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灾害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判断沙尘暴是不是自然灾害,说明原因?答: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由于自然异常变化引起的(包括由人类活动引发的自然变异),能造成人类资源、生命和财产损失的事件或现象。自然灾害判断标准: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资源等承灾体。沙尘暴如果有自然引起的并造成人、财、资源的巨大损失就属于自然灾害;如果不是由自然引起的,而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则不属于自然灾害。2、分析全球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答:环太平洋灾害带位于板块交界处,是多火山、地震区域,易发生海啸;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多同时易引起风暴潮。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位于不同气候带的边缘,常常有水旱灾害,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是山地地质灾害多发区,近热带、副热带海洋容易出现台风和风暴潮。亚洲的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主要有地震、干旱、洪涝、台风、汉朝、少魔化、水土流失等。灾害分布广泛损失巨大。欧洲的自然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灾比较严重。非洲灾害类型较少,以旱灾为主,旱灾印发蝗虫灾害,由于人口压力过大,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等现象。旱灾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北美洲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主要有地震、龙卷风、飓风、洪涝、灾害突出,损失严重。西海岸主要为地震、火山灾害;东南部主要为龙卷风、飓风灾害,中南部洪涝灾害严重。南美洲自然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以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灾害为主,集中分布在西海岸的智力、秘鲁等国。大洋洲的大陆内部的气象灾害较多,岛屿多火山,地震。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沿海、沿河、沿湖地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3、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答:(1)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条件复杂。因此,自然灾害类型也十分多样,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类型都有发生,是世界上灾害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2)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km,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因此,海相及陆相灾害都有发生。海陆交接地带形成的台风及暴雨灾害平均每年多达7次。(3)我国是一个受季风影响十分强烈的国家。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主要是东半部),冬季风的影响则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导致寒暖、干湿变幅很大。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幅亦大,干旱发生的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暴雨、涝灾等重大灾害也经常发生。冬季的寒潮大风天气则导致低温冷害、冰雪灾害等。(4)中国处于欧亚、太平洋及印度洋三大板块交汇地带。新构造运动活跃,是欧亚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及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重要分布区,全国地震烈度达7度以上(含7度)的地区约31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2.5%。(5)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山地和高原面积很大。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9%。大部分地和切割高原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大,表层岩体破碎,土层瘠薄,加之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覆盖度甚低,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极易发生,海拔较高的地方还有低温、冰雪等灾害。(6)我国环境条件多样,具有多种病、虫、鼠、杂草等滋生、繁衍的条件。加之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生产和管理水平不高,农作物、森林和草地极易受到各种有害生物的威胁。因此,生物灾害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内都有发生。(7)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很大面积。由于沙地和黄土广布,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加之人类活动的加剧及其诱发作用,使得各类生态灾害(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等)非常严重,对生存条件及资源基础的威胁日益严峻。(8)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广大农村的生态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特别是气候灾害)极其敏感,承受及防御灾害的能力亦很低,老少边穷地区的承灾、防灾、抗灾能力尤为低下。(9)我国人口和经济密度在地理分布上很不平衡。全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及55%的国民收入集中在东部经济地带及沿海开放地带,而这些地区又是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暴雨、台风、地震、海水浸没等灾害)易发、多发地区,一旦灾害发生,损失将十分惨重。(10)我国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承灾体)——特别是可再生资源密集分布区也与东部易灾、多灾地区一致,自然灾害对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基础的威胁亦很严峻。表格中国自然灾害分度特点及原因自然灾害种类集中多发区集中多发的原因旱灾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还没到达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换淮海平原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平地震台湾省以及华北西北西南地区处于板块构造边缘地带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山地面积广,夏季降水多,植被破坏低温冻害东北地区维度位置高,气候寒冷台风东南沿海地区位于热带,亚热带,靠近台风源地4、什么是自然灾害系统,从自然灾害系统分析的角度分析洞庭湖洪灾的成灾及致灾机制?答:第一问:自然灾害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灾变与自然灾害。