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新型教师形象的塑造OntheMoldingofNew-typeTeachers'ImagesintheNewEraCHANGMin(HubeiUniversity,Wuhan,Hubei430062)Atthenineteenthpeople'sCongress,generalsecretaryXiJinpingannouncedthat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hadenteredanewera.Inthenineteenmajorreports,westressedthatourcountryshouldgiveprioritytothedevelopmentofeducation.Intheneweraofnationalimportanceandpeople'sexpectation,thedevelopmentofeducationhasbecomeparticularlyimportant.Intheprocessofeducationdevelopment,teachersplayavitalrole.Inotherwords,theimageofteachersisfar-reaching.Therefore,inthenewera,thestudyofteachers'newimageandhowtocreateanewimageisanimportantpartofgivingprioritytothedevelopmentofeducation.Keywordsnewera;teachers'images;molding1问题的提出第十九次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过全国人民长期的努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个新时代,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中,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首先谈到的就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由此可见,教育的发展状况对整个社会的都有较大影响。报告中还提到我们要加快教育的现代化,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提到教师部分时,强调了要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将教师队伍整体上有所提高,要做到让公众给予认可。那么,就要求教师队伍、教师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对教师形象给予好评、认可。从自身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成绩,推动教育事业进步。从小影响做起,慢慢形成大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我们的生活水平又提高了一个层次,科技的发展更为突飞猛进,但21世纪、我们的新时代仍是人才的竞争,那么怎样培养好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当然是教育当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的《世界教育报告》中提到“教师在培养青年人方面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教师作为变革现状、促进理解和宽容的活跃分子,其作用之举足轻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明显。”[1]因此教师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尤为重要,良好的教师形象影响学生的不只是一时,更会是一生。新时代下,塑造新型的教师形象不仅是重要的,更是必要的。自21世纪社会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欲望达到高度膨胀,不良思潮席卷而来,不断地出现教师信仰缺失、价值观偏导,一些教师更是追逐享乐、名利。一系列的事件也足以证明,教师辱骂、殴打学生;教师以为提高学生成绩为名,获取暴利。这些有损教师形象的事件不断发生,社会质疑之声愈加强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塑造新型教师形象刻不容缓。2教师形象的变化及其蕴意2.1由重“德”到重“德与学”教师形象具有历史性、时代性,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同,社会环境的不同,社会大众对教师职业期待的不同,教师形象特征的表现也不同。在中国古代,教师形象是圣贤的形象,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圣贤形象尤为被提倡。所谓“圣贤”之说,源自传统儒学的理念,在儒学的信仰之中,生命的境界被分为圣人、贤人、君子、士人、庸人,“圣贤”即是圣人与贤人的合称,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2]中国古代的教师圣贤形象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丰满,在这个阶段,特别是以儒家学派孔、孟为代表的思想家先贤,将教师的圣贤形象发挥到了极致。[3]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仁者爱人,无一不体现着对教师的高要求,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却不厌烦,要求自己教导学生从不疲倦,要求对学生仁爱,形成教师的圣贤之风。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董仲舒主张:“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于行”(《春秋繁露?玉杯第二》)。孔子对颜回称赞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将这些可以总结归纳为首先作为教师,要正直,道德高尚;其次,做事要动之以理,以德服人,做到让学生从心底里认可;最后,要有一颗奉献、淡泊名利的心,不追求回报,崇高的品质。这也就塑造了传统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安贫乐道的德性形象。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观念的更新,以及教育事业的进步,使许多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教师形象的研究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由重“圣贤”到重“德与学”的教师形象观。也就是说,不再只是在教师德行上有高要求,对于教师的?W识、专业技能上也有了高要求。有句话曾这样说,作为一名教师,有德无才会误事,有才无德会坏事,那么既不要误事,也不要坏事,那就要求既有德,在学方面,提出了教师要有专业知识素养,具备专业素养更是每一位教师所必须的。首先要在所教学科上做到专业,对所较学科的知识掌握扎实,做到精通。其次在教学理论和技能上,也要做到专业。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有方法,有想法,进行有效教学。学德并重,塑造了师德崇高和师职专业的教师形象。2.2由重“权威性”到重“平等性”在古代,就十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树立了权威性的教师形象。在《学记》中讲到,“三王四代唯其师”,“君子之所以不臣于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尊师然后遵道,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都强调了要尊师,唯师。荀子也十分认同要强调教师的尊严、权威,在《荀子修身》中提到“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他不仅强调尊师,更要求学生对老师服从,教师说什么便是什么,做到教师的绝对权威。不仅荀子,很多古代教育思想都有这样的思想,树立的教师的权威者形象。在这种“师道尊严”的传统中,教师在教育中是权威者,学生是服从者。教师在知识上是知之甚多者,学生在知识上是知之甚少者。教师在能力上是能力较成熟者,学生在能力上是能力待发展者。[4]但是这种权威性,忽视的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时,起着消极的作用。