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网院大学语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4页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一、阅读《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章,然后回答问题:(20分)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於孔子,曰:“季氏将有事於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於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於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牆之内也。”1.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有哪三条?答: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有:第一,“求!无乃尔是过与”认为是祭祀东山的主人,不可伐;第二,“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认为是在国境之内,不必伐;第三,“是社稷之臣也”认为是社稷国家的臣子,不应伐。2.本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答:文中体现的孔子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3.本文采用什么方式来展开议论的?答:本文中采用了“对话“的方式来展开讨论。4.本文采取了哪种驳论方式?答:本文采用的驳论方式为“驳对方的论据”。5.文中带下划线的一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答: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作用:引名人名言增强说服力。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作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反诘:“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作用:强调对方身在其位,不能陈力尽职。二、试以《滕王阁序》为例,简述骈文的几个特点。然后说说王勃《滕王阁序》第2页共4页一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的写法及其好处。(20分)答:骈体文,是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文体。“骈”是与“散”对称的,因其在行文中往往以双句(骈俪句、对偶句)为主,故称骈文(或骈体文)。这种特殊文体,萌芽于两汉,形成于魏晋,昌盛于南北朝。有唐以来,多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定型句式,故又有“四六文”之称。一般说来,骈文在语言方面有三个特点:句式上讲究骈偶(也就是对仗),语音上追求平仄相对和基本叶韵,用词上崇尚华艳藻饰、用事用典。《滕王阁序》是唐人写的骈文,上述特点全备。首先,它全篇布满骈偶句子,而且句型是形形色色的。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钟慤之长风这是一般的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搭配,句式是“四六四六”。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平行排列、两两对应的常见句式。它的格式是“四四四四”。骈偶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相互对称。本文的这一特点很突出。例如:披绣闼,俯雕甍。(动宾结构相对)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偏正结构相对)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复句与复句相对)其次,它也巧于用典。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玆捧袂,喜托龙门。这些句子都用了典故。用典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援古以证今”但更重要的是在于使文章具备委婉、含蓄、典雅、精炼的特色。另外,我们也要看到,用典也须讲究对仗。第三,本文在音韵上也很讲究,读起来轻松、跌宕,富有音乐美。全文句式多变、平仄对应自然;基本叶韵,但不板滞。总之,《滕王阁序》具备了骈文的三个基本特点。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三、“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这是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兵的辞令。你认为这段第3页共4页话可分为几个层次?各个层次分别讲了什么意思?这些辞令能打动秦穆公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0分)答: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四、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20分)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況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馀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於硎。虽然,每至於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1.庖丁的这段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各个层次的大意是什么?答:庖丁的这段话可以分五个层次:第一层,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第二层,解牛的三个境界:所见无非全牛,目无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第三层,用刀结果及原因:十九年,解牛数千,刀刃若新发,以无厚入有间。第四层,虽技艺高超,却不掉以轻心。第五层,解牛成功后怡然自得的神情。2.出自这段话的成语有哪些?答:出自这段话的成语有:游刃有余:现在使用它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目无全牛:现在一般用来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切中肯綮: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一下子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批郤导窾: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第4页共4页新硎初试: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亦作“发硎新试”。官止神行: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五、鲁迅《秋夜》中的象征体系是怎样的?其中的天空、星星、月亮、繁霜、恶鸟和枣树、小粉红花、煤油灯、小青虫等等分别象征什么?(用250-350字回答问题)(20分)答:《秋夜》运用象征手法,传达出作者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对被压迫摧残的弱小者的同情。尤其是枣树的形象,表现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韧性战斗精神,既是作者对这样的战斗者的热情颂歌,也是鲁迅自己人格、精神和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天空象征黑暗势力;星星象征冷酷;月亮象征白色恐怖;繁霜象征恶劣的社会环境;恶鸟象征反动派、帮凶;枣树、小粉红花和小青虫象征着在黑暗统治下的三种人生态度:枣树代表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小青虫代表为光明而牺牲精神;小粉红花对美好的憧憬;煤油灯象征革命的艰难曲折和光明未来。提交截止日期:2018年6月26日注:雷同卷按0分处理!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