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有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48学时)1.开环控制方式是按进行控制的,反馈控制方式是按进行控制的。(A)偏差;给定量(B)给定量;偏差(C)给定量;扰动(D)扰动;给定量(B)2.自动控制系统的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A)稳定性(B)动态特性(C)稳态特性(D)精确度(A)3.系统的微分方程为222)()(5)(dttrdttrtc,则系统属于。(A)离散系统(B)线性定常系统(C)线性时变系统(D)非线性系统(D)4.系统的微分方程为)()(8)(6)(3)(2233trtcdttdcdttcddttcd,则系统属于。(A)离散系统(B)线性定常系统(C)线性时变系统(D)非线性系统(B)5.系统的微分方程为()()()()3dctdrttctrtdtdt,则系统属于。(A)离散系统(B)线性定常系统(C)线性时变系统(D)非线性系统(C)6.系统的微分方程为()()cos5ctrtt,则系统属于。(A)离散系统(B)线性定常系统(C)线性时变系统(D)非线性系统(D)7.系统的微分方程为drdttdrtrtct)(5)(6)(3)(,则系统属于。(A)离散系统(B)线性定常系统(C)线性时变系统(D)非线性系统(B)8.系统的微分方程为)()(2trtc,则系统属于。(A)离散系统(B)线性定常系统(C)线性时变系统(D)非线性系统()9.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2186)()()(2ssssRsCsG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A)ttee2,(B)tttee,(C)tetsin(D)tttee2,()10.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2186)()()(2ssssRsCsG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A)ttee2,(B)tttee,(C)tetsin(D)tttee2,(C)11.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3186)()()(2ssssRsCsG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A)ttee2,(B)tttee,(C)tetsin(D)tttee2,(A)12.时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不包括。(A)微分方程(B)差分方程(C)传递函数(D)状态方程(C)13.适合于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A)线性定常系统(B)线性时变系统(C)非线性时变系统(D)非线性定常系统(A)14.传递函数的零初始条件是指0t时系统的。(A)输入为零(B)输入、输出及各阶导数为零(C)输入、输出为零(D)输出及各阶导数为零(B)15.传递函数的拉氏反变换是。(A)单位阶跃响应(B)单位加速度响应(C)单位斜坡响应(D)单位脉冲响应(D)16.系统自由运动的模态由决定。(A)零点(B)极点(C)零点和极点(D)增益(B)17.信号流图中,的支路称为源节点。(A)只有信号输入(B)只有信号输出(C)既有信号输入又有信号输出(D)任意(A)18.信号流图中,的支路称为阱节点。(A)只有信号输入(B)只有信号输出(C)既有信号输入又有信号输出(D)任意(B)19.信号流图中,的支路称为混合节点。(A)只有信号输入(B)只有信号输出(C)既有信号输入又有信号输出(D)任意(C)20.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扰动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的与输入信号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相同。G1(s)G2(s)H(s)RCNBE(A)分子(B)分母(C)分子和分母(D)分子和分母都不(B)21.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扰动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的与输入信号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相同。(A)分子(B)分母(C)分子和分母(D)分子和分母都不(B)22.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输入信号下的误差传递函数的与输入信号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相同。(A)分子(B)分母(C)分子和分母(D)分子和分母都不(B)23.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sRsC(A)HGGGG21211(B)HGGG2121(C)HGG2111(D)HGGHG2121(A)24.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sNsC(A)HGGGG21211(B)HGGG2121(C)HGG2111(D)HGGHG2121(B)25.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sRsE(A)HGGGG21211(B)HGGG2121(C)HGG2111(D)HGGHG2121(C)26.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sNsE(A)HGGGG21211(B)HGGG2121(C)HGG2111(D)HGGHG2121(D)27.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时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A)单位阶跃函数(B)单位速度函数(C)单位脉冲函数(D)正弦函数(A)28.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动态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则上升时间为。(A)s504.0(B)s44.1(C)s35.3(D)s59.4(A)29.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动态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则峰值时间为。(A)s504.0(B)s44.1(C)s35.3(D)s59.4(B)30.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动态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则调节时间为。(A)s504.0(B)s44.1(C)s35.3(D)s59.4(C)31.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输出值为0.632时对应的t。(A)T(B)2T(C)3T(D)4T(A)32.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输出值为0.95时对应的t。(A)T(B)2T(C)3T(D)4T(C)33.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输出值为0.982时对应的t。(A)T(B)2T(C)3T(D)4T(D)34.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随时间的推移。