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模拟题汇总一、名词解释1.自然资源:自然界存在的有用自然物。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气候、生物、水、土地和矿产等5大门类。2.生存承载能力:即有足够的食物保证生存,但既不能保证所有个体由茁壮成长,也不能保证种群的最优增长,而且当周围环境稍有变动就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3.资源科学:研究资源的形成、演化、数量、质量特征与时空分布和开发、利用、保育及其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4.新能源: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5.软资源:在质上表现出稀缺性,而量不可度的软件型资源,如技术、市场、信息、区位等。6.单位产值能耗: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部门或行业,一定时间内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7.均等边际原则:当利用有限资源时,应将它适当地分配给各种用途,使其在每一种用途中所获得的边际报酬大致相等,这样才能使各种用途的总报酬最高。8.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9.帕累托改进::如果从一个配置到另外一个配置,至少使一个人的效用的增加,而不使任何人的效用下降,则称该变化为配置的帕累托改进。10.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11新资源:具有人力资本的特性,主要与传统资源质量的提高有关,表现为劳动力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关和知识存量的增加。12选矿回收率:指选矿产品(一般为精矿)中某一有用成分的质量与入选原矿中同一有用成分质量的百分比:ε=γ×β/α×100%13总自然产量:假设一个单位的土地作为固定的投入要素(上表第一列),资本和劳动的混合均质单位作为变动的投入要素(第二列)。直到某一点上(第十四个变动投入单位),资本-劳动投入对于固定要素的每一相继增加部分都使总产出增加(第三列)。这个总产出称为总自然产量(totalphysicalproduct,TPP)。边际自然产量:除了总自然产量和平均自然产量的概念外,经营者也关心每增加一个投入单位所带来的产出增量。这个概念称为边际自然产量。资源替代:当一种资源投入的价格对于一种可替代物的价格相对增加时,经营者的投入通常转移向替代物。回收代价最小原则(principleofaffordablerecycling):但回收并非最终解决,因为回收资源要消耗能源,会再次引起环境污染和退化,因此回收和再利用过程中也要尽可能节约资源和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不要对废弃物进行稀释,也不要将有用产品与可回收的废物混合在一起。14生态占用:指人类消耗自然资源或消纳废物所占用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包括陆地和水域),其实质是将人类对自然资源(包括生态服务功能)的消耗与生态影响联系起来。15、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当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能满足需求,分布不均衡会造成的局部的稀缺,这称为相对稀缺。16净第一性生产力:是绿色植物呼吸后所剩下的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固定的能量或所生产的有机物质,即是总第一性生产量减去植物呼吸作用所剩下的能量或有机物质。17、自然资源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中可转化为生产、生存资料来源的物质和能量的相互关系的科学。18不可更新资源:地壳中有固定储量的可得资源,由于它们不能在人类历史尺度上由自然过程再生(如铜),或由于它们再生的速度远远慢于被开采利用的速度(如石油和煤),它们是可能耗竭的。19探明储量:是指已经查明并已知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储量。20最大资源潜力:是指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21人力资源:以人口为自然基础,指人口中那些已经成年并且具有和保持着正常劳动力的人,它是由一定数量具有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构成的。22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23硬资源:在数量上表现出稀缺性的资源。24、理论资源:理论资源是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25、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26消费空间效应:指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过程某一时间断面上的区域差异特征。27生态容量:在不损害有关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功能完整的前提下。可无限持续的最大资源利用和废物产生率。28、生态基准:扣除其他生物生存所需地域面积后的世界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为全球基准,它是各类地域人均值的总和。29、矿石贫化:是指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和采矿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使采下的矿石中混入废石(围岩、夹石与表外贫矿),或部分有用组分溶解和散失而引起工业矿石品位降低的现象称矿石贫化,亦简称“贫化”30社会资源的概念:社会资源是指自然资源以外的其他所有资源的总称,是人类劳动的产物。31.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指可供利用并产生效益的一切信息的总称,是一种非实体性、无形的资源,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思维领域之中。32资源危机:无论是绝对稀缺还是相对稀缺,都会造成自然资源价格的急剧上升和供应的稀缺,这就是所谓的资源危机。33吸收能力: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之一是产生各种废物,为了排放人类活动自觉或不自觉产生的废物,就要利用环境媒介,即大气、水、土地等。这就需要另一个衡量资源潜力的概念,称为吸收能力或同化能力,即环境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34.全球性资源安全:是指因全球资源供给短缺而对地球人类生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威胁,如全球资源枯竭、能源危机、土地退化、粮食短缺、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问题从本质上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并由此影响到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36.集约边际:在农业土地利用中的集约边际是集约度的最高限度,是一定自然资源利用中所增加的产值刚刚能补偿其追加的劳动和资本成本的那一点。37、生态系统:自然界的任何范围,只要有生命有机物体与非生命物质的相互作用,并在其间产生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就是生态系统。38、环境抗阻(限制因素):一切妨碍物种实现其全部种群增长潜力(繁殖潜力)的环境要素在生态学上称为限制因素。39、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耕地年经济收益的提前支付,通过收益还原法求耕地资源年收益的现值就获得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为耕地年收益与贴现率之商。