区域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A)、承灾体(B)、致灾因子(C)及灾情(D)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灾情是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灾害系统分析:研究自然灾变和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性及其形成机制,进行自然灾变系统和自然灾害系统的综合研究,开展减轻自然灾害的系统工程。系统等)技术圈(建筑物,运输宗教等)人类圈(种族,民族,微生物)生物圈(植物,动物,,地壳,地幔)岩石圈(土壤,风化壳)水圈(地表水,地下水层等)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孕灾环境结构第二问:洞庭湖灾的成灾机制可分为先天因素和认为因素。洞庭湖区水网密布,江湖关系复杂,防洪堤线漫长,是闻名全国的治水难点,。另外,长江中游江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与地域组合重叠的高强度降水,周围平原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行洪困难等,地球的温室效应使中纬度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增高,厄尔尼诺现象和太阳黑子活动导致的全球性气候反常,也是造成洞庭湖洪涝频繁的原因。又加上人们在上游盲目砍伐森林,而且暴雨之后的雨水不能蓄积在山上,使山洪暴发的可能性曾打;还有加重了水土流失,降低了防洪能力,破坏河道,防洪泄洪能力日趋下降。围湖造田破事湖泊面积迅速缩减,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促使洪涝灾害增长的负效应。城市化使地表径流回流速度加快,洪峰提前,洪峰流量增长加速。另外,经济增长也使单位面积人口和财产值增加,在灾害面遭受的损失也越大。5、什么是自然灾害多度?我国灾害多度的分布特征是什么?答:第一问:灾害多度=Nn区域灾害总数单元灾种数第二问:自然致灾种类在一定区域内的群聚性程度为自然致灾多度。多度高低值相差达8倍,空间群聚性区域差异大,以华北为中心,向东北、西北和东南沿海延伸,形成高群聚区,多度大于20%的区域,有90%是分布与北纬25-45°,全国最低值出现在藏北地区,中东部低值区出现在西南地区自然环境过度地带,诸如中纬度带、海陆过渡带、农牧交错带等,自然致灾因子相对群聚。多度分析基本认识:自然环境过度地带,诸如中纬度带、海陆过渡带、农牧交错带等,自然致灾因子相对群聚,几种自然环境过渡的交错区域形成高值连片区,中国的华北地区正处在这样的位置,因此成为中国自然致灾因子最群聚的地区,自然条件差的区域不一定致灾种类多。中国致灾相对强度相差近3倍,S值大于3的高值区形成华北到西南的集中分布带,广大的青藏高原中北部及西北内陆地区为相对低强度区。中国被灾指数区域分异特征:被灾指数高低相差4倍多,区域分异明显。以齐齐哈尔、哈尔滨、天水和杭州为顶点连成的梯形区域,成为全国高值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为高值中心。东南沿海地带和西南地区的云、贵、川一带是南方相对高值区,以藏北高原为低值中心,且向外侧增大。基本认识:被灾指数与多度值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最突出的是华北地区。呈面状分布(水圈、气圈、生物圈)的自然致灾因子影响的地区,被灾指高。中国自然致灾多度、相对强度和被灾指数相互关系区域分异:华北地区三者均为高值区,属中国的最多灾、强灾区,沿海地区均为次高值区,形成多灾,强灾区,北方农牧交错带及草原区属多灾区,西南地区,是中国的强灾区。自然环境较差或生态脆弱地区,不一定都是强灾区、多灾地区,自然环境演变的敏感地带并不一定多灾强灾并重,华北地区处在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区域,三方面均为高值区。致灾与成灾之间虽然有密切联系,但成灾主要与人类活动在土地利用中的规模、方式、程度以及抗灾能力的强弱有关。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高值区集中在华北地区、江淮地区及华南地区;前者范围偏北和偏西,后者更偏南、偏东。江淮地区,是全国致灾指数和成灾最高值区域。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低值区对应较好,浙江和贵州—广西岩溶地区为两个低值区域;青海和西藏为全国最大范围的最低值区域。承载指数的东西分异较被灾指数更为显著。6、华北地区的灾害多度、致灾强度、被灾指数、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均为高值区,原因是什么?答:自然环境过度地带,诸如中纬度带、海陆过渡带、农牧交错带等,自然致灾因子相对群聚;几种自然环境过渡的交错区域形成高值连片区,中国的华北地区正处在这样的位置,因此成为中国自然致灾因子最群聚的地区;自然条件差的区域不一定致灾种类多。相对致灾强度是指自然致灾因子造成的相对破坏或毁坏能力的程度,是造成区域灾情的基本原因。中国致灾相对强度相差近3倍,S值大于3的高值区形成华北到西南的集中分布带。被灾指数是某县域所受各种自然致灾因子影响的规模程度。被灾指数与多度值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最突出的是华北地区,致灾与成灾之间虽然有密切联系,但成灾主要与人类活动在土地利用中的规模、方式、程度以及抗灾能力的强弱有关。华北地区人类活动复杂繁多,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已然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从而影响了自然本该有的调节规律和循环再生,很多工厂遍地开花,对大气对水自然对植被等等都造成了不可修复的破坏,雾霾天气,肮脏的淡水,一再退化的植被,都使华北地区的灾害多度、致灾强度、被灾指数、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均为高值区。7、结合某种灾种论述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分析中的应用。答:遥感在洪涝灾害中的应用。涝灾害的发生一般具有突发性特点,要进行洪涝灾害的预报预警、救灾和安排灾后的重建需要对洪涝灾害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可靠的采集和反馈。基于遥感监测多周期,多时相动态监测特点,现今已经有许多国家采取了遥感监测洪涝灾害的工程,并且日益健全和完善。气像卫星和中分辨率卫星用于宏观动态监测,星载、机载雷达用于现势水体监测,可见光高分辨率卫星用于高精度的灾情监测与损失评估。为了对洪涝灾害的面积作出合理的估计,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对水体进行识别,从遥感影像上快速提取水体覆盖范围。天然水体对0.4-2.5μm电磁波的吸收明显高于绝大多数其它地物,在可见光波段,水体的反射率随泥沙含量的增强而增强,但反射曲线基本相似。TM、ETM+和SPOT影像波段多,分辨率适中(TM地面分辨率为30m,ETM+的全色波段为15m,SPOT-5的多光谱波段为10m,全色波段可达2.5m或5m),可有效地获取地面覆被信息和洪水信息,是洪水淹没损失估算、模拟分析、洪水线性回归分析的有效资料,适合中等范围的洪水监测。但这些遥感资料的时间分辨率都较低(Landsat为16d,SPOT为26d),扫描宽度较小(TM和ETM+为185km,SPOT为60km),且数据非免费接收、时效性差,较难获得大范围的同步监测资料。遥感技术的发展,为洪涝灾害的大面积、客观、实时监测与预测等提供了新的手段;在GIS技术支持下,可实现对遥感获取的灾情信息与地面实况信息的有机结合,进行各种空间分析与专题分析,为有关部门尽快了解灾情、制定救灾方案以及灾后规划等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关于遥感信息源选取,陆地卫星TM数据、SPOT卫星数据作为背景图像;以气象卫星NOAA-14/AVHRR数据为主要信息源,每天接受两次;天气条件恶劣时,利用雷达卫星SAR数据;对灾情严重地区,利用机载SAR数据进行监测与详细评估。背景数据库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数据,包括地形图、气象条件、大气环境、坡度、土壤、地表物质组成、河流网络和湖泊的分布及其特性;二是社会经济方面的数据,包括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经济发展状况等。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