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审计中的权力无为现象权力无为是指当权者出于某种私利,有意识、有选择地留下一定程度的权力空白——或弱化行政的力度,或收缩行政的幅度,导致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失当或无序。权力无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又是一种比较隐蔽的行为,不容易引起舆论和上级领导层的关注。审计中的权力无为,简而言之就是指在审计过程中不做或少做权限内该做的事,对违纪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权力无为从表面上看不出什么直接的严重后果,但实际上它所带来的腐蚀性和消极后果严重影响着审计工作和审计形象。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审计工作中的另一种腐败,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审计中的权力无为带来的最大最直接的危害是降低了审计执法力度,弱化了审计的作用,使违法乱纪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使贪污腐败行为得不到有力惩治。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审计效率低下,财经法纪松弛,社会风气败坏。笔者以为,审计中之所以产生权力无为现象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私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权力无为者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人情关系等。如果审计处理结果可能损害或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权力无为可以避免这种损失时,他们往往会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故意隐瞒不报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的方式,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是搞人情审计,拿权力做交易。在审计工作中,个别审计人员怕得罪人,不敢坚持原则。有的为了本地区或本团体乃至个人私利,不惜拿法纪做交易,对问题搞私下了结;有的对查出的熟人或关系单位的问题隐瞒不报或避重就轻,导致一些严重违法违纪事项不了了之。这些都是人情审计造成的权力无为行为。人情关系使本应泾渭分明的是非界线、使严谨的行政规则变得模糊、软化,甚至形同虚设。三是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近年来,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个别当权者缺乏勤政、敬业精神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在工作中逃避责任,无所作为。而这种情况没有能够及时得到制止和纠正。这也导致了权力无为现象的发生。四是监督机制不完善。我们现行的行政体制仍缺乏保证当权者充分行使法定职权的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罚机制。在考评中,审计人员只要不出现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基本上人人都可顺利过关。同时,由于目前各种社会经济关系纷繁复杂,人们对很多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尚有待认识,经济立法也还不完全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法规滞后的现象还存在,造成审计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这些也为审计中的权力无为行为提供了存在空间。要制止审计中的权力无为现象,首先要建立健全现代民主和法律制度,完善法律、行政和舆论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通过敏锐、严密、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当权者认真对待和行使权力,杜绝滥用权力、渎职等现象的发生。其次要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创建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氛围。审计机关作为专门从事财政经济监督的部门,加强审计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将道德规范教育融入日常审计工作当中,常抓不懈。广大审计人员确立了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信念,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就能自觉地、正确地处理个人和国家、审计监督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就能有效避免审计中的权力无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