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翻译认知语言学与翻译图式与翻译情景模型与翻译认知语言学简介认知语言学是以语义为中心的语言学。语义研究历来是语言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结构主义视语义为语义关系或义素的组合。转换生成语法认为语义只有解释性,语法是自主的,具有生成性,所以完全撇开语义因素而研究语法的转换规则。(赵艳芳,2000:12)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1)意义就是概念化,概念化不能脱离进行概念化的人。语义来自语言使用者对事物的主观理解,这种主观性与人类的经验结构、认知方式等有密切联系;(2)语言不是自治的。句法也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所声称的那样是自治的、任意的,而是有动因的;(3)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组成部分,它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也就是说,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单位的连续统,这个连续统只是任意地被分成了单独的成分;(4)语义不只是客观的真值条件,与人的主观认识以及无限的知识系统密切相(文旭,2001)。认知语言学主要研究领域Lakoff:认知语义学(概念隐喻,框架理论,理想知模型,多义词研究)Langacker:认知语法Goldburg:构式语法Rosch:原型理论主要术语概念隐喻概念整合范畴化(原型)意象图式象似性框架(脚本)概念隐喻隐喻——亚里士多德在《论修辞》中定义为“将属于一事物的名称用来指另一事物”。因此,隐喻被看做是附属于语言之上的一种语言运用现象。e.g.女人是老虎。概念隐喻——利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似性,将指事物的词语从一种概念域投射到另一个所想表达的物体的概念域,这样就形成了认知语言学所说的认知映射(cognitivemapping),(Lakoff&Johnson,1980)即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中,隐喻被认为是一个概念域(源域)的结构直接传送/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目的域)(Lakoff&Johnson1980,1989)。在此,“概念域”指的是一个巨大知识结构,比如我们关于“旅程”或“教育”概念所具有的知识。旅程”的概念域具有旅行者、道路、起始点等角色。e.g.He’satthepeakofhealth.He‘sintopshape.Hecamedownwiththeflu.Hishealthisdeclining.Healthandlifeareup;sicknessanddeatharedown.(基本隐喻)Physicalbasis:Seriousillnessforcesustoliedownphysically.Whenyouaredead,youarephysicallydown(ibid:15).隐喻与翻译从词源角度看,英语metaphor(隐喻)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pherein,意思是transfer(转移);英语translate(翻译)一词则来自拉丁语translaus,意思是transferred(被转移)。由此可见,隐喻和翻译的原理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使用隐喻时要把喻体或载体上的某些特征转移到本体或话题上;翻译则必须涉及两种语言,进行翻译时要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字。(陈道明,2002)将翻译看作隐喻是因为翻译表面上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即从原文到译文。翻译好比是投射器,将ST中的意义或信息投射到TT中去,此为路径隐喻(pathmetaphor)。另一种看法将译文比作容器,容纳原文中的信息或内容,此为容器隐喻(containermetaphor)。无论路径隐喻还是容器隐喻都是将翻译分成两个概念域即ST和TT。(王斌,2001)概念整合(conceptualintegration)概念整合理论,又称为合成理论(blendingtheory)从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Fauconnier,1985)指“心理空间是人们在思考交谈中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包(conceptualpacket);是容纳有关某一被感知、想象、记忆或以其它方式被理解的特殊场景(scenario)的相关信息的容器”。概念整合是心理空间网络中组合认知模式下的一组运作机制,涉及到简单认知模式的临时组建和不同空间之间认知映射(cognitivemappings)的建立”。(Fauconnier,1999)InAsia,abruisingbattleforcyberturf”(新闻标题)(汪少华,2009)背景知识“更新”是整合模式中心智的逻辑运作过程,给新概念增加了推理的涵义和想象的涵义。(王懿,2006;尹富林,2007)概念整合与翻译王斌教授(2001,2002)颇有创意地解释了翻译过程:“源语文本及其文化认知图式作为一个输入空间(InputI),译语表达形式及其文化认知图式作为另一个输入空间(InputⅡ),它们共同投射至第三空间:交织空间(blendingspace)。在同类空间(genericspace)制约下形成自己的层创结构(emergentstructure),产生新的表达形式(译文文本)。”“无论是译作的呈现形式,还是翻译过程本身都不可能仅仅是两个认知域(ST,TT)之间的活动,因为虽然译文是由译语文化及其文字所承载,但译文的思想内容却是来自原语文化文本,而且原文不可能自动径直扑向译文文本,它需要一个繁杂的加工过程,即译者在原文和译文认知框架制约下的主观选择过程。因此,译文只能是原语文化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译语文化表现形式在第三个概念域内的整合。”“论概念整合模式下翻译的主体间性”(尹富林,2007)《外语与外语教学》概念整合模式下的翻译活动中,各主体之间既存在对话交流关系,又存在角色转换关系,同时还存在一种映射关系。映射是概念整合理论的核心概念。整合理论强调的是概念,是对具体事物、具体认识的抽象。