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什么是“李约瑟难题”,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2.亚里士多德所说科学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请结合科学研究在今天的社会条件谈谈自己的认识3.以托勒密的天文学为例。论述“科学一定是正确的吗”这一问题4.论述中世纪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5.从哥白尼到牛顿的天文学革命是怎样进行的?试围绕这段历史谈谈你对科学本质的理解6.怎样评价伽利略的工作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从历史的角度,谈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在古和近代初期,主要由技术充当主角,有生产--技术--科学的序列;近代中期以后科学地位升级,开始有科学--技术--生产序列;现代则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形成互动,有科学――技术――序列技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2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高度分化.一方面又高度综合,而且分化反成为综合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自然科学分支学科大量涌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因而就越加发现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综合研究的必要,同时也推动了边缘科学和综合科学的诞生。20世纪40年代以来,为了把握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某些共同属性及其普通联系,迫使科学家从横的方向上对自然界进行研究,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横断科学,横断科学从某一特定的视角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不仅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同时还沟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使整个科学有了共同的概念、语言和方法。20世纪后期,人类社会出现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和环境问题,都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全球性。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社会经济增长的目的和方向,也关系到科学发展和应用的人文价值取向,必须组织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部门进行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去研究解决。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是当今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科学史告诉我们,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因此,科学理论的每一进展和突破都伴随着人类知识的综合,促进科学整体化的发展。3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特征。在当代,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突破和指导,科学的深化则需要得到各种技术的支持和保证。科学与技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紧密结合,导致了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的发展。越是新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多,高技术就是科学知识密集型的技术。当今,在科学上尚未搞清楚,而要想在技术上得以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历史悠久、长期靠经验发展起来的技术,如农业生产技术、建筑技术等,也同样不能脱离科学理论的指导。自然科学作为人类对自然界事物的理性认识.已经广泛渗透到技术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技术发展的关键,使技术真正成了科学的技术。现代科学的研究对象,已不仅仅限于宏观领域,而且还深入到微观领域、扩展到宏观领域。要探索这些领域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必然要借助于强大的技术手段,尤其是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整套的技术装备。事实上,没有微波技术,就没有射电望远镜,也就没有现代天文学,没有超低温和超高压技术,也就没有超导微观理论;没有x光衍射技术,也就没有现代遗传学。(4)科学、技术、生产日益结合为统一体系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使当代科学技术在物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加强,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当代自然科学已不再是作为生产推动的结果,跟在生产实践的后面,按照生产一技术一科学的顺序发展,而是走在生产的前面,为生产的发展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形成了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发展顺序。同时,从获得基础科学知识开始,经过在技术亡的实现,然后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并收到经济效益这一全过程的周期也大大缩短,使科学技术迅速成为直接生产力。因此,在现代生产发展中,科学生产的科学技术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形成科学、技术、生产的统一体系。科学技术对生产的高度渗透和作用,已使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的直接生产力7.8.以希腊科学为例,谈谈你对科学和哲学之间关系的看法9.“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主义”的观点是什么?它在西方近代科学中有何作用10.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于欧洲?从希腊传统和基督宗教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1.李约瑟难题是英国学者李约瑟所提出的,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为何科学发生在西方社会?”是李约瑟问题的反面。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Paradigm)的起源问题。李约瑟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李约瑟还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本观点的重点在于认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一在于小农经济导致的社会分工的不足,二在于中国人缺乏冒险精神。但我们知道:首先,西方历史是从西欧庄园制经济发展过来的,而西欧庄园制经济是一个更封闭、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式,一个庄园内各种物品生产几乎无所不包,自给自足的程度达到极致,这也是西欧中世纪自罗马帝国后具有商品交换、商品经济功能的城市极端没落的根本原因,但这也没有影响西欧最终走向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次,我们知道西方历史上富于冒险探索精神的民族和国家很多,特别是西班牙还发现了新大陆,但西班牙也并没有因此成为科学技术的强国。