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导学案(14)编写人:刘秋田使用日期:10月20日1课题:地球表面形态2教学目标:1.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2.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法总结、跟踪检测。自主学习:一、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概念:由运动留下的“痕迹”。1.褶皱(1)概念:强烈碰撞和,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形成。(2)基本形态:一般地说,中间向上隆起的叫,图中处为背斜;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图中处为向斜。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地区的岩石在褶皱作用下被,比较,抗能力较强,反而形成山地。2.断层(1)概念: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称为。断层面断层线地垒地堑BABA高一地理导学案(14)编写人:刘秋田使用日期:10月20日2(2)基本形态: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的突起的部分叫,图中处为地垒,如常形成陡峻的;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构造,图中处为地垒,常形成或。二、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1、岩浆喷出地表即为,其熔岩物质的堆积常常形成、等多种火山地貌。2、大地由于而快速震动称为,其结果往往造成地壳和。合作探究1:背斜和向斜1、在图3中背斜与向斜的岩层分布形态有何差别?背斜、向斜形成了什么样的地貌?完成表格2、是不是背斜一定会形成山地,而向斜构造就一定形成谷地呢?向斜与背斜处分别形成什么地形?原因是?在图4中背斜、向斜岩层的新老关系有何特点?地质构造岩层形态被侵蚀前的构造地貌背斜向斜地质构造岩层的新老关系被侵蚀后的构造地貌原因背斜中间岩层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性疏松,容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中间岩层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图3图4高一地理导学案(14)编写人:刘秋田使用日期:10月20日3合作探究2:断层1、断层的岩层形态与褶皱有何差别?地垒与地堑岩在层形态与构造地貌上有何差别?断层线上的岩石的抗侵蚀强度如何?断层线被侵蚀以后会形成什么地形?探究三:地质构造的研究意义(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选在向斜槽部。(2)利用背斜找油、气资源。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背斜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因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于开采。(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岩层形状上表现为向下弯曲,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背斜是隧洞的良好选址,因为是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地质构造断层地垒地堑断层线判断方法岩层形态不填构造地貌实例不填图6高一地理导学案(14)编写人:刘秋田使用日期:10月20日4跟踪检测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一幅典型褶曲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2.图示山岭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读图,完成3—4题。3.图中所示山岭的形成是由于()A.背斜形成的山岭B.向斜形成的山岭C.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D.断层形成的山岭4.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形成的是()A.庐山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D.唐古拉山二、综合题。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D四处中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2)比较完成下表地貌成因C处D处(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处,找地下水应在图中的处(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