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记忆大纲(修改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简答题与论述题1.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分支学科及各学科的联系①研究内容: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各要素,各要素的联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学科,研究对象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自然环境,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②分科:按照“层次性”的观点,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学。③联系: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元素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它们都以整体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背景,而且不同程度地以其他要素为条件;综合自然地理学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和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结构特征,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2.中国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①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从东西差异以及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变入手分析。②地形复杂,高原、山地、丘陵占有很大比重。青藏高原占的面积大(25%),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其间也有许多中山,低山和丘陵,在自然地域分异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交错,不同水平地带内的山地各具不同垂直结构,从而加深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使我国自然地域分异具有世界罕见的独特性。③有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在我国地质时期以来的因素,在现代自然界中仍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第四纪冰川作用没有欧洲北美那么广泛,强烈。生物演化收到的影响小,所以生物种属特别多,地理成分复杂,分布较混杂。古代红色风化壳分布广泛,主要在长江以南。④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变化。历史悠久,人类活动影响深,很大程度加速或延缓了自然景观的演变过程,强烈地改变了自然面貌。⑤.自然地域分布规律复杂3.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学派区域派景观派生态派区位派数理派4.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自转:①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②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的物体向左偏转。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④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⑤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都有密切联系。………公转:①产生四季变化,形成“五带”。5.海陆分布的特点①海陆分布不均;②海陆分布存在对踬现象;③除南极洲外,所有大陆都是成对分布的;④每个大陆的轮廓都是北部比较宽广,向南逐渐变窄;⑤南半球各大陆西边都向里凹进,而东边则向外突出。6.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①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②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成为气-固界面,而海岸带成为三相界面。③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④相互渗透的地表个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⑤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⑥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地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7.岩浆岩的定义和分类8.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及成岩过程基本特征: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9.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动力变质作用热接触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10.构造运动的特点和类型主要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一般特点。11.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指相邻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相互平行,时代连续,没有沉积间断,表明两种地层在构造运动持续下降或上升而为中断沉积的情况下形成的。假整合:指相邻新老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表明曾发生上升运动致使沉积一度中断,而后下沉堆积了上覆地层。不整合:指相邻新老地层产状既不一致且,时代也不连续,其间有沉积间断。12.地质构造的分类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倾斜构造:岩层经构造运动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者。褶皱构造: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成为褶皱。断裂构造: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因所受应力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14.大地构造学说:大陆漂移说、槽台学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①大陆漂移说:原由魏格纳提出的,现今的大陆是由古生代时全球惟一的“泛大陆”,于中生代时开始分裂,轻的硅铝质大陆在重的硅镁层上漂移,逐渐达到现今位置的一种大地构造假说。②海底扩张说:是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的一种学说,是对大陆漂移说的进一步发展。沿大洋中部穿透岩石圈的裂缝或裂谷向两侧扩展并导致新生洋壳的学说。它认为地幔物质在这种裂缝带下因软流圈内的物质上涌、侵入和喷出而形成新的洋壳,随着这个作用不断进行,新上涌侵入的地幔物质把原已形成的洋壳向裂谷两侧推移扩张,致使洋底不断新生和更新。由于洋壳不断向外推移,及至海沟岛弧一线,便受阻于大陆而俯冲下插于地幔,达到新生和消亡的消长平衡,从而使洋底地壳在2~3亿年间更新一次。③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而是被许多构造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深大断裂等分割成不连续的独立单元(块体),这些块体就是所说的板块。④槽台学说: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的控制,地壳此起彼降造成振荡运动,而水平运动则是派生的。驱动力是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形成地槽和地台两种构造单元。15.地壳演化简史16.