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疾病防控技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演讲题目规模化肉牛场疾病防控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魏拣选高级兽医师2015.5.16规模化肉牛场疾病防控技术一、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疾病防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二、规模化肉牛场主要传染病和寄生生虫病防控技术三、规模化肉牛场普通病防治技术一、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疾病防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疾病防制工作存在的问题1.选址不合理。有些肉牛场是利用废旧厂房、旧校舍、废弃农宅等改建而成;有些肉牛场是由农民在自己家的耕地上建设而成的.在建设过程中几乎没有专业人员设计,不考虑选址的问题;加之自身资金有限,在建设过程中能省就省,这些肉牛场就存在着很大的疾病发生风险。2.布局不合理。多数肉牛场占地面积小,生产区、隔离区、饲料配制区存在于同一个环境下;利用废旧厂房、旧校舍、废弃农宅等改建而成的肉牛场在改建初没有请专业人员现场指导,自己随意改造;有些新建肉牛场在初建时没有请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没有按自己肉牛场的地势进行生活区、生产区、隔产离区、饲料配制区等区域的布局,而是盲目模仿其他肉牛场的布局。。一(一)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疾病防制工作存在的问题3.饲养管理不科学。肉牛在不同生长阶段都有不同的营养需求和环境要求。许多肉牛场没有将肉牛按生长阶段进行饲养管理;有些肉牛场没有饲喂程序和标准,饲养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往往是根据市场和饲料的供给情况随意进行饲喂,有啥喂啥;有些肉牛场没有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实,管理混乱,不是以制度管人,管理随意性大;肉牛属于草食动物,有些肉牛场没有储备足够的、丰富的粗饲料,长期饲喂单一或劣质的粗饲料往往会造成肉牛的体质下降,导致疾病乘机而入;有些肉牛场没有门卫制度或门卫形同虚设,外来车辆、人员随意出入,消毒池没有消毒液等。(一)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疾病防制工作存在的问题4.防病观念落后。由于许多肉牛场管理者的防病观念落后,重治不重防,只有在疾病发生时才感到紧张,盲目大量使用药物治疗,造成了严重后果;许多肉牛场没有兽医人员;有些肉牛场的兽医人员得不到重视,日常工作仅限于注射疫苗和诊治病牛,不能参与肉牛场的管理;有些肉牛场的兽医人员素质不高;1.科学选址。肉牛养殖场选址应当利于运输和疾病防制。牛场对物资环境特别是水源的需求与厂房、民宅有着极大的不同,就算需要通过旧厂房、旧校舍、民宅改建以节省资金,也需要全面地考虑。养殖场的基本要求是避风、向阳、地势高、平坦、易于排水。养殖场需要远离交通要道、生活饮用水源地、屠宰加工场、动物及动物产品市场500m以上,这样的选址能够很好地降低疾病相互传染的风险。(二)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疾病防制工作的对策(二)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疾病防制工作的对策2.布局合理。肉牛养殖场常需包括饲草饲料储藏及供应区、人员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患病动物处理区及污染物处理区等。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对于中小规模的肉牛养殖场,由于资金场地等多方面的限制,不可能细分这些区域,但是一个肉牛养殖场无论规模大小都必须具有的三个区域。即生产区、患病动物处理区及污染物处理区。生产区需要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患病动物处理区应设在生产区下风地势较低处,与生产区保持200m以上的距离.如果能够加绿化隔离带则更为理想。污染物处理区应处于生产区下风地势最低位置,以便于集中养殖场的排放物。新建肉牛场在初建时、利用废旧厂房、旧校舍、废弃农宅等改建肉牛场时要请专业人员现场指导,进行规划。(二)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疾病防制工作的对策3.科学饲养管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肉牛的许多疾病(特别是普通病)很大程度是因为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按生长阶段进行饲养管理。必须要做到肉牛营养物质的均衡供给,精饲料和粗饲料搭配合理,需要做到定时定量。