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复习题1.自然地理与田园城市建设。无论从宜人的气候、丰富的物产、自然的美景,还是从休闲城市的独特氛围、闲适安逸的生活态度等各个方面,成都,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最为宜居的城市之一。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可谓是“天生丽质”、“天然宜居”。成都,做为中国西部一个内陆城市,缺乏沿海城市的诸多优势,面对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只有不断彰显城市魅力、激活发展活力、构建核心竞争力,使成都具备一流的创业环境,才能成为中国吸引全球产业的亮点区域和“宜业之城”。2.自然地理与经济区划。广义的自然区划包括部门自然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前者是对某一自然地理成分的区划,后者着眼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结构,对自然综合体进行区域划分。所谓经济区划是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征的相似性、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或者依据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分工,对国土进行的战略性区划。3.沧海桑田。“沧海桑田”原来的意思是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这种“沧桑之变”是发生在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因为地球内部的物质总在不停的运动着,因此会促使地壳发生变动,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挨近大陆边缘的海水比较浅,如果地壳上升,海底便会露出,而成为陆地,相反,海边的陆地下沉,便会变为海洋。有时海底发生火山喷发或地震,形成海底高原,山脉、火山,它们如果露出海面,也会成为陆地。“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地壳变动与海平面的变化。因此,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在地球上是普遍进行着的一种自然过程。4.滴水穿石。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比较小,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石头的成分中含CaCO3,空气中含CO2,它们会发生反应:CaCO3+CO2+H2O==Ca(HCO3)2生成溶于水的Ca(HCO3)2。从而就有了滴水穿石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每一滴水落下来都会有一次小“爆炸”,次数多了就穿石了。5.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作用于运动物体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简称偏向力。它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才产生(实际不存在),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6.论自然地理与城市发展的关系。7.内动力地质作用及结果。内部地质作用是指主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它一般起源和发生于地球内部,但常常可以影响到地球的表层,如可以表现为: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8.中国自然地理格局与国家安全局势。中国周围分布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阿富汗)、中亚、北亚等国家。亚洲所有的习惯性分界,中国都与之相邻,所以亚洲所有地区的形势的变动,都和中国息息相关。中国作为邻国最多的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V形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形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国海之争等。9.外动力地质作用及结果。由地球以外的能源引起(包括太阳辐射,日月引力)并作用于地壳表层的地质作用。可分为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几个阶段。以上作用都有重力能参与并起重要作用。外力作用使地表物质不断遭受破碎、分解、迁移、沉积使地壳表面削高填低趋于夷平,同时经过沉积、固结成岩形成新的沉积岩。10.柯本气候弗雷德气候带和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柯本以气温和降水为指标,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进行气候分类。把全球气候分为5个主要气候带。其中四个以气温划分,即赤道气候带(用A表示)、暖温带气候带(用C表示)、冷温带气候带(用D表示)、极地气候带(用E表示)。剩下的所有干旱地区单独分成一个气候带,即干燥气候带(用B表示)。贝尔格1925年根据气候同自然景观的关系,以月平均气温为指标,将全球低地气候划分为:热带雨林气候、萨王纳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内陆沙漠气候、副热带森林气候、地中海(型)气候、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泰加林(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11种气候带。11.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系统的自稳定性和自组织性与系统反馈有什么关系。生态系统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以内部生物群落为核心的,有着一定的承载力,因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范围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主要是通过反馈来完成的,正负反馈的相互作用和转化,保证了生态系统可以达到一定的稳态。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而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的数量,从而保证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不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不同的。一个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复杂,结构越稳定,功能越健全,生产能力越高,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高。12.二十四节气的自然地理含义及现实意义。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13.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现代自然地理学不断加强定量分析、生态化和应用研究的同时,还注意吸收其他学科的新成就和研究方法,开始进行地理预测研究,并将更加重视全球环境问题。同时,自然地理学研究与人文地理学研究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自然地理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与动力。