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近10年研究总结(Surgery综述)2015-12-2915:40作者:silseer来自美国的Valsangkar教授等总结了近十年胃肠道间质瘤(GIST)在手术、生物标记物、基因突变和治疗方面的进展,该综述发表在Surgery上。胃肠道间质瘤产生于卡哈尔间(Cajal)质细胞或共同的前体细胞,两者均表达III型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CD117)或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的突变导致细胞生长失控和间质瘤形成。胃肠道间质瘤属于非上皮、间叶细胞肿瘤。是最常见的腹部软组织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理分型在美国,胃肠道间质瘤年发病率估计在每百万3~7人之间。欧洲、韩国和香港报道的更高些,为每百万15~20人。由于发病率数据是从肿瘤登记的大数据中提取的,而其中不记录良性肿瘤,通常假设胃肠道间质瘤的真实发病率可能更高。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新发病例自1998年以后成倍增加。这是由于其可靠的生物标志物c-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的发现。回顾监测、流行病学与最终结果(SEER)的数据揭示了间叶细胞肿瘤中被归类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比例正逐步增加。胃肠道间质瘤最常见于胃(50%~60%)、其次是小肠(30%~35%)、结肠和直肠(5%)、食道(1%),以及少部分消化道外(肠系膜,大网膜和腹膜后;5%)。平均诊断年龄为63岁。未满20岁的患者不到1%。家族性症状如Carney三联征、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症状或胃肠道间质瘤相关的神经纤维瘤病类型,通常在20岁以内发现肿瘤。尽管间叶细胞肿瘤罕见,有明确分子特性定义的间叶细胞肿瘤类型不断增加。通常被分为胃肠道间质瘤、平滑肌瘤(良性平滑肌瘤或恶性平滑肌肉瘤)和神经鞘瘤。间叶细胞肿瘤的分类涉及消化道和周围软组织,现在还包括胃肠道间质瘤、炎性纤维性息肉、硬纤维瘤、滑膜肉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和透明细胞肉瘤。然而,胃肠道间质瘤仍然是影响消化道的最常见的间叶细胞肿瘤。胃肠道间质瘤为c-KIT和PDGFRA相关的间叶细胞肿瘤。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诊断和影像在很多患者中,胃肠道间质瘤的早期表现可以是非特异性的,如模糊的腹部不适和腹胀。高达25%的病人是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如肾绞痛或损伤。症状与肿瘤大小相关。由于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粘膜下且不表现出局部浸润,其与粘膜层肿瘤相比在引起出血或梗阻症状前能长得更大。文献报道的平均直径在10~13cm,且大于5cm的胃肠道间质瘤更可能引起症状。胃肠道间质瘤最常表现出的症状是消化道出血,腹部疼痛或类似于溃疡的症状。消化道出血的程度可以从隐性慢性出血导致的贫血到危及生命的黑便或呕血。有时胃肠道间质瘤也可表现为可扪及的肿块、肠梗阻或少数因巨大肿瘤腹腔内游离破裂的急性腹腔积血。1.关于大小和症状近期有报导发现一类小胃肠道间质瘤。这些定义为直径小于1cm的肿瘤首先在日本被报导,在高达35%的中老年尸检中被附带发现。这些微小肿瘤与临床发现的胃肠道间质瘤有同样的KIT或PDGFRA突变。由于其发病率更高,微小间质瘤被认为是胃肠道间质瘤的前体病变。然而,目前分子改变或二次打击是否导致肿瘤变大、恶性程度升高仍是未知的。现在微小胃肠道间质瘤是否需要影像学随访或预防性切除的标准仍有待确定。2.肿瘤部位肿瘤解剖部位也与肿瘤病理学和预后变化相关。食管和胃间质瘤与小肠间质瘤相比,在被发现时大小通常较小且平均有丝分裂数更小。他们通常也有更好的总生存率。然而,小肠间质瘤也许对伊马替尼反应更好。大多数胃肠道间质瘤在腹腔内。先前的研究证明,在发现时,有50%的患者已经有转移。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但很少侵犯区域淋巴结或腹腔外器官。切除标本的病理淋巴结受累通常被认为是种植性转移而不是真的淋巴结播散。行切除手术的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总复发风险约为30%。无复发生存率在R0和R1切除间无差异。中位复发时间为12~16个月。80%的复发出现在术后两年内。