随着教育的改革,更加提倡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树立一种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的形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再要求学生服从自己,更多的是交流与探讨,倾听学生的声音。2.3教师形象的丰富蕴意当前学校教育所称教师,则是专业的教师。它体现三个特点,一是以教师为唯一职业,以教育学生为使命;二是要接受专门的系统的训练,拥有从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三是遵循学校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5]而所谓形象,在历史文献中主要有三层含义:首先当指人、物之相貌形状;其次是指能够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使人们产生印象、观念、思想及情感活动的物质;最后,它使具体与抽象的统一,也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6]但由于教师和形象概念的多样化,对教师形象没有统一的概念性。有的学者认为,教师形象是教师在教育工作生活实践中,遵照社会发展需求和教育工作的规律,能动地综合、艺术地概括、物化、创造、显现出一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物我、形神、情理”相溶的平凡与伟大、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具有审美感染力的人的形象。[7]教师形象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在人品、学识、能力和外表等方面的综合性外在表现,是学生、家长、教师自身以及其他社会工作者对教师的印象和评价。[8]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教师个人形象和教师群体形象的外化行为表征,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社会公众对教师的期待、评价和较为稳定的整体认知、印象。[9]日本学者平冢益德在其主编的《世界教育词典》中指出,教师形象是教师能力、素质、社会地位等各方面的总和。[10]教师形象是人们对教师教学行为表现的一种宽泛的界定,是教师特定姿态和风貌的一种表征。[11]虽然各位专家学者对教师形象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我们不难发现共同之处。首先,教师形象是教师的综合表现,这种综合表现包括教师的内与外,内含教师的德、智、才、学,外在指教师的言行举止,着装打扮,神态语言等。其次,教师形象被社会公众所期待。还有,教师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社会地位。3新型教师形象塑造3.1新型教师形象的主体构建3.1.1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教师要有主体意识,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个体,有自己的生活需求,情感表达和价值追求。人们经常认为好教师形象就应该是春蚕,是蜡烛,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对教师个人的存在和需求完全是忽视的。诚然,新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对生活充满激情,对工作充满热情的教师,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责任使命,既对自己负责,又对工作、对学生负责。对自身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3.1.2勤于学习,提高四种能力为人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勤于学生,可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也应是教师对自己的必然要求。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一位教师如果不善于学习,不充实自己,一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要说创新超越,可能连最起码的底气都没有。”[12]因此,教师要树立勤于学习的意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从而培养四种能力。首先,培养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动能力。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知识的掌握做到精通,多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可以多读书,多看报,从而提高理论基础。在理论基础知道扎实的情况下,运动起来也能做到更自如。其次,提高教学能力。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书,那在教学方面就应该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当的、独特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要积极听其他优秀教师讲课;参加相关的讲座、交流、研讨会等,取他人精华;参加教师技能培训和比赛等,进行多方面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教学能力。第三,勤于学习,培养科研能力。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说过:“不上课就不是教师,不做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更是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的要求。勤于学习,发现问题,树立研究意识,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3.1.3坚守师道师德底线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优先发展能不能顺利进行,新型教师形象的树立能否达到效果,坚守职业道德成为重要环节。坚守职业道德,加强师风师建设要做到坚持不懈,一如既往。教师要将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甘于奉献、为人师表铭记于心。在师风师德建设过程中,总体上体现较好的发展趋势,但仍有职业道德缺失等现象的出现。要想师风建设更好,于教师而言,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从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律己意识、关爱学生意识,增强个人责任感、荣誉感等方方面面坚守职业道德,树立师德崇高的教师形象。3.1.4注重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教师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是教师形象的(下转第128页)(上接第91页)外在体现。教师注重个人礼仪是塑造良好教师形象重要表现。教师讲究礼仪可以在学生、家长和同事心目中建立良好个人形象,增加个人魅力。注重仪容仪表,言谈举止,要从个人卫生、着装、情绪、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以及语言表述等方面做。例如教师要讲究个人卫生,穿着符合职业的要求,上课时情绪要稳定,面部表情要丰富,给学生一种代入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肢体语言要适当,语言表达要清晰准确等。给学生一种亲近感,为新型教师形象加分。3.2新型教师形象塑造的保障3.2.1国家方面新型教师形象的塑造,单靠教师个人主体的努力是不够的,更需要国家的指引与支持,这也无疑是对新型教师形象塑造的强大外围助力。今年年初,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十九大之后,开创新时代的文件,开启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