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气候特点我县“处温带之北界而地近寒带,春温较晚秋凉较早,惟冬夏寒热适中不甚酷烈”。七月气温最高,平均摄氏23.4度,一月气温最低,平均摄氏零下18.9度。1959至1980年22年的平均气温为3度至4.9度之间。在这22年中无霜期是130至168天,年日照时间在2589.3至2965.9小时。春季常刮西南大风,风速达七、八级,最大风速有时达十级以上,飞沙走石,行人头不能抬,眼不能睁,有时卷田苗,毁宅舍,损害甚巨。全年平均风速从1959年至1980年22年记录,为3.8至4.9米/秒之间。全年最大风速在14至26米/秒之间。春季的狂风,直至立夏始止。春季多风、气干、少雨常发生干旱,对农作物十分不利。蒸发量春夏两季和秋冬两季相差悬殊,春夏两季蒸发量较大在1127毫米至1311.6毫米,冬秋两季蒸发量较小,仅在325.1毫米至377.9毫米。降水量四季不均,七、八月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变率大,一次降水量达50至100毫米,至使局部地区常发生内涝。年降水量历年不同,从1959年至1980年记录294毫米至513.5毫米之间。降水日一般67至100天之间。秋季短促,气温升降明显,变化急剧,严霜一来,草木皆黄。冬季严寒而漫长,九月就有严霜出现,至翌年三月才开始解冻。历年霜日在197天至232天。寒冷的天气一般在六七个月以上,植物生长期短。第三节气候因素地理位置我县地处中纬带。全年太阳总辐射量117.6千卡/平方厘米,居全省第一光热线。全年日照达1295.6小时,日照率65%。冬季太阳高度较低,接受热量比低纬度少得多,因而冬季白昼时间短,热量收入少,放出多,形成寒冷天气。再加之受北方干而冷的气团控制,所以冬季干燥,严寒而漫长。夏季太阳直射在赤道和北纬23.5度之间,这时北半球纬度愈高,白昼时间愈长,处于中纬带接受热量较多,因此夏季炎热。5至9月份光辐射量为65.9千卡/平方厘米。大气环流我县受蒙古高原气流影响,下垫面放射热能强,温度降得很低,形成一高压区,常出现西北风和西南风。我县多受大陆低气压影响,夏季气温升高多西南风,盛夏七、八月,暖湿空气自南北进,当北方有冷空气进入时,气流辐合区则常常降雨,成为多雨季节。春季和秋季是过渡季节,环流形势在本县有显著特点。春季自贝加尔湖经常有低压系统向东南移动,经过本县形成强烈的低压,因此春季为大风出现最多的季节。西伯利亚寒流对本县气候影响很大。冬季多受其控制,所以降水很少,天气严寒。秋季会出现早霜。地理形势我县四周无山,地势平坦,最高处海拔175米,最低处海拔122米,相对高差53米。由于蒙古气旋活动频繁,经常与入海高压结合,使本县地处南高北低的气压形势影响下,加之松嫩平原的狭管效应作用,使本县经常刮七、八级以上大风。秋季日温差较大,气流畅通无阻;白昼受热快,气温迅速上升;夜间放散热快,气温急剧下降。第四节气候变化气温1909年至1940年平均气温,最高年份为3.9度,最低年份1.6度。总平均温度为3.1度。从1959年至1980年22年间,年平均气温,最高年份5.6度,最低年份2.5度,总的年平均气温为4.1度。40年代以前平均气温比近20年中的平均气温,温差1度。雨量1909年至1928年,平均雨量为548.3毫米。伪康德二年年平均雨量为550毫米。1959年至1980年的记录,22年间平均降水量,最高年份513.5毫米,最低年份为294毫米,总平均为400毫米左右。这和四十年代以前相比,降低100毫米左右。我县的气候变化,自清末以来大约每24年左右出现连续降雨量偏多年份。宣统二年(1910)、伪满大同元年(1932)、1975年都出现连续雨量偏多和江水暴涨。据观察记录每逢长江洪水过后一两年内松嫩两江也出现洪水。在短期内的气候变化中,广泛流传着“牛马年好耕田,就怕鸡猴这二年”的谚语。第二节地表水松嫩两江流经肇源的水源中,嫩江多年平均年迳流量为216.2亿立方米。