40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当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能满足需求,分布不均衡会造成局部的稀缺41帕累托最优: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爱的变化中,在没有是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42社会机会成本:由于选择某项自然资源开发,社会其他成员要放弃的效益和效用.43.耗散结构:系统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可以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化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非均衡状态下的新的有序结构44.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在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范围内,某用途的资源供给随该用途收益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45.国土资源的狭义解释: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疆域范围内从上空到地下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5大类自然资源。46.自然节律原理:非人为的纯自然过程,所表现出的在时序上的规律47.系统论原理:资源、生态、经济之间相互密切联系构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任何一种要素的变化势必会对整体和其它要素产生影响。48.自然资源学的研究核心:总体自然资源及其以自然资源为中心的资源-生态-经济系统中的机制与管理。49、生物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每一营养级上都有能量损失(作为热能),这使通过物种,网络的潜能的数量减少。因此,第二性生产和第三性生产中的生物个体数量和活物质数量递减,这些活物质通常按单位面积上的干物质来度量,称为生物量。50、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概括性的术语,包括全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物种和生态系统以及物种所在的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51、边际成本(Marginalcost):增加一单位的产量(Output)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52、机会成本:就是把一种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之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利益)。53、自然资源需求1)自然需要:(自然概念)是指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要(或欲望);2)有效需求:(经济概念)则是指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称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二.单项选择1.可再生资源是指能连续或往复供应的资源,是可再生资源(A)A.人力资源B.金属矿C.土壤D.化石燃料2.关于几种资源类型,说法正确的是(A)A.可更新资源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可更新资源B.恒定性资源在人类历史尺度上来看是无穷无尽,不会因人类利用而耗竭C.不可更新资源是资本性或流动性资源D.所有的自然资源都不可替代3.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地理意义(B)A.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B.传统意义上南方与北方分界线C.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D.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4.对于极限之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悲观派认为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食物供给呈算术级数增长。B.悲观派关于自然资源极限的判断往往基于静态观念,忽视了自然资源的动态性质C.乐观派认为通过科学和技术我们可以征服、控制并改造自然,以满足当前和未来需求和需要D.乐观派的观点具有警示和方法意义,但他们忽略了市场机制加剧了某些资源的稀缺5、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由婴儿(A)个指标组成A1B2C3D46、基本生产要素不包括(B)A土地B技能C劳动D资本7、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资源的特点(A)A区域性B不平衡性C社会性D继承性8、最终可采集资源不包括(D)A理论资源B条件储量C远景资源D基本储量9、软资源的作用不包括(D)A软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软资源使自然资源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多C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D软资源能够拉动经济发展10、国际上对资源安全关注的焦点是(B)问题A能源开发B能源安全C能源储存D能源消耗11、资源开发决策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A政府干预原则B信息准全原则C追踪监测原则D对比优选原则12、绿色GDP不包括(B)A生态赤字为零B生态盈余为零C环境胁迫为零D超出区域承载力的概率为零13、影响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不包括(D)A.运输因素B.政治因素C.军事因素D.社会因素14、关于采矿的生态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采矿排放的“三废”进入自然界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B.地下开采常引起地层的变形、裂缝甚至塌陷,此外还有固体废物堆砌。C.采矿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矿渣和粉尘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输送至全身各个部分,造成危害。D.采矿对地下水首要的影响是破坏了地下水的自然状态及其在矿井工作面周围的分布,形成水位下降漏斗区15、对生态占用核算方法的评价,说法正确的是(C)A.不能与其他指标相结合B.方法复杂,难以掌握C.生态偏激D.对生态系统功能认识全面。16、下列不是可持续性评价模型的是(D)A.物质流核算B.能值分析C.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原理D.生态环保体系17、关于自然资源无价值论的根源,说法错误的是(A)A.劳动价值论的相对化B.确定价格的市场机制不合理C.历史因素D.“公共财产”问题18、下列不是传统市场方法的是(C)A.重置成本法B.生产函数法C.几何图形法D.人力资本法19、矿石储量包括(A)A.铜矿、铁矿、油田B.贵金属矿、天然气C.煤矿、天然气、油田D.以上全是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认为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其总体生产率就大幅度上升,直到边际生产率达到最高B.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C.以价格的观点来看待各种投入-产出关系,即不仅要考虑不同投入组合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