通过对自然地理的考察和研究,为准确预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一定程度上避免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威胁,通过对自然地理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有效准确的预报预警体系,在促进新技术不断完善以防灾减灾过程中,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和财产损失,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14.自然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和基本规律及其具体表现。自然地域分异受地形,地理位置(经度、纬度、高度、时间),海陆相距位置,气候,气压带,冷暖洋流,盛行风等影响。其分异的基本规律有四个尺度:1)纬度变化:从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变化,(例:植被最为明显)2)经度变化:经度变化跟海陆变化有些相似(例:亚欧大陆)3)海陆间变化:从沿海到内陆的变化(例:植被、气候的变化明显)4)高度、海拔变化:从地面到山顶,其变化规律跟纬度变化相似(例:珠峰,地面是阔叶林,一直到山顶的苔鲜植被)15.举例说明植被空间分异与自然地理的关系。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的不同,分别就有了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想对应的具有代表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就形成了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从世界各地自然带的分布,植被具有如下的规律:1)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这这种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这这种地域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当然,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也会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16.各纬度带和南、北半球年平均降水、蒸发、径流的分布特征及其可能原因。赤道地区降水多(气温高、蒸发强烈、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弱、空气下沉)。沿海地区降水多(迎风处受海洋湿润空气的影响),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比东岸(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少。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则蒸发量就越大;反之蒸发量就越小,各个大洲的蒸发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径流是流域中气候和下垫面各种自然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径流的分布特性首先取决于气候条件。在同一气候区,山区流域径流量一般大于平原;地质、土壤条件不同,流域的渗水性不同,渗水性强的流域产生的径流量少,反之则多。受高程的影响,径流有垂直差异的特点。17.陆地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地理分布和基本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按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生长类型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受人工干预的农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水平分布的基本规律受到地球表面的水热条件等环境要素,沿纬度或经度方向发生递变,从而引起植被也沿纬度或经度方向呈水平更替的现象,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是地球表面植被分布的基本规律之一。植被在陆地上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其中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二者状况。由于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有从南到北的规律性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带,与此相应,植被也形成带状分布,在北半球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夏绿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冻原和极地荒漠。以水分条件为主导因素,引起植被分布由沿海向内陆发生更替,这种分布格式,称为经向地带性。它和纬向地带性统称为水平地带性。由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和大地形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步减少,因此,在同一热量带,各地水分条件不同,植被分布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人类活动对碳平衡或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即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所进行的固碳作用及碳随后通过植物和土壤呼吸所进行的排放之间的平衡)具有一个深远的、基本上是积极的效应,尤其是对于人工干预的农田生态系统来说,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18.举例说明中国沙漠形成的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我国的沙漠、沙地均形成于第四纪时期,经过漫长地质历史时期(近300万年以来)的演化,才形成今日沙波浩渺的沙漠、沙地景观。各种研究资料表明,早在中、早更新世时期,搭里木盆地中就已形成了面积较大的风沙堆积,当时,全球性气候趋于干冷、洋面大幅度下降,古海岸红最远退至现代大陆架的外缘,使我国北部,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内陆干旱气候得到进一步加强,造成大量湖泊消亡,河流干涸,形成了大面积和沙质荒漠景观。总之,我国沙漠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正逆演化,才形成现今的地貌景观。一方面,在及时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沙漠化土地可以得到初步控制,部分沙漠化土地可以程度不同的得以改善;另一方面,在沙质草原上,正在开发或即将开发的能源基地附近,由于人类的频繁活动,将促使潜在沙漠化土地演变成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总而言之,在未来中国沙漠的面积应该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19.有趣的地貌及自然地理成因。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北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为一条洋底弧形洼地,延伸2550公里,平均宽69公里。主海沟底部有较小陡壁谷地。一般认为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因海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便俯冲插入大陆板块之下,进入地幔后逐渐熔化而消失。在发生碰撞的地方会形成海沟,在靠近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