响的地区性经济衰退。诗歌:《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退休华裔物理学荣誉教授林良多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一首英文诗,随后在互联网上热传并引起中西方网友热议。这首诗表达了许多美籍华人长期以来内心的压抑和愤慨。林良多当我们是东亚病夫时,我们被说成是黄祸;当我们被预言将成为超级大国时,又被称为主要威胁。当我们闭关自守时,你们走私鸦片强开门户;我们拥抱自由贸易时,却被责骂抢走了你们的饭碗。我们风雨飘摇时,你们铁蹄入侵要求机会均等;当我们整合破碎山河时,你们却叫嚣“给西藏自由”。当我们推行马列救国时,你们痛恨我们信仰共产主义;当我们实行市场经济时,你们又嫉妒我们有了资本。当我们的人口超过十亿时,你们说我们摧毁地球;当我们限制人口增长时,你们又说我们践踏人权。当我们一贫如洗时,你们视我们低贱如狗;当我们借钱给你们时,你们又埋怨使你们国债累累。当我们发展工业时,你们说我们是污染源;当我们把产品卖给你们时,你们又说造成地球变暖。当我们购买石油时,你们说我们掠夺资源、灭绝种族;当你们为石油开战时,却说自己解救生灵。当我们动乱无序时,你们说我们没有法治;当我们依法平暴时,你们又说我们违反人权。当我们保持沉默时,你们说我们没有言论自由;当我们敢于发声时,又被说成是洗过脑的暴民。……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观点四:中国既有许多成功的事实,也有许多成功的制度安排。这些事实的背后存在共同的、规律性的因素,而这些共同的、规律性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模式”是存在的。二、“中国模式”的内涵是什么中国模式:与西方发展模式和苏联模式相区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具体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构成。具体表现在经济建设上主要体现为“四主型制度”。一是公有主体型的多种产权制度,即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二是劳动主体型的多种要素分配制度,即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三是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即多结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发挥国家调节的主导作用。四是自立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即处理好引进国外技术和资本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效利用本国资本的关系,不断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印度孟买60%的人住在贫民窟,人均面积两三平米;东欧波兰的华沙和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比上海落后至少10年。与纽约相比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雷德曼2008年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后经上海回国,写了篇评论《中美这七年》:当我回到纽约机场,沿着破旧的公路开往曼哈顿时,我问自己,究竟哪里是第三世界?我不想告诉我的女儿世界的未来在中国。硬件:机场、地铁、高速公路、商业繁荣程度、美轮美奂的夜景和即将完工的高铁;软件婴儿死亡率、社会治安、人均寿命等指标,上海都好于纽约。国际化程度、公共文化的空间等方面仍有差距孟买人口1400多万,加上临近郊区孟买都会区,人口2500万,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世界人口最多城市之一在政治建设上体现为“三者统一、四层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文化建设上体现为“一个体系、两个主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有制为主体、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两主体格局。社会建设上体现为“一个格局、一个网络、四个机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上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设美丽中国。西方历史上的严重污染伦敦“雾都”最大危机的爆发是在20世纪50年代。1952年12月伦敦曾出现过一周内4000多人死于煤烟污染事故。1953年伦敦的煤烟污染又导致800多人死亡。欧洲最大的河流莱茵河曾被宣布为死河,大量生物死亡,人不能游泳。瑞士森林里的树木开始枯死,欧洲北海沿岸出现红潮(有毒微小藻类)。日本60年代环境污染也很严重,出现过水俣病,曾在短期内造成1400多人死亡三、“中国模式”的特点是什么一是实践理性二是强势政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称印度政府为“软政府”,执行力极弱——计划生育都推行不了,怎能消除贫困呢?2008年11月孟买发生了重大恐怖事件,但印度反恐精锐部队花了9小时才抵达现场。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的军队是20分钟内开始动员的;中国的总理是2小时内坐上飞机前往灾区的;中国医疗队在4天内就覆盖了震区所有3000多个乡镇。三是保持稳定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1980年的140年间,我们最长的稳定时间没有超过8到9年法国政治浪漫主义的高昂代价:法国人先确定一个抽象的大目标,如民主、自由、公正,然后激烈斗争,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到1962年戴高乐的第五共和国,整整173年,法国政治体制才稳定下来。其间经历了五个民主政体,三个皇室政权,两个帝国,一个法西斯政权,所有这些政权都是通过暴力推翻的,而法国的人口才两三千万。四是民生为大中国消除贫困领先世界印度把每日收入从2美元到13美元的就定位为中产阶级。按这个标准,在印度中产阶级是2.64亿,中国则是8亿人。五是渐进改革六是顺序正确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续渐进、讲究轻重缓急。我们大致是先易后难,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后政治。七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八是对外开放四、如何看待“中国模式”1.“中国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印度总理辛格2008年就说过,中国的改革推动了印度的发展。在中东,“中国模式”受到一些国家的高度肯定。2007年,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指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成为许多中东国家学习的榜样,作为一个在国际上拥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中国的声音在这里备受尊重。”在美国,也有学者总结了“中国模式”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从实践意义看,“中国模式”也许不完全适用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但毕竟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值得他们思考;从理论意义看,“中国模式”颠覆了公有制企业没有效率的传统观点、新兴的大国必是好战和富有侵略性国家的论点以及经济发展必将导致西方式民主的定论。2.中国模式与中国问题相伴随效率高——行政权力大——官员腐败——官民矛盾——群体性事件廉价劳动力优势(低工资、无工会)——城乡分隔的二元体制举国体制——如体育、科研,表明繁荣;国企垄断塔西佗陷阱塔西佗是古代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塔西佗曾出任过古罗马最高领导人——执政官,此外还先后干过保民官、营造官、财务官、行政长官和外省总督等,他曾经这样谈论执政感受:“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的得罪人民”。这个卓越的见解后来成为西方政治学里的定律之一——“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可以解读为:“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塔西佗陷阱”的网络体诠释:老百姓成了“老不信”,“你信不信”,“反正大家都不信”了。要跨出“塔西佗陷阱”,就必须走政务信息透明道路,做一个有责任的、讲信用的政府3.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每个国家都应当探索和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要理性看待“中国模式”,既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又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