实际上,西欧之所以在近代科学技术能够领先,首先在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其次在于自英国后西方民主制度在各国的建立。重点的重点在于基督教新教对天主教的反权威意识、自主自由的意识培养了近代西方人的民主思想意识。所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不在物而在于人,在于人的思想意识。科学技术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进步的,这就是成人之所以区别于少儿的辩证逻辑思维过程。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要进步,具有反权威的勇气与思想意识是最重要的。但儒家从思想上就提倡和维护等级制度,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等学霸作风,东亚包括中国知识分子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既盲目追求“面子”、等级身份,不愿意承认学术错误,且又盲目崇信权威,缺乏反权威的意识,这就使得中国人在近代乃至现代科学技术上难以进步的根本原因。当然,反权威的勇气与思想意识的建立是要有民主制度进行维护与建立的,民主制度的建立相对于民主意识的形成又是一个互相促进的关系。2.第一是“惊异”,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困惑和惊奇,有了惊异也就感受到自己的无知,自知其无知者为摆脱无知就求知识。求知并非为了实用的目的,而纯粹是一种对智慧的热爱。通俗地说,第一个条件是要求人们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惊异或者好奇是一个民族或一个个人生命力的体现。一个丧失了好奇心的民族和个人是危险的。实际上,无论是人类种族还是个体,惊异或好奇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对此,人们也许会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人类依然对很多事情感到好奇。但在这样一个“快餐”文化的背景之下,我们所谓的惊异或好奇越来越世俗化、功利化和庸俗化,我们的眼睛中缺少了儿时那种天真的目光。不错,今天的人们和泰勒斯、康德们一样对于星空感到惊异或好奇,但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没有了先哲们的那种敬畏之心。所以,怀特海期望:哲学不仅始于惊异,当哲学思想目臻完善之时,惊异依然存在第二个条件是“闲暇”: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劳作以求生存的历史。但劳作不是人生的目的,而是达到人生目的的手段。所以,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人的本性谋求的不仅是能够胜任劳作,而且是能够安然享有闲暇。这里我们需要再次强调,闲暇是全部人生的唯一本原。假如两者都是必需的,那么闲暇也比劳作更为可取,并是后者的目的,于是应思考,闲暇时人们应该做些什么。”他认为,哲学和科学就是人们在闲暇之时能够做、应该做的事情。。第三个条件是“自由”。它要求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意见,不受他种目的和利益的支配。总的来说,亚历士多德强调了哲学和科学之来源的非功利性,也说出了为何希腊成为科学和哲学的发源地的道理:因为它提供闲暇、提供自由,因为希腊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智慧无比地祟尚3.关于托勒密,有一些曾经广泛流传的、使人误入歧途的说法,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将托勒密与亚里士多德两人不同的宇宙体系混为一谈,进而视之为阻碍天文学发展的历史罪人。在当代科学史著述中,以李约瑟“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僵硬的同心水晶球概念,曾束缚欧洲天文学思想一千多年”的说法为代表,至今仍在许多中文著作中被反复援引。但是又会有人说既然科学不一定正确,那么当初的阿基米德、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伟大的科学家。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前面提到的科学家们是由于当时时代的种种局限性,才不能提出完全正确的科学理论,但这并不能否认他们的研究就不科学,至少在他们所在的年代他们代表了当时最科学最先进的科学水平。如果有人执意要否认这些,那么这是在否定科学自身的历史,这种想法本身就不科学,那么科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恩哥特·卡西尔曾说过:“在我们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相匹敌,科学是万能的。”他用这句话来表明科学是万能的,科学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事实上这句话对人们有很大的误导,使人们自然而然的认为科学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其实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观点,之所以说科学可以在某些方面是万能的,那只是因为在这一时间我们不能用科学解决的问题,在将来的时间却可以用科学解决,所以我们就错误的认为科学是万能的。说到底这只是时间的问题巴,随着时间的流逝,科技会越来越发达,以前的疑难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科学知识在某一段时间才算的上是能解决问题的良药。古往今来不乏有人认为:“科学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科学体系。”其实这个论点是建立在科学是万能的观点上的。因为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无误的科学研究,所以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些都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觉得它们是至高无上的不朽的。其实这是人们对于科学的一种盲目崇拜。科学并不是驾驭与其他学科上拥有无上地位的学科。但很多人都不能正确的认识这一点。比如一个科学家觉得自己出版的书对于文学家、作家、历史家等来说是神圣的,相当于天书便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因他在书中加入了只有自己懂得的公式和论理。借此他不仅自己认为科学时至高无上的,也给他人了这种假象。试想一下,如果文学家给他一本古文书,历史学家给他一本关于梵文的书,我相信那对他来说也一定是一本本天书吧。所以呢科学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的,甚至很多历史上非常伟大著名的科学家都觉得科学本身是服务于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人们对于科学是否一定正确一直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特定的答案与观点。就如同“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就会不同。所以对于科学的正确与否,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存在的认知误区,坚持用在客观的立场上辩证看待。相信对于“科学一定正确吗”,人们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4.科学或者说科学的萌芽,即使埋葬在地下,它也要经过冬眠而逐渐发芽的。在中世纪教会的黑暗统治之下,科学依旧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一点痕迹。当然,这些工作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科学的殉道者,为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但是正是他们的牺牲,才为近现代科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欧洲中世纪首先发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