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成绩构成笔试:70%平时:30%试卷构成:名词解释五小题,共15分;简答五小题,共35分;综合题四小题,共50分。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1、设计现代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操作系统的目标:1.方便性2.有效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操作系统的作用?①用户界面的观点: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②资源管理观点:管理系统资源的程序集合,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③扩充机观点:3、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方便用户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4、为什么说操作系统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对于一台完全无软件的计算机系统(即裸机),即使其功能再强,也必定是难于使用的。如果我们在裸机上覆盖上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用户便可利用它所提供的I/O命令,来进行数据输入和打印输出。此时用户所看到的机器,将是一台比裸机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的机器。通常把覆盖了软件的机器称为扩充机器或虚机器。如果我们又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上一层文件管理软件,则用户可利用该软件提供的文件存取命令,来进行文件的存取。此时,用户所看到的是台功能更强的虚机器。如果我们又在文件管理软件上再覆盖一层面向用户的窗口软件,则用户便可在窗口环境下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形成一台功能更强的虚机器。5、单道批处理?多道程序设计?多道批处理?单道批处理系统定义:把一批作业以脱机方式输入到磁带上,并在系统中配上监督程序(Monitor),在它的控制下使这批作业能一个接一个地连续处理,直至磁带(盘)上的所有作业全部完成,系统对作业的处理都是成批地进行的,且在内存中始终只保持一道作业。多道批处理系统定义:由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组成的系统。多道程序设计: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后备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它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在内存中放多道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的控制下相互穿插地运行。优点:提高CPU的利用率;可提高内存和I/O设备利用率;增加系统吞吐量6、分时系统产生主要动力?关键技术?特征?(1)分时系统产生的主要动力如果说,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那么,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则是用户的需求。或者说,分时系统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所形成的一种新型OS。它与多道批处理系统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能差别。用户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机交互;共享主机;便于用户上机。(2)关键技术:为实现分时系统,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用户能与自己的作业进行交互,即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再将结果返回给用户。此后,用户可继续键入下一条命令,此即人—机交互。应强调指出,即使有多个用户同时通过自己的键盘键入命令,系统也应能全部地及时接收并处理(3)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7、实时任务划分?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比较?1)按任务执行时是否呈现周期性来划分:周期性实时任务;非周期性实时任务。2)根据对截止时间的要求来划分:硬实时任务(hardreal-timetask),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结果;软实时任务(Softreal-timetask),它也联系着一个截止时间,但并不严格,若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也不会太大。3)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特征的比较: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8、操作系统定义?特征?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简称OS)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它是这样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它们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和可扩展的工作环境,从而在计算机与其用户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并发。异步。共享。虚拟9、是什么原因使操作系统具有异步性特征?由于资源等因素的限制,使进程的执行通常都不是“一气呵成”,而是以“停停走走”的方式运行。内存中的每个进程在何时能获得处理机运行,何时又因提出某种资源请求而暂停,以及进程以怎样的速度向前推进,每道程序总共需多少时间才能完成,等等,都是不可预知的。由于各用户程序性能的不同,比如,有的侧重于计算而较少需要I/O;而又有的程序其计算少而I/O多,这样,很可能是先进入内存的作业后完成;而后进入内存的作业先完成。10、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处理机管理功能2存储器管理功能3设备管理功能4文件管理功能第二章进程管理1、前驱图(如课后作业2)2、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3、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引入进程的概念?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总之,为使程序能并发执行,且为了对并发执行的程序加以描述和控制,人们引入了“进程”的概念。4、进程?特征?1)进程特征①结构特征:进程控制块PCB、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②动态性:进程实体的执行过程③并发性:多个进程实体同存于内存中,能在一段时间内同时运行④独立性:能独立运行、独立分配资源和独立接受调度的基本单位⑤异步性: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高度的一个独立单位2)进程定义:“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5、进程和程序比较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其本身没有任何运行的含义,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进程是程序在处理机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程序可以作为一种软件资料长期存在,而进程是有一定生命期的。