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与视线平行的商品利润高超市里面的第一个潜规则就是你的手最容易拿到的商品永远是商家最想卖的,在大部分情况下与我们视线平行的商品销量会高一些,人们一般情况下是不那么愿意老是低腰去寻找东西,除非是那个他必须要买的东西他才会不管费多大的劲也要找出来。根据人们的这种习惯,商家自然就把他想要卖的东西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并且设置高利润。二、特价区“浑水摸鱼”我们日常去逛超市的时候时常会看到搞活动,什么“特价”“劲爆价”之类的,但其实很多所谓的“特价商品”并不便宜,比如在大大的价格表下用不起眼的小字写着该商品的生产厂家,同时混放其它品牌,一些不细心的顾客容易误买。很多商品就算是真的便宜了,其实也没有他说的那么超值。三、大包装比小包装贵很多消费者有一种惯性思维,他们觉得买多更划算,有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其实这种消费心理又为商家设陷阱埋下伏笔。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休闲食品中,如饮料、薯片等。而且这些商品的重量、价格往往都不是整数,比如480克、458克等,消费者一时也算不清到底哪种更划算。四、被切开的水果我们在超市水果购买去买水果时时常会看到亮亮的灯光台上会摆满很多用保鲜膜切开的水果。小编曾经就无知地买过一次,不过我坚信就那么一次了,以后不会再买了,因为那些水果吃起来都怪怪的,有些要么就是很不新鲜。总之,那些水果很大一部分都是一些坏掉的水果,有些超市的工作人员用刀把果蔬坏的部分切掉,剩下的切成小块,用保鲜膜包装起来,这样看不出一点儿问题。五、利用灯光以“色”诱人。在一些小超市中,肉类专柜的上方安装有粉红色灯,能让鲜肉看起来更加诱人,等你买回家一看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这个小编深有体会,每次去超市看到柜里的肉明明很不错,可是当我带回家时它就变色了。因为暧昧的灯光往往让食品更娇艳,一般来说,肉类常用红灯光,面包类常用黄灯光,海鲜类常用蓝灯光。五、六、薄利多销品“守住”入口六、走进超市,迎面可能就是一堆特价商品,但你要保持冷静,越是容易看到、拿到的商品,越是超市利润较高或急于出手的商品。从消费心理学角度来说,逛超市时,人们总认为前面的货物一般,里面还有更好的,所以往往越到最后买得越多。七、七、小孩的钱最好赚八、大家都知道,小孩子买东西不会像大人那样理性,他们看到一样东西只要自己喜欢就会拉着大人买,如果不买就会哭闹不止,所以,商家会在小孩必经之路设下“埋伏”,精心布置一些美味和儿童玩具柜台。其实这样在有时候也会吸引一些抵抗力差的年轻人。九、八、蔬菜水果利润高十、超市中的蔬果大多陈列在中心位置,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心理学研究发现,由于人类早期长时间居住在阴暗的洞穴里,因此对色彩缤纷的食物有一种本能的兴奋,占有欲和购买欲容易被激发。第二,农产品是超市里利润率高的产品,大多数超市都将这个区域承包给供应商,虽然价格比菜市场贵得多,但在超市也能卖出去。另外,很多果蔬宣称是“绿色有机”产品,其实未必是真的。九、价格“拆东墙补西墙”超市使用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将食品、日杂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定低一些,让你形成这家超市比较便宜的印象,并且不自觉地以为所有东西都便宜。你可能会看到“天天低价”,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然后,超市再将别的物品定较高的价,把损失弥补回来。像可口可乐这样价格透明的品牌产品,价格一般很低,甚至比别的超市都便宜,但像不知名品牌的毛巾、衣服、鞋、杯子等,价格就可能比外面高。十一、十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