按P=80%频率,年迳流量为172.96亿立方米。按农业用水季节4~7月的迳流量,占全年迳流量的32%,为69.18亿立方米,按P=80%频率计算为55.34亿立方米。(其中4月为5亿立方米,5月为12.2亿立方米,6月为16亿立方米,7月为22.14亿立方米)。松花江多年平均年迳流量为272.8亿立方米(下岱吉水文站),按P=80%频率,为218亿立方米。按农业用水季节4~7月的迳流量占全年36%,为9.6亿立方米,以P=80%频率,迳流量为79.7亿立方米(其中4月为13.5亿立方米,5月为19.1亿立方米,6月为20.8亿立方米,7月为26.3亿立方米)。“南引工程”最高年蓄水量为6.54亿立方米,我县境内为3.92亿立方米,按P=80%频率总蓄容量为3.14亿立方米,可提取灌溉用水2亿立方米。第二节地质全县境内为中生代沉降的凹陷区。望海屯、薄荷台、二站、欧力马、瓦房、头台、超等、民意、新站、古龙、四方山等一线为松嫩两江的冲积梗,呈台地状,为新生代第三世纪冲积而成的大川谷,并发现有更新世晚期生物猛犸象化石。我县地质构造复杂,沉积岩甚厚,前石炭系、诛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总厚度可达6000米。前石炭系:为绿泥石长石片岩,厚度117.4米。诛罗系:主要为安山石、玄武岩、流纹岩、凝灰岩、砾岩夹薄粉沙等,厚度530.77米。白垩系:是松辽平原盆地最发达的沉积岩系,总厚度5千米以上是重要含油气地层,其中以白垩系为最重要,厚度4千米。白垩系主要由灰绿色、棕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灰白色、棕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组成不等的互层,局部具正韵律。泥岩呈块状,局部含钙结核,岩性较质密。砂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含红色、绿色及其它暗色矿物,被泥质及钙质胶结。产腹足类,介形类化石及植物化石碎片。第三系:主要在西部义顺一带,是灰绿色、灰黄色、灰色泥质岩和砂岩,厚度20——130米,最厚可达180米。第三系与下伏白垩系为不整合接触。第四系:本区是第四纪沉降带,地层形成类型多,厚度大可达124.5米。全区有冰水堆积层,冰水冲积层,湖沼沉积,西南局部有风积砂,本区主要以冲积物和沉积物为主。本地区是松嫩平原的一部分,地质构造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构造期(华力西运动),在古生代以后,使下古生代地层受到剧烈的褶皱与变质。但经过此次运动后,地表并没有稳定,在低坳的地方沉积了巨厚的中古生代和上古生代陆源层及海棚沉积。第二构造期(海西运动),为中古生代地层及上古生代地层褶皱运动。经此运动后,本区形成陆台,全区上升,遭受到从古生代至诛罗纪初的剥蚀及准平原化作用。第三构造期(阿尔卑斯期),前期为燕山期,后期为喜马拉雅运动,使湖盆周围山地隆起并积平。但隆起幅度不一,东侧较大,西侧较小,因而平原中部的第三纪沉积中心向西延移,又沉积了厚达190米的青灰或灰白色的砾岩和泥岩内陆湖相地层。第三纪末,晚期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周围山地继续隆起,并喷出了玄武岩,覆盖在准平原之上,中部平原也普遍被抬高,沉积物促使由湖向转为河流向。第四纪初到中期,大兴安岭和南部松辽分水岭隆起,从而形成了盆地状的松嫩平原。第四纪末期,在平原上的冲积、洪积、风积作用较大,平原的中心成为全新世以来的冲积湖积平系,本区西部有冲积、风积层是由细砂、粉砂及粘土组成。东部再为冲积层,上部为黄土状,下部为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