程序是永久的,进程是暂时的;进程更能真实地描述并发,而程序不能;进程是由程序和数据、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的;进程具有创建其他进程的功能,而程序没有同一程序同时运行于若干个数据集合上,它将属于若干个不同的进程。也就是说同一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6、进程三基本状态?引起基本状态转换的典型原因?就绪阻塞执行时间片完进程调度I/O完成I/O请求7、引起进程创建的主要事件用户登录;作业调度;提供服务;应用请求8、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PCB: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与其他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或者说,OS是根据PCB来对并发执行的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系统根据进程PCB而不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进程的存在,所以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9、并发执行进程之间的关系?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当程序并发执行时,由于资源共享和进程合作,使同处于一个系统中的诸进程之间可能存在着以下两种形式的制约关系:(1)间接相互制约关系;(2)直接相互制约关系10、临界资源?临界区?临界资源:把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或独占资源。临界区:人们把在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criticalsection)11、为什么进程在进入临界区之前应先执行“进入区”代码?而在退出前又要执行“退出区”代码?1)每个进程在进入临界区之前,应先对欲访问的临界资源进行检查,看它是否正被访问。2)用于将临界区正被访问的标志恢复为未被访问的标志12、同步机制应遵循的规则?为什么?为实现进程互斥地进入自已的临界区,可用软件方法,更多的是在系统中设置专门的同步机构来协调各进程间的运行。所有同步机制都应遵循下述四条准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13、使用记录型信号量机制描述前驱图(课后作业22)14、用P,V操实现3个进程PA,PB和PC合作解决文件打印问题:PA将文件记录从磁盘读入主存的缓冲区1,每执行一次读一个记录;PB将缓冲区1的内容复制到缓冲区2,每执行一次复制一个记录;PC将缓冲区2的内容打印出来,每执行一次打印一个记录。缓冲区的大小等于一个记录大小。15、利用记录型信号量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16、利用记录型信号量解决读者-写者问题17、利用记录型信号量解决哲学家进餐问题18、进程通信的类型?共享存储器系统:基于共享数据结构的通信方式、基于共享存储区的通信方式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19、线程基本概念?20、线程与进程的比较?1)调度。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作为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和独立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都是进程。而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则把线程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而进程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在同一进程中,线程的切换不会引起进程的切换,但从一个进程中的线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中的线程时,将会引起进程的切换。2)并发性。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亦可并发执行,使得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性,从而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3)拥有资源。不论是传统的操作系统,还是引入了线程的操作系统,进程都可以拥有资源,是系统中拥有资源的一个基本单位。一般而言,线程自己不拥有系统资源(也有一点必不可少的资源),但它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资源,即一个进程的代码段、数据段及所拥有的系统资源,如已打开的文件、I/O设备等,可以供该进程中的所有线程所共享。4)系统开销。在创建或撤消进程时,系统都要为之创建和回收进程控制块,分配或回收资源,操作系统所付出的开销明显大于线程创建或撤消时的开销。类似地,在进程切换时,涉及到当前进程CPU环境的保存及新被调度运行进程的CPU环境的设置,而线程的切换则仅需保存和设置少量寄存器内容,不涉及存储器管理方面的操作,所以就切换代价而言,进程也是远高于线程的。此外,由于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具有相同的地址空间,在同步和通信的实现方面线程也比进程容易。在一些操作系统中,线程的切换、同步和通信都无须操作系统内核的干预。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抢占式调度基本原则(1)优先权原则。(2)短作业(进程)优先原则。(3)时间片原则。2、周转时间、响应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响应时间:是从用户通过键盘提交一个请求开始,直至系统首次产生响应为止的时间,或者说,直到屏幕上显示出结果为止的一段时间间隔。它包括三部分时间:从键盘输入的请求信息传送到处理机的时间,处理机对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的时间,以及将所形成的响应信息回送到终端显示器的时间。周转时间:是指从作业被提交给系统开始,到作业完成为止的这段时间间隔(称为作业周转时间)。它包括四部分时间:作业在外存后备队列上等待(作业)调度的时间,进程在就绪队列上等待进程调度的时间,进程在CPU上执行的时间,以及进程等待I/O操作完成的时间。3、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中级调度?1)高级调度的主要任务:2)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保存处理机的现场信息;按某种算法选取进程;把处理器分配给进程。3)引入中级调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吐量。4、在作业调度中应如何确定接纳多少个作业和接纳哪些作业?①接纳多少个作业作业调度每次要接纳多少个作业进入内存,取决于多道程序度(DegreeofMultiprogramming),即允许有多少个作业同时在内存中运行。当同时运行的作业太多时,可能会影响到系统的服务质量,如使周转时间太长。但是,如果内存中同时运行的作业太少时,又会导致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吐量太低,因此,多道程序度的确定应根据系统的规模和运行速度等,然后再做适当折衷。②接纳哪些作业应将哪些作业从外存调入内存,将取决于所采用的调度算法。最简单的是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它是将最早进入外存的作业最先调入内存;较常用的一种是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即将外存上最短的作业最先调入内存;此外,还有基于作业优先权的调度算法、响应比高者优先的调度算法等。5、在选择调度方式和调度算法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面向用户的准则:周转时间短;响应时间快;截止时间的保证;)优先权准则2)面向系统的准则:系统吞吐量高;处理机利用率好;各类资源的平衡利用6、调度算法:FCFS、SJF、高优先权调度、高响应比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