同时在保障营养的同时有适当的运动,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促进牛群健康,从而降低和防止消化道疾病和四肢疾病、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二)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疾病防制工作的对策建立严格科学的肉牛场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建立科学的饲喂操作程序和标准,并严格执行;做好档案记录做好青贮饲料、秸秆饲料、青干草等粗饲料的加工、贮存工作,防止霉变变质。做好牛群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和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做好配种工作,建立健全繁殖档案,避免近亲繁殖。建立健全肉牛场的防疫和疾病诊治档案。建立严格的门卫制度。(二)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疾病防制工作的对策定期对牛舍及运动场清扫和消毒。(彻底清扫后再消毒、定期更换消毒药)定期驱虫,针对本地区肉牛体内外寄生虫的发病情况做好预防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每年进行牛口蹄疫(炭疽、牛出败、魏氏梭菌病、流行热)等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建立行之有效的防疫制度,对发生疫病的牛只及时隔离必要时进行扑杀等无害化处理。对牛群定期检疫(结核、布病)。对新引进的牛只隔离饲养(专人、用具专用)30~60天,确认健康无病时方可混群饲养。(二)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疾病防制工作的对策4.转变观念,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肉牛场的管理者必须转变传统的以治疗为主的兽医防治观念,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并举,综合防治”的防病观念。实施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预防兽医学和注重保健、改善管理的生产兽医学,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必须密切配合,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努力为牛群创造良好的生长和繁育条件,提高牛群整体健康水平,从而达到控制牛病、提高牛场生产水平的目的。(二)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疾病防制工作的对策培训员工。让员工明了饲养管理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全员参与牛病防制。牛群发病后,应从饲养管理情况、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牛场免疫情况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疫病的发展;同时采集病料(最好是病、死牛)进行实验室检验。早确诊是控制疫病的前提。避免盲目用药。牛群发病后,应把防制重点放在预防大群发病方面。切莫将重点放在治疗病牛方面,造成疫情扩大。(二)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疾病防制工作的对策肉牛场的兽医每天上、下午要进入牛群进行查巡,发现疾病及时诊治。肉牛场的兽医应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保持长期技术联系,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同当地疫病防检部门的联系,随时掌握疫病流行信息,以便对本场牛群疫病防控起到预警作用。二、规模化肉牛场主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控技术炭疽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引起的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动物以急性死亡为主,其特征为脾脏高度肿大、皮下和浆膜下有出血性胶冻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尸僵不全。炭疽(一)病原炭疽杆菌是一种不运动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在血液中单个或成对存在,少数呈3--5个菌体组成的短链,菌体两端平截,有明显的荚膜;在培养物中菌体呈竹节状的长链,伹不易形成荚膜;体内的菌体无芽胞,伹在体外接触空气后很快形成芽胞。伹该菌之芽胞抵抗力则特别强,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10年,在土壤中可存活30年;煮费1时尚能检出少数芽胞,加热100℃,2小时才能全部杀死。消毒药杀芽胞的效果为:乙醇对芽胞无害;3%一5%石炭酸1—3天;3%一5%来苏儿12~24小时;4%碘酊2小时;据报道20%漂白粉或10%氢氧化钠消毒作用显著。炭疽(二)流行特点各种家畜均可感染,其中牛、马、绵羊感受性最强;山羊、水牛、骆驼和鹿次之;实验动物与人亦具感受性。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尸体等。