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党的性质和纲领路线1.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党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3.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性,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着牢固的阶级基础。4.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现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5.马克思主义哲学——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工人阶级科学的_______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____________。5.指导思想的先进性,阶级基础的先进性,纲领的先进性,组织功能先进性。(具体参照党课教程34----35页)6.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7.民主集中制。8.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性;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具体参照党课教程38----40页)10.看它是否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1.党的基本政治主张;最高纲领(最终目标);最低纲领(现阶段的任务)。12.实现共产主义;党产生、存在的原因和目的;党的努力方向;最低纲领的前提和依据。党在某一具体历史时期,根据时代主题和主要任务的不同,为实现党的最高纲领而制成的具体奋斗目标,是党的最高纲领的基础和保障。13.实现共产主义。14.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6.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7.发展。1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1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2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法制;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安定、政治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22.马克思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23.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24.实现共产主义。2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26.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7.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8.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29.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0.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在现阶段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二部分:党的指导思想1.党的行动指南;全部活动的科学;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3.全世界工人阶级科学思想;工人阶级根本利益。4.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基础。6.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7.根本点;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8.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9.1997;9;十五;1999;九届人大二次。10.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四、总体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1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建设;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的;全党集体智慧;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2.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3.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14.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重要指导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5.《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6.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17.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性的基础上提出的;三、科学发展观初步回答了再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四、科学发展观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18.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1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20.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21.本国国情相结合;时代发展同进步;人民群众同命运;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22.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3.坚持;发展;坚持“老祖宗不能丢”;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三部分:党的宗旨和作风1.行事的主导思想和主旨;党的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全部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组织和每个党员一切言论和行动所遵循的准则。2.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无心无意或假心假意;一切言行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不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处处为人民谋利益;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时,要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副服从人民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由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5.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6.来自;根植;服务。7.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8.共产党员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9.脱离群众。10.制定并坚持执行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11.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12.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13.一个政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表现,是人民群众认识、评判一个政党的重要依据。14.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表现出的一贯态度和行为。15.政治作风、组织作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风;直观性、相对稳定些、示范性、阶级性、群体性。16.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17.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8.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弄懂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9.牢固树立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坚决反对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和高高在上、做官当老爷的官僚主义。20.党性原则;不要批评;不敢批评;不愿批评。(具体参照党课教程129页)21.毛泽东同志讲到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2.难以自立自强的;难以发展进步的;难以兴旺发达的。2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搬照抄、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24.要认识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25.党的作风关系党是否变质,关系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党的作风关系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人心向背;党的作风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以正确制定并贯彻执行,关系党能否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的作风关系政风民风,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26.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27.有决心;有能力;有办法;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这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的重要保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人民群众是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入的根本动力,也是反腐倡廉的主要依靠力量;有一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28.(具体参照党课教程137——138页)30(具体参照党课教程139页)第四部分:党章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