然而,术中肿瘤破裂或腹腔内出血显著降低了无瘤生存时间。3.影像学诊断效果诊断的主要形式通常是CT,磁共振也可以使用。胃肠道间质瘤于粘膜下层内生性生长,使其与其他上皮性肿瘤相比,在影像学上更难分辨大小和程度。如前所述,胃肠道间质瘤可被高分辨率三期CT视为常发生于胃或小肠的富血供、不规则的异型性肿块。同其他前肠肿瘤一样,三期CT(口服和静脉造影,动脉和静脉期)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些肿瘤血管的性质和程度。由于大部分转移在腹腔内,腹部CT扫描足以捕捉大部分的转移性病灶。由于在粘膜下生长,直视下上消化道内镜具有挑战性且无法准确定位活检标本。造影后,如果高度怀疑是间叶细胞肿瘤且可以切除,术前活检很大程度上是不必要的。然而,在明显转移的病例或手术切除边缘,组织活检是定位特定突变和系统分子治疗的关键。在许多医疗中心,超声内镜活检比经皮CT引导活检更多。对于组织活检,也可以考虑腹腔镜检查。获得的组织可以用于免疫组化和有丝分裂计数分析。细针穿刺也可以用于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后续免疫组化染色可用KIT、PDGFRA、CDKN2A、PI3K和DOG1标记。4.影像学检查用于疗效评定用于评估胃肠道间质瘤分期和疗效的最常用的两种影像学检查为对比增强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PET可用于最初的评估和疾病进展趋势分析。标准化摄取值(SUV)和最大SUV使PET扫描能够定量肿瘤随时间代谢的趋势,而且可以同时比较同一肿瘤两个不同部位。胃肠道间质瘤对伊马替尼的反应最早可以在治疗1周后在PET扫描上看到。由于代谢反应先于解剖反应。具体而言,PET扫描可以先于常规三期CT腹部和盆腔扫描几个月发现系统性分子治疗的反应。以往研究显示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经伊马替尼治疗后代谢减少超过25%。另外,肿瘤表现出最大SUV减小25%以内被认为是有局部代谢改变。PET扫描可以补充CT扫描模糊之处。例如,肝转移灶在CT扫描呈现等密度而在疾病评估时被遗漏,PET扫描则能看到。虽然PET在这方面的作用仍然是前瞻性检验,它在提供肿瘤功能相关信息方面也有帮助。另一种PET扫描可能有帮助的情况是在新辅助化疗中对早期反应的评估(通过代谢活动降低证明),可能会改行手术而不是继续系统性分子治疗。酪氨酸激酶受体突变和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机理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机理主要为两个突变:KIT基因(及其相关酪氨酸激酶KIT受体的过表达)和PDGFRA基因。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有80-85%表现为KIT或PDGFRA突变阳性。后者是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被认为传导下游多种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mTOR和MAPK/STAT3最终导致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抗凋亡。所有这些途径被认为在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KIT和PDGFRA的突变是相互独立的,患者不会同时阳性。C-KIT突变通常发现于外显子9、11、13或17。胃肠道间质瘤的细胞形态包括纺锤形为主(70%)和上皮样外观(20%)。KIT阳性的胃肠道间质瘤通常表现为梭型细胞形态,而KIT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有PDGFRA突变可以是上皮样或混合型。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最常见的是c-KIT外显子11突变。基因芯片分析得到了更多的胃肠道间质瘤标记,最显著的是DOG1、FLJ10261基因,其广泛表达于所有突变类型的胃肠道间质瘤中。在免疫细胞化学中,DOG1与钙离子门控蛋白anoctinin-1的表达有关。其在97%的胃肠道间质瘤中为阳性,与c-KIT一起在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的敏感性可达100%。DOG1突变的意义和临床应用包括:DOG1抗体比KIT抗体更敏感,尤其是在检测胃间质瘤和PDGFRA突变的间质瘤。DOG1免疫反应未见于其他间叶细胞肿瘤,使其对胃肠道间质瘤高度特异。这些数据使得许多医疗中心将DOG1作为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在广泛使用DOG1作为诊断前应确定其在其他肉瘤中的免疫反应。