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形成: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渊源)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渊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标志)朴素:是建立在古代科技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自然观从某一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特征: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中、古希腊)机械:是根据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观点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提供了方法论前提主要特征: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英、荷)辩证:集古希腊、法国、德国众家之所长,以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观点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完成了自然观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历程(主要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2】发展:【老师上课随堂讲的说这要是30分的大题,先把三个观的定义写了,然后写之间的关系。他的原话一句没落】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人工自然观: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是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背景下,依据生态和系统科学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之间的关系:1.都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2.各有侧重:系统自然观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从人类文明高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发展。3.相互关联:系统观为人工观和生态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观为系统观好生态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观为系统观和人工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我真心没找到点。。。(求重点)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核心:辩证思维基本原则:辩证法(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贯彻到科学技术研究过程理论要素是:分析与综合相互映照,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辨证过程,历史与逻辑相互统一。科学方法论: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中“归纳与演绎”那页PPT好好看看,要理解或然性和必然性,还要理解在科研中要两者结合的辩证思维去做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单纯只做一个会出现的现象也要知道】创新思维: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直觉与顿悟思维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科学实践的方法:(1)科学观察(2)科学实验(3)机遇在科学发现中的意义(4)观察、实验与理论的关系(5)科学仪器的作用(6)科学实验室与人工自然技术活动的方法:是人类在技术发明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方法的总和(1)技术构思方法(2)技术发明方法(3)技术试验方法(4)技术预测方法(5)技术评估方法第四章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各要素的作用(也是科学技术为什么不是第四要素的答案)【课件的表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手段的强化和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实现的。科学技术促进整个生产力系统的优化和发展,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和演化,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老师上课说的白话】科学技术的“学”是认识世界,“术”是改造世界。三要素是主体:劳动者(具有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工具:劳动工具(通过科学技术改进的劳动工具,是科学技术的标志)客体:劳动对象(劳动对象的选择本身就是科学技术所决定的)所以科学技术影响并存在于生产力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是影响因素,不是决定因素(我个人理解就是它不是从无到有,但是是从多到少。)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论证了科技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科技为人类服务的学术道德根本原则,论述了学术道德的主要规范——现身科学、科技创新、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谦逊勤奋。科学精神气质(默顿规范):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工程师须遵守的规范:(1)一切为了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2)尊重环境,友善地对待环境和其他生命;(3)诚实公平;(4)维护和增强职业的荣誉、正直和尊严等(应遵循社会伦理、生命伦理、动物伦理、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应该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负有特别的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简单说就是科学技术工作者要遵循各种伦理道德,社会准则,要为自己、客户、社会、人类与环境负责)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创新国家【个人感觉:前四章都说的是马克思,唯独这章标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所以我认为考题肯定会考,而且答题时尽量结合中国大背景扯】【概念】(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这么理解去记忆可能好一点】(科学技术)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中国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中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中马科技观是对四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五观六性三句话】基本内容为:科学技术功能观、战略观、人才观、和谐观和创新观。主要特征是: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自主性、人本性。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三句话)(1)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具体体现。(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3)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理解记忆,揉碎了掺到答题中,真心不要背,理解了就行。到时在五观六性中随意展开,可纵可横】四个领导人的科学技术思想:毛泽东:存活: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爱读书,马哲里悟出来的)追敢: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要赶上世界科学发展先进水平。(世界环境现状)群众:要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全民动员,大练钢铁)自力:【根本原则】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自己掌握命运,被苏联坑怕了。。)阶级:作为工人阶级为主的社会主义,要求建立工人阶级科学技术队伍。(社会性质)(主要从理论,人才培养,结合国情,目的作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邓小平:第一:【理论核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爱读书,接着悟)经济: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从温饱到小康)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全民动员后,要培养精锐人才)产业: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后三项其实就是改革开放,科学技术转化成经济建设)改革: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开放: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模式跟老毛相同,理论不说了,人才培养从群众性变成了尊重人才,国情从建国初期温饱变成了四个现代化的小康,从毛的国家站起来了变成了票子赚进来了,学的再好得赚钱啊)江泽民:理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老江书读得不多,只在邓小平的后面加了一句。)科教: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教育下手)创新: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人才:重视和关心科学技术人才制度: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法制建设问题:科技伦理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此处可以和第三章的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相联系】(继续说变化,首先理论还是出现在第一位,其次邓的改革开放再好,没有自己的科学技术人才,单纯引进以及后来出现的南方比如深圳大面积低科技含量的加工厂只能是暂时的提高经济,不是长久之路,只有科教兴国从娃娃抓起,并且培养自己独特的科技创新意识,才是正道。索引在科教与创新后再提人才,而且也从邓的尊重变成了重视,从尊重知识和人才,变成了重视关心科学技术人才。制度不解释,最后问题也就是当时国际大形势的克隆转基因问题,其实也为后面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环境友好型社会埋下了伏笔)胡锦涛: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江提出的关键两点:创新和人才放在前两位)人才: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谐:重视科技和环境的和谐关系(回答了江的问题)转型: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后面俩都是经济升级转型的体现)转型: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总结收尾,可以看出胡锦涛上来就提了创新与人才,这也是在进入21世界知识爆炸的国际大环境下不得不放在首位的措施,体制不说,随后针对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即他的科学发展观,环境友好型社会。最后也是中马目前的体现:经济升级转型的两个举措)【毛(金三胖附体)——理论先河,邓(老子就是资本的社会主义)——理论基础,江(为中华崛起而背黑锅的一代)——重大贡献,胡(政治不行,能搞理论)——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是根据中国历史形成一步一步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创新型国家建设】基本内涵: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来驱动经济发展,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通过制度、组织和文化创新,积极发挥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形成强大国际竞争优势的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重要特征:1.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2.R&D(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3.对外技术依存度较低。4.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学技术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由五个部分组成。(一)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四)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社会化、网络化的科学技术中介服务体系。根本目标: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战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战略方针是以原始创新为基础、以集成创新为主体、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途径。(其中:自主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是我国自主创新之路)战略对策:建设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是保障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是关键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根本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是基础【创新型国家的后面整理的这一些怕考简答,因为都是按点列的,比较容易阅卷,尽量结合理解记忆】【红色标注是我觉得会出大题的。剩下的有那种4点啊6点啊的有简答的可能】【绿色是我后来补充的。。。】补充:绪论【一着急忘了弄绪论了。。】自然辩证法(可能简答)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1)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2)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3)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