温室效应大气成分,尤其是某些微量和痕量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对于地面的长波辐射却能强烈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再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因长波辐射而导致温度降低,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即大气的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及近地面大气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适合地球生物和人类的生存,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17.全球气温分布的特点18.影响蒸发的因素19.大气降温过程的类型绝热冷却,辐射冷却,平流冷却,混合冷却。20.降水的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21.锋及分类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锋。锋是占据三维空间的天气系统。锋面两侧的空气温度、湿度、气压、风、云等气象要素有明显差异,锋面坡度越大天气变化越剧烈。根据锋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的替代情况,可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四种类型。22.气候系统的组成1.大气圈:气候系统的主体,也是系统最易变化和最敏感的部分。从能量角度来看,大气非常脆弱(热能(3.4%),动力能小),因此大气的影响多与其动力学有关。担大气动能与气候系统的总能量相比,也几乎微不足道。所以,在气候形成与气候变化中,大气以外的其他成员如海洋、冰雪和陆面的物理状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热惯性小,对外界热量变化的特征响应适应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即大气依靠将热量向垂直和水平方向输送,可在1个月左右调整到一定温度。2.海洋:占地球表面积70.8%,仅100米深的表层海水,即占整个气候系统总热量的95.6%。海洋是气候系统的热量储存库。穿过大气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约有80%被海洋吸收,然后通过长波辐射、潜热释放及感热输送的形式传输给大气。同时杨柳把赤道地区多余的热量输送到极地,对维持地球高低纬度能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海洋的热力和动力学惯性使它具有“低通滤波”的作用,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平滑过程”,有利于气候系统中缓慢运动的维持和发展。上层海洋与大气圈、冰冻圈相互作用,其特征时间尺度为数月到数年,而深层海洋的热力调整时间为世纪尺度。3.冰冻圈:包括全球的冰层和积雪,计有大陆冰盖、地面雪被、多年冻土、海冰、湖冰和河冰。全球陆地约有10.6%被冰覆盖。雪被和海冰季节变化显著,而冰川和冰原的响应则缓慢得多。冰原的体积和范围要在数百年到数百万年才有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海平面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既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又是气候长期变化产生反馈,在地球热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4.陆面:指山脉、地表岩石、沉积物和土壤等。陆地位置、高度和地形发生变化的时间尺度,在气候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中是最长的,在季节、年纪以至10年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可以忽略的。但是地表土壤作为大气微粒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气候变化中有重要作用,而土壤又会随气候和植物状况的变换而变化。5.生物圈:是地球生命物质构成的圈层,包括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空气、海洋和陆地生活的动物,以及人类本身。生物圈的各部分变化特征时间显著不同,总的来说比较缓慢。它们不仅对气候变化敏感,也影响气候。23.气候形成的因素辐射因子:1.地球辐射平衡温度2.地球上的天文气候:日地距离,太阳高度,日照时间环流因子:大气环流与热量输送和水分循环,大气环流与海温异常地理因子:海陆,洋流,地形24.主要的气候带与气候性低纬度气候:赤道多雨气候,热带海洋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中纬度气候: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高纬度气候:副极地大陆性气候,极地长寒气候,极地冰原气候高地气候;25.气候变化的原因1.天文学方面的原因:根本原因是系统的热量平衡收到破坏。①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温度②太阳活动的准周期的变化。黑子、光斑、耀斑等活动周期的影响使得太阳辐射的光谱辐射和微粒辐射发生显著变化。引起气候振动③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地球公转椭圆偏心率、自转轴对黄道面的倾斜度以及岁差周期变化。2.地文学方面的原因:①地极移动与大陆漂移②造山运动,增加了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扰动强度,降水增加。海陆分布对气候变化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海峡的封闭可使洋流改向。③火山活动3.人类活动26.水循环(结合图形分析)定义: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变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过程:水循环是一个复杂过程,但蒸发是其初始的,最重要的环节,海陆表面的水分因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气,在适宜的条件下凝结降水。其中大部分直接降落在海洋中,形成海洋与大气间的内循环;另一部分水汽被输送到了陆地上空形成雨雪形式降落到地面,降落到地面后又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通过蒸发和蒸腾返回大气;而是渗入地下形成土壤水、潜水以及地表径流最终进入海洋后者即是水分的海陆大循环;三是内六区内径流不能注入海洋,水分通过河面和内陆尾闾湖蒸发再次进入大气圈,形成陆地内循环。27.水量平衡及河流的水量平衡定义:是指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全球或任一区域水量都应保持收支平衡,高收入则高指出,低收入则低支出,任意区域内流入与输出的水量之差应该等于区域内蓄水的变化量。(I(t)-Q(t)=Ds/Dt)过程: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三个重要环节,这三个因素则是水量平衡的三个重要要素全球水量平衡方程:淡水平衡方程:A.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B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量的89%C陆地降水量的11%来源于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不及海洋气团。D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海洋水与陆地水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河流的水量平衡28.径流的形成过程停蓄阶段、坡面漫流阶段、河槽集流阶段。29.河流的补给降水地下水融水湖泊和沼泽水人工补给30.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31.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2.地貌的成因①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②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大多数地貌的外动力都受气候因素的控制。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③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和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常表现出很大差异,形成地貌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