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读书心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毛泽东选集》读书心得1、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它是从唐朝以来中华民族久失了浩然之气和天行健、自强不息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应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李敖语。2、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的著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朽贡献。3、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文学家和理论家。他一生中写下大量文稿,作过许多讲话和谈话。这是一笔极为丰富和珍贵的精神财富。编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前的主要著作。包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和政治理论文献,指导和完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卷和第六卷,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著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新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同志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贯原则。领导我党和我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斗争中,在反对高饶、彭德怀、刘少奇、林彪、王张江姚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中,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斗争中,在反对以苏修叛徒集团为中心的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4、《毛泽东选集》从结构上采用按时间顺序来整理和编辑,这样做突出了历史的延续性和继承性特点,有利于读者清晰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进程。5、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解决了中国各阶级阵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着重就中国各阶级的先进性和落后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为当时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最大同盟军,农民阶级受到了毛泽东的极大关注。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在充分肯定农民阶级的力量的同时也分析了阶级内部的各种矛盾。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建设和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另外,在《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中毛泽东分析了如广州、海陆丰、湘赣边界、湘南、醴陵、黄安各地乘时而起的红色政权都先后受到白色政权的摧残的原因,结合中国当时的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的政治状况。重点指出了从广东出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无产阶级没有坚决地执行自己的领导权,被买办豪绅阶级夺取了领导,以反革命代替了革命。到半路被买办豪绅阶级篡夺了领导权,立即转向反革命路上,全国工农平民以至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同时逻辑性的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倡导根据地建设,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6、如我们所知,红色政权在井冈山的斗争中翻开了新的一页。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根据地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军事斗争方面都得到了稳步发展,时至今天,我依然可以想象当时有多少人为此流血流汗,前仆后继,鞠躬尽瘁死而不已。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在东北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要把整个中国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有份的半殖民地状态改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状态的图谋暴露无遗,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由内部矛盾转为外部矛盾。在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之后,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根据政治局会议批评了党内那种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和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错误观点、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的会议精神,充分地说明了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的条件下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着重地指出共产党和红军在这个统一战线中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领导作用,指出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同时批判了党内在过去长时期内存在着的狭隘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这些是党和红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遭受严重挫折的基本原因。在一九三七年五月二日至十四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和《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为新时期抗日战争吹响了号角。7、在我看来,作为一个伟大的理论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基本上概括了我高中所学习过的哲学理论。在这两篇文章中,毛泽东理论和实际联系,以大量的实例深入浅出地通过基本哲学原理分析了中国政治形势和社会矛盾。他写道“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有力地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8、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对日作战。由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同时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行动已严重地打击了英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和蒋介石所直接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国民党蒋介石事变后十日在庐山发表谈话,确定了准备对日抗战的方针。在共产党的和全国爱国人士的努力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奋起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五日,国共两党交付了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中央为宣布两党合作成立的宣言,以及当时约定随之发表的蒋介石氏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的谈话,两党的统一战线是宣告成立。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9、自卢沟桥事变开始,我全国爱国同胞,坚决抗战。前线将士,牺牲流血。各党各派,精诚团结。各界人民,协力救亡。在一致对外的统一战线上,打破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宣言。经过武汉会战、太原会战、长沙会战后,日本法西斯已经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期间,中华民族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的发明了各种因地制宜的战术:地道战、麻雀战、灵活运用运动游击战术等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到一九四五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不但维护了领土主权,而且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毛泽东同志说的好。“中国近百年的解放运动积累到了今日,已经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各种内外反对力量虽给了解放运动以严重挫折,同时却锻炼了中国人民。今日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本之强,但在中国自己比较起来,却有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中国今天的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种进步的基础上得到了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可能性。”“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这同日本又是一个相反的对比。”“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正义性而产生出来的国际广大援助,同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作为当时社会主流的发展方向,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的主流,但是,在国共两党内部也出现了各种矛盾,比如国民党三次反共高潮和抗日战争后期出动军事力量攻击解放区等。毛泽东同志以史为鉴,预见性和建设性的发表了自己对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独立自主问题和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等。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反对了和一种投降主义思想相类似的思想,即是对于国民党的反人民政策让步,信任国民党超过信任人民群众,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斗争,不敢在日本占领地区扩大解放区和扩大人民的军队,将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送给国民党。共产党对于这样一种软弱无能的腐朽的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的思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坚决地执行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政治路线,坚决地扩大了解放区和人民解放军。这样,就不但保证了我党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能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而且保证了我党在日本投降以后蒋介石举行反革命战争时期,能够顺利地不受损失地转变到用人民革命战争反对蒋介石反革命战争的轨道上,并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帮助和让步应该是积极的,不应该是消极的。毛泽东利用主要矛盾哲学理论解决问题:“为了长期合作,统一战线中的各党派实行互助互让是必需的,但应该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我们必须巩固和扩大我党我军,同时也应赞助友党友军的巩固和扩大;人民要求政府满足自己的政治经济要求,同时给政府以一切可能的利于抗日的援助;工人要求厂主改良待遇,同时积极作工以利抗日;地主应该减租减息,同时农民应该交租交息,团结对外。这些都是互助的原则和方针,是积极的方针,不是消极的片面的方针。互让也是如此。彼此不挖墙脚,彼此不在对方党政军内组织秘密支部;在我们方面,就是不在国民党及其政府、军队内组织秘密支部,使国民党安心,利于抗日。“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正是这种情形。”毛泽东利用统一和局部的哲学原理解决革命实际问题:“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一致性。用长期合作支持长期战争,就是说使阶级斗争服从于今天抗日的民族斗争,这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在此原则下,保存党派和阶级的独立性,保存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不是因合作和统一而牺牲党派和阶级的必要权利,而是相反,坚持党派和阶级的一定限度的权利;这才有利于合作,也才有所谓合作。否则就是将合作变成了混一,必然牺牲统一战线。在民族斗争中,阶级斗争是以民族斗争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形式,表现了两者的一致性。一方面,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以不破裂合作为条件;又一方面,一切阶级斗争的要求都应以民族斗争的需要为出发点。这样便把统一战线中的统一性和独立性、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一致起来了。”抗日始终作为主流贯穿抗日战争的始终,始终强调团结和进步,我个人觉得这个度把握的相当到位。指导了两党特别是共产党应对国民党反革命的多种举动,为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取得作出了巨大贡献。党中央领导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作了某种程度内的退让,是完全正确的必要的。这样,大大便利了党在白区群众中的工作。在西安军事上所作的退让,是向日本、亲日派以及反共顽固分子政治上的严重进攻。因为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执行了正确的政策,推动了中国向前进了一大步。另外党中央对“皖南事变”的处理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沉重打击了日本和亲日派借中国人的手镇压中国的抗日运动,巩固日本南进的后方,以便放手南进,配合希特勒进攻英国的行动。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巨大胜利。10、在这里我想说说自己对于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的一点看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主义统一战线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伟大的创造和创新。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由于自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社会阶级状况相当复杂。过去被人讥笑为一盘散沙的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没有正确的领导之下团结成为一个统一的力量,所以即使拥有辉煌的历史和无穷的创造力,它的光芒也不会照耀全世界: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他们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其政治代表是国家主义派和国民党右派。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他们在受外资打击、军阀压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