炭疽杆菌芽孢形成的疫源地一般难以根除。该病人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有经皮肤及呼吸道感染。该病多为散发,常发生于夏季(多雨、洪水泛滥)。炭疽(三)症状根据病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三型。病牛多呈急性经过,病初体温高达41—41℃,呼吸增速,心跳加快;食欲废绝,有时可见瘤胃膨胀;可视黏膜有出血点或出棘;有时精神兴奋,行走摇摆;炭疽痈常发生于颈、胸、腰及外阴,有时发生于口腔,造成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生肠痈时,下痢带血,肛门浮肿。最急性型常在放牧或使役中突然倒毙,无典型症状;炭疽痈多在亚急性型时出现。炭疽(四)病理变化牛炭疽常呈败血型。1.败血型(全身型)炭疽尸僵不全,尸体极易腐败而致腹部膨大;从鼻孔和肛门等天然孔流出不凝固的暗红色血液;可视黏膜发绀,并散在出血点;因机体缺氧、脱水和溶血,故血液黑红、浓稠、凝固不l呈煤焦油样;剥开皮肤可见皮下、肌肉及浆膜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脾脏显著肿大,较正常大2—3倍,脾体暗红色.软如泥状;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黑红色。炭疽(五)诊断根据患病动物的临诊表现(鼻和肛门等天然孔出血、血液黑色、凝固不良,如煤焦油样、尸僵不全)初步疑似为炭疽病例,严禁剖检,采血液送检。血液涂片细菌检查时发现炭疽杆菌即可确诊。炭疽(六)防治炭疽病要抓好预防注射和尸体处理两个主要环节。每年定期注射无毒炭疽芽胞苗1毫升(1岁以内牛o.5毫升)或Ⅱ号炭疽芽胞苗1毫升(不分年龄)。疑似炭疽尸体应严禁剖检、焚烧或深埋。一旦发病,应及时报告疫情,立即封锁隔离,加强消毒并紧急预防接种。封锁区内牛舍用20%漂白柑或10%氢氧化钠消毒,病牛粪便及垫草应焚烧。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在体内各器官组织上,特别是肺部和淋巴结上形成干酪样、钙化的结核结节。结核病1.病原病原结核分支杆菌。结核杆菌分为3种类型:人型、牛型和禽型。牛型结核杆菌主要侵害牛,其次是人、猪。结核病牛型结核杆菌短粗且着色不均匀。本菌不产生芽抱和荚膜,也不能运动,为抗酸性、革兰氏阳性菌。用一般染色法不易着色,常用的方法为Ziehl一Neelsen抗酸染色法,这种染色法在鉴别结核杆菌上有重要的价值。结核杆菌外面有一层蜡脂样膜,因此在外界环境中生存力较强。在痰液、潮湿的地方、粪便、厩肥、土壤中可存活6个月以上,在牛奶中可存活10天;但在直射日光下数小时死亡,痰中的结核杆菌煮沸5分钟、乳中的菌体在65℃经过15分钟即被杀死。因此,应用巴氏灭菌法消毒牛乳时(62-65℃15-30分钟),可达到灭菌目的。结核病2.流行病学结核病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特别是通过各种途径(唾液、粪、尿、生殖器官的分泌物、乳尤其是病畜咳嗽喷出的液体)向外排菌的开放性结核患牛。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也可经胎盘传播、或交配感染。牛对牛型菌易感,其中奶牛最易感,水牛易感性也很高,黄牛和牦牛次之;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一般说来,舍饲的牛发生较多。结核病3.症状潜伏期为16-45天,有的可达数月以上,通常呈慢性经过,病状由于受侵器官不同,临床表现也各不同。①肺结核:牛结核以肺部居多。初有短促干咳,以后咳嗽加重,呼吸次数增加,咳出物呈勃性、脓性、灰黄色,呼气带有腐臭味。听诊有罗音,叩诊呈轻浊音。胸膜、腹膜发生结核病灶即所谓的“珍珠病”,胸部听诊有摩擦音。病势恶化可发生全身性结核。②乳房结核:乳房的实质部可见大小不等的硬固结节,无痛无热,泌乳减少,乳汁稀薄呈灰白色。③肠道结核:多见于犊牛,起初消化不良,下痢或便秘交替,后经常下痢,粪便半液状,混有砧液和脓,迅速消瘦。结核病4.病变典型病变是形成结核性结节。结节由针头大至鸡蛋大,灰色或淡黄色,切开后常呈干酪样坏死,有时还有钙盐沉着,有的见有钙化,切时有沙砾感。牛易发结核病灶的部位是肺、胸膜、腹膜、肝、脾、肾、乳房和子宫以及头颈部。由于结核病过程缓慢,以致病变可能更为复杂,如有的坏死组织溶解和液化,排出后形成空洞结核病5.诊断本病依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进一步做病原学诊断或免疫学诊断。牛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为阳性,判为结核病牛。结核病6.疫情报告6.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疑似病牛,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6.2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并确认后,按《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上报。隔离饲养用草场,不要靠近交通要道,居民点或人畜密集的地区。场地周围最好有自然屏障或人工栅栏。对隔离畜群的结核病净化,按本规范5.5规定进行。结核病7.疫情处理7.1发现疑似疫

1 / 6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