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1.局限性病灶手术切除在发现c-KIT和PDGFRA突变以前,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胃肠道间质瘤的方式。不到一半的患者因转移灶的存在,仅行原发灶切除。回顾分析200例手术切除病例,DeMatteo等大仙46%的患者仅有原发病灶,47%有转移,7%表现为局部复发。仅有33%病人行R0切除。当原发肿瘤被切除后,肿瘤大小是一个影响预后的因素。此外,对于原发灶行R0切除的无转移病人,局部复发率为35%,复发转到肝的有44%,总体而言,5年生存率仅为54%。2.过去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仅行楔形切除这项技术从肿瘤学角度是安全可行的。更先进的腹腔镜技术一直在发展。近期一项研究比较了78例病人行腹腔镜胃楔形切除,胃大部切除术和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LECS)。在双镜联合手术中,内镜用于剥离胃腔内肿瘤粘膜。在此研究中,所有术式均行肿瘤充分切除,对于小于5cm的胃间质瘤行腹腔镜楔形切除是安全有效的。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在伊马替尼问世之前,人们认为胃肠道间质瘤是耐药的,因为非靶向的传统化疗药物是无效的。1999年首次报导胃肠道间质瘤表达KIT之后情况有所改变。此后不久,诺华公司推出了甲磺酸伊马替尼用于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伊马替尼能够抑制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发病过程中Bcr-Abl激酶。由于KIT和Bcr-Abl信号之间的相似性而有了伊马替尼用于胃肠道间质瘤晚期病人的1期临床试验并产生了效果。4.伊马替尼用于治疗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已经在小型1期2期临床试验和至少两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3期试验中被证明对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有效。需要注意的是,伊马替尼是细胞色素P450系统抑制剂。因此,伊马替尼能和许多药物相互作用,包括华法林。此外,有些药物可能影响伊马替尼的代谢,可能导致临床效果降低。这类药物包括苯妥英钠、利福平和金丝桃草。治疗要点总结1.肿瘤大体切缘阴性(无论R0/R1)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最有机会长期生存。2.腹腔镜切除术和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开腹手术相当。3.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a.一线治疗药为伊马替尼400或800毫克每天;b.KIT外显子9突变阳性患者可用伊马替尼起始剂量800毫克每天;c.用药中断会导致生存期减少,伊马替尼应持续应用至疾病进展或手术切除。4.胃肠道间质瘤辅助化疗a.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R0或R1切除后应用伊马替尼能提高生存时间;b.突变分析显示外显子11缺失的患者预后最好。5.胃肠道间质瘤耐药a.二线治疗药:舒尼替尼,一种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及KIT外显子9突变病人中预后最好;b.三线治疗药:瑞格菲尼160毫克每天用于二线治疗药如舒尼替尼治疗肿瘤进展的患者。6.新辅助治疗用于有切除可能的胃肠道间质瘤a.术前应用伊马替尼8-10周能增加手术切除可能性及长期生存时间。胃肠道间质瘤的分子鉴别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虽然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潜在的治愈方法,在过去十年中,持续应用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已显著降低本病死亡率并延长患者生存期。转移灶的完整切除也提高了长期生存的可能性。突变表型鉴定持续提高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同时,更加深入的大型前瞻性随机试验也在开展,以确定这种疾病更好的个体化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