(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规律变化(A)35.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斜率初始值是。(A)0(B)T(C)1/T(D)1(C)36.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斜率随时间的推移。(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规律变化(B)37.若二阶系统处于临界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A)10(B)1(C)1(D)0(B)38.若二阶系统处于过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A)10(B)1(C)1(D)0(C)39.若二阶系统处于零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A)10(B)1(C)1(D)0(D)40.若二阶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A)10(B)1(C)1(D)0(A)41.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发散正弦振荡,则系统具有。(A)两个正实部的特征根(B)两个正实根(C)两个负实部的特征根(D)一对纯虚根(A)42.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单调发散,则系统具有。(A)两个正实部的特征根(B)两个正实根(C)两个负实部的特征根(D)一对纯虚根(B)43.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等幅振荡,则系统具有。(A)两个正实部的特征根(B)两个正实根(C)两个负实部的特征根(D)一对纯虚根(D)44.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衰减振荡,则系统具有。(A)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B)两个相等的负实根(C)两个负实部的特征根(D)一对纯虚根(C)45.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非周期的趋于稳定,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A)1(B)1(C),AB都对(D),AB都错(C)46.二阶欠阻尼系统的阻尼振荡频率无阻尼振荡频率。(A)大于(B)小于(C)等于(D)小于等于(B)47.二阶欠阻尼系统的超调量%5%,则其阻尼比的范围为。(A)1(B)10(C)169.0(D)69.00(C)48.二阶欠阻尼系统的超调量%5%,则其阻尼比的范围为。(A)1(B)10(C)169.0(D)69.00(D)49.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当开环增益K增加时,系统。(A)阻尼比增大,超调量%增大;(B)阻尼比减小,超调量%增大;(C)阻尼比增大,超调量%减小;(D)无阻尼自然频率n减小。(B)50.二阶欠阻尼系统的调节时间与闭环极点的实部数值。(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ABC都有可能(B)51.已知典型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为1.0=,则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呈现为。(A)等幅的振荡(B)发散的振荡(C)衰减的振荡(D)恒值(C)52.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442sssG+,则系统的无阻尼振荡频率为。(A)0.25(B)0.5(C)1(D)2(D)53.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442sssG+,则系统的阻尼比为。(A)0.25(B)0.5(C)1(D)2(A)54.以下属于振荡环节的是。(A)2312)(2SSSSG(B)231)(2SSSG(C)112)(2SSSSG(D)11)(2SSSG(D)55.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6514253101234sssss(A)系统稳定(B)系统不稳定,有一个正实部根(C)系统不稳定,有两个正实部根(D)系统不稳定,没有正实部根(C)56.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112113101234sssss(A)系统稳定(B)系统不稳定,有一个正实部根(C)系统不稳定,有两个正实部根(D)系统不稳定,没有正实部根(A)57.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214223101234sssss(A)系统稳定(B)系统不稳定,有一个正实部根(C)系统不稳定,有两个正实部根(D)系统不稳定,没有正实部根(A)58.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2111011750034.675007500216.807500ssKsKsK(A)系统稳定(B)系统不稳定(C)系统条件稳定(D)无法判定(C)59.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下所示,系统稳定时1K的取值范围是。32111011750034.675007500216.807500ssKsKsK(A)10K(B)134.6K(C)1034.6K(D)134.6K(C)60.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稳定,其开环传递函数:)5)(11.0(50)(ssssG,输入为2)(ttr时的稳态误差是。(A)不确定(B)零(C)常数(D)无穷大(D)61.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稳定,其开环传递函数:)5)(11.0(50)(ssssG,输入为ttr)(时的稳态误差是。(A)不确定(B)零(C)常数(D)无穷大(C)62.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5(7)(SSSG,系统的开环增益和型次分别为。(A)7,Ⅱ型(B)7,Ⅰ型(C)1.4,Ⅱ型(D)1.4,Ⅰ型(D)63.根轨迹法是利用在S平面上的分布,通过图解的方法求取的位置。(A)开环零、极点;闭环零点(B)开环零、极点;闭环极点(C)闭环零、极点;开环零点(D)闭环零、极点;开环极点(B)64.根轨迹法是的并且对称于。(A)离散;实轴(B)连续;实轴(C)离散;虚轴(D)连续;虚轴(B)65.相角条件是根轨迹存在的。(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ABC都不对(C)66.闭环零点由开环前向通路传递函数的和反馈通路传递函数的组成。(A)零点,零点(B)零点,极点(C)极点,零点(D)极点,极点(B)67.根轨迹起于开环,终于开环。(A)零点,零点(B)零点,极点(C)极点,零点(D)极点,极点(C)68.当开环有限极点数n大于有限零点数m时,有条根轨迹趋向无穷远处。(A)n(B)m(C)mn(D)nm(D)69.实轴上的某一区域,若其开环实数零、极点个数之和为,则该区域必是根轨迹。(A)左边,奇数(B)右边,奇数(C)左边,偶数(D)右边,偶数(B)70.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时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A)单位阶跃函数(B)单位速度函数(C)单位脉冲函数(D)正弦函数(D)71.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