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中国古代环境意识与建筑本讲内容:1中国古代环境意识概述;2中国古代环境意识在建筑中的反映;3中国古代“风水”思考并回答两个几个问题:1.你对中国传统环境思想、观念有何了解和理解?2.你所了解的中国古代环境意识在建筑中的表现和反映有哪些?1.“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宇宙观中国的宇宙模式是有无相生的“气”的宇宙。在中国古人看来,有与无、实体与虚空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气的两种形态,通过气的形态,实现相互转化,气聚成“有”,气散成“无”,而气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进而演出万物竞萌,此伏彼起、生机勃勃的万千气象。一、中国古代环境意识、观念概述气的宇宙决定了中国人认识宇宙的几个特点:①不是把实体的虚空分离,而是联系二者,气使得具体事物不可能根本独立,必须依从整体;②物体中最根本的是“气”,气本是功能性的,虽可观察(“实”的方面),但更靠经验(虚的特性),虽可分析,但更靠体悟,这使得中国思维无法形成西方式的“概念式、逻辑式思维”,必须另辟蹊径;③气的特性使得中国古人既未如西方走向实验科学的道路,又未如印度等宗教国家走向神权道路,而发展了中国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论宇宙观。“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宇宙观主要有这样几个特征:(1)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上,突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2)对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注重二者的统一性和一致性。(3)在思维方式上,具有直观性。在对事物研究的方法上,注重直感体验和整体综合,不注重实验和逻辑分析。“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春秋繁露》“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善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二,则于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署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风……”----《荀子·天论》2.顺应自然、与自然协同进化为特点的物我一体的自然观“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略,以成鱼鳖之长”。“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只要天地人保持一种秩序井然、层次分明的关系,人就可以同宇宙自然和谐共生、日久天长。月份保护山林资源的具体措施孟春天子命把山林川泽,禁止伐木。仲春保障树木发芽,禁止伐木。季春命令野虞阻止人们砍伐桑柘。仲夏禁止用艾蓝作染料,禁止烧灰。季夏树林方盛,命野虞进驻山林进行管理,禁止斩伐。季秋草木开始零落,可以开始伐薪烧炭。仲冬采伐能够食用的野生植物,以补食用,虞人要作好安排,禁止掠夺。季冬开始收薪柴,保证郊庙、百姓取暖所用。月份保护山林资源的具体措施孟春禁止用母畜雌兽作为牺牲用品。禁止覆巢毁卵。禁止毁杀幼虫、胎夭、飞鸟,禁止捕获幼鹿。仲春养育幼少,祭祀不用牺牲(动物祭品)。季春做好牛马配种工作。禁用兽罟、网等工具。禁止用毒药捕兽。仲夏让怀胎的母禽离群,以加保护。季秋可以进行田猎。孟冬命令水虞、渔师做好渔政管理工作,收取山泉池泽之赋。仲冬可以田猎禽兽,以补充食物之不足。季冬命渔师开始捕鱼。1.在城市规划方面:“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2.在建筑组群方面:在建筑组群中,中国传统的庭院式布局充分地体现了“人、建筑、自然”三位一体的设计理念,群体建筑都是“被伏于地”,很好地反映了建筑与环境的亲和关系。特别是唐以后“因山为陵”的结合环境来处理建筑的手法,则是完全把建筑与自然融为了一体,反映了因地制宜的形态法则。二、中国古代环境意识在建筑中的反映“再没有其它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自然不在话下,城乡中无论集中的,或是散布在田园中的房舍,也都经常地呈现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李约瑟3.在单体建筑处理方面:中国古代轻盈剔透的亭、台、楼、阁、轩等建筑,很好地将自然景色溶入了建筑内部空间,处处都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建筑技术上,有学者认为,为什么古代中国那么执着地钟情土木建筑,专注于梁柱结构,三千年如一日,不是因为资源条件原因,也不是因为经济技术水平原因,更不是因为思想保守的缘故。究其原因,全是因为中国古代的环境意识。4.在园林方面:二、中国古代环境意识在建筑中的反映三、中国古代“风水”思想1.风水概说风水术是中国古老的特有的神秘文化现象。风水又称堪舆,或称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等等,泛指相地术,也就是古人主要对阴阳宅的研究。唐宋时期假托晋代郭璞的《葬书》最早给风水下过定义:“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古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风水的观念起源很早,西周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秦汉以后,又吸取了易学,阴阳五行理论,天文,历法,音律等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和多种自然科学学说的大量内容,并增加了大量的迷信色彩。唐宋时期,随着神秘文化和各种术数流派的兴起,最终形成了有完整理论体系和具体繁杂操作方法的学说。•风水术是集中国古代天文学、地理学、历法学、气象学、生态学、化学、生物学、景观学、建筑学、论理学、心理学、医学、美学等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精华,与营造学、造园学共同构成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风水理论包含着显著的美学成分和深刻哲理,中国传统建筑同自然环境完美和谐地有机结合而美不胜收,皆可据以得到说明。”风水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神圣的环境理论和方位理论。在景观方面,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环境方面,又格外重视人工自然环境与天然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风水理论的宗旨是,勘查自然,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于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使之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至善境界。在自然环境、自然方位上,风水理论总结了与建筑相关的天文、地理、气象等方面的自然知识和相应的生活经验。在文化环境、文化方位上,风水理论则是以河图、洛书、八卦、五行等易学文化为基础,通过建筑布局、空间分割、方位调整、色彩运用、图案选择等隐喻和象征手段,来实现其对于身心之和的环境追求。2.风水思想选址原则1)觅龙---龙要真2)察砂---砂要秀3)观水---水要抱4)点穴---穴要的5)定向---向要吉关于《阳宅撮要》风水理论注重宅居,视宅为“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汉代刘熙《释名》论“宅”:“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阳宅撮要·总论》:神前庙后乃香火之地,一块阴气所注,必无旺气在内。逼促深巷、茅坑拉脚,滞气所占,阳气不舒,俱无富贵之宅。屠宰场边一团腥秽之气。尼庵娼妓之旁一团邪气,亦无富贵之宅。祭坛、古墓、桥梁、牌坊,一团险杀之气。四周旷野,总无人烟,一块荡气。空山僻坞独家村,一派阴霾之气。近山近塔,一片廉贞火象,亦无富贵之宅。顺水而居者凶。逆水而居必富。“屋门对衙门、狱门、仓门、庙门、城门者凶。街道直冲门者凶,街反出如弓背者凶。”----《阳宅撮要》3.风水思想环境改造1)对地形、地貌、自然条件的改造;2)采用象征性手法进行建筑。如水口建桥、建亭;村头建塔建阁;石敢当。4.对风水思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