源语作者在形成源语文本的过程中,将自己对“生活世界”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悟运用符号(语言)进行自由、自主的认知、概括、描述和表达,最后形成了具有意向性的文本语言,从而完成了自己主体性的劳作,形成源域。译者在解读源域中这些“概念”和“符号”时不是将源语逐字逐句翻译过来的,而是将之以概念的形式并参照给定的语境映射到“的域”的译语中。比如,我们在解读英语中动词“致使”概念结构时,这一结构首先作为“致使事件”概念映射到汉语中,进而促发了“使、让、把”等句法概念结构,否则就会出现不可接受的译文。这种即时映射随翻译活动的深入呈在线(on-line)发展模式,以使翻译活动得以延续。Translationistheoutcomeoftwoindependentblendingoperations.(Mandelblit1997,转自王斌,2004:161)英汉翻译过程概念整合图(章宜华,2006,2009)认知语义结构与意义驱动释义模式的构建原型理论家族相似(Wittgenstein,1953),对充分必要条件提出了质疑,认为多数词都难以用概念范畴的集合特征来释义,一个词的若干所指对象在一种语言中的正常应用和理解,并不需要有共的元素。E.g.game:cardgames(纸牌游戏)、boardgames(棋类游戏)、ballgames(球类运动)、childrengames、OlympicGames。原型——20世纪70年代,Rosch又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自然语言的语义概念范畴问题作了大量研究,从而奠定了原型理论的基础。“原型是一个特定的对象,是根据一个语言群体意识中最典型的个体所形成的心理映象,作为鉴别同类事物的尺子和标准”(Mervis,1975)。原型(词典定义)是指一个词语或一个类型意义的所有典型模型或原形象,是一个类型的一组典型特征。(Bussmann,H.,2000)比如,鸟(典型特征如能飞)——麻雀,.企鹅就不是鸟,因为它不具备某些典型的特征。原型特征:抽象性、整合性、优先性、可扩展性。原型理论与翻译原型理论与翻译定义原型理论与翻译策略原型理论与翻译标准原型理论与翻译定义德国学者AlbrechtNeubert(1985)最早把原型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的学者,采用了原型分析(7个特征)的方法对源语语篇进行分类。Snell-HornbySnell-Hornby(1988/1995)则把原型分析的方法延伸到了对目标语语篇的分类。提出一个动态的、格式塔般的关系系统———语篇原型划分(prototypology),她把基本的语篇类型作为原型,它们构成一个连续体,这些基本语篇类型是逐步过渡的,其分界线是模糊的。翻译原型——在各个层面和特质上忠实于源文本的、符合目标语规范的语际转换。(黄忠廉,2001;谭载喜,2011,“翻译与翻译原型”)翻译是以‘翻译原型’为典型成员的一种活动”。该定义意味着翻译包含有多种形式,既包括作为典型成员的翻译原型,也包含与翻译原型有所不同的其它形式的翻译活动。如改译、写译、拟译、编译、节译、选译、摘译等。(龙明慧,2011《翻译原型研究》)翻译毫无疑问是一个原型范畴。把翻译看成是一个原型范畴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不仅林纾和庞德等所谓“边缘”的翻译也被纳入了翻译研究的范畴,而且许多在过去不能登上翻译研究大雅之堂的应用翻译近年来也被纳入到翻译研究的范畴。(王仁强、章宜华,2004)原型理论与翻译策略Neubert&Shreve(1989)采纳了篇章语言学的观点,认为语篇特征包括以下7个方面:意图性、接受程度、情景性、信息性、连贯或意脉、衔接或文脉和互文性。译者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在目标语篇中可以用来整合这7个语篇特征的语言手段,而这项任务必须在目标语文化原型或规范中予以实施。文本的意图性、接受性和情景性决定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要不断地寻找读者原型。文本的意图性决定译者可以偏离译语原型,趋向个性化语言。文本的信息性、连贯、衔接和互文性意味着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要不断寻找译语文本的原型或原型变体。原型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译者必须在寻找源语原型读者的同时确定译语原型读者译者必须从源语语言变体中识别源语原型译者必须了解与源语原型相对应的译语原型译者必须善于改变译语原型来再现源语变体译者须善于原型词项与具体词项的转换(李庆和,张树玲,2003)SnellHornby(1988/1995:98)依据原型理论总结了三条翻译策略:(l)译者必须从原语中找到原语原型;(2)译者必须知道(或找到)相应的目的语原型;(3)译者必须用目的语原型重建原语。厘清了翻译策略(使用)的争议:直译与意译、动态对等与形式对等,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等等。(连续体)原型理论与翻译标准把翻译规范看成是翻译原型更有利于深化我们对翻译标准的认识。翻译规范是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理想翻译(翻译原型)的要求,是译者和译作读者的认知参照点。符合或接近翻译规范(翻译原型)的译作是典型的翻译,是佳译;偏离翻译规范(翻译原型)的翻译是非典型的翻译,是边缘的翻译。不同的翻译会呈现出典型程度的差异。(王仁强、章宜华,2004)翻译的标准就是原型的最佳样例。一旦根据各种样例建立了原作的原型之后,很多译者都在尝试用目的语来翻译原作,每个译作都是原型的一个样例,都尽可能向原型靠近。最接近原型的样例就是最佳样例。(杨炳钧,2004)图式理论与翻译图式(schema):1781年,康德就提出了“图式”的想法,他在自己的著作《纯推理批评》(CritiqueofPureReason)中指出:“新的概念只有同人们已有的知识建立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崔雅萍,2002:53)英国认知心理学家FrederickBartlett最早应用“图式”的概念。经过实验,他认为我们对语篇的记忆并不是基于直接的复制(straightreproduction)而是解释性的(constructive),这一解释过程运用所接触语篇中的信息连同与手头语篇相关的过去的经验一起构建出一种思想表达(mentalrepresentation)(1932:197)。Cook将图式定义为“语篇处理所必需的思想表达(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