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的思想之门常开——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部分章节有感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何健(学号:S100101032)【摘要】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导言中首先提出了自然科学的重要性。现在自然科学的提出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但这一伟大时代的来临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同古代哲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相互斗争着,而究其根本,是思想上的斗争。甚至于一些伟人为真理奋斗的同时,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唯有创新思想的自然科学才能带来科学事业的升华。关键词:创新精神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高等教育一、前言现代自然科学同以前的古代哲学是迥然不同的,但是为了冲破这一束缚,人类是经过了漫长而又艰苦的奋斗的。从最初的德国的宗教改革,意大利的“五百年代”等都已经萌芽出了打破古代哲学的势头,再到后来新文学的出现,一下子给长期被宗教思想压迫的民族带来了希望,古代贵族独裁统治的精神根基被彻底动摇了,人类普遍接受了这一明快而又自由的思想,为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二、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思想的变革总是能够催生出一些新的东西的,无论是在思想,热情,性格还是在学识方面。这一伟大的、进步的思想方面的革新成为了后时代特征的冒险精神,或多或少的推动了一大批人物的出现,列奥纳多·达芬奇,阿尔伯莱希特·丢勒,马基雅弗利等都是这一时代出现的伟人。但自然科学在革命中发展的历程本身也是一场彻底的革命,既然是革命就一定会有牺牲,而这一牺牲来的可能要比古哲学中天主教压迫进步思想来的更残酷一些:加尔文把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塞尔维特用大火活活烤了两个钟头,远甚于宗教裁判施加于乔尔丹诺·布鲁诺的刑罚,他们这些人都成为了新思想的殉难者,用宝贵的生命捍卫了自然科学的真理性。哥白尼用胆怯的语言书写的那本不朽的著作《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拉开了自然科学独立的序幕。从此,自然科学便从神学中逐渐解放出来,尽管有些观点在当时备受争议,但自然科学至此之后便大步向前的发展,而且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古代流传下来的欧几米德几何学,阿拉伯人流传下来的十进位制,托米勒的太阳系,代数学的发端,现代的数字以及炼金术等在这一时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这些学科中占首要地位的自然科学取得了不可抹灭的成就。数学方面,笛卡尔制定了解析几何,耐普尔制定了对数,莱布尼茨(也许还有牛顿)制定了微积分学;天体力学方面,科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牛顿则从物质的普遍运动规律出发,对这些规律进行了解说,创立了他为后人所知的不朽之作《牛顿三大定律》,并且沿用至今。然而,某一具体的时代总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在这一时代,形成了具有某一特点的观点:即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自然界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如此的,并且将会一直这样保持下去。自然界的历史被限定为只是空间上的扩张,完全忽略了其随时间发展的特性。此时此刻,自然科学突然站在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保守自然界面前。思想的禁锢总能束缚人的思维,即使是今天仍然被人们熟识的伟人也逃脱不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解释了许许多多当时的神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可以说是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可遗憾的是,牛顿竟然夸张的认为万有引力的吸引时物体本来的特性,是神第一次推动的结果,以至于他的晚年就一直在研究神到底存不存在的问题中度过的,晚年的他在形而上学的思想中迷失了自己。在这关键的时刻,哲学发挥了其无可比拟的作用,而在这一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而是哲学家康德。他在1755年的一篇名为《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推翻了神的第一次推动而产生世界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界不是存在的物质,而是生成之后并一直变化着的一种物质,地球上的万事万物不仅在空间上有互相邻近的历史,而且还有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科学家们在这样的观点中,一方面,找到了当初牛顿时期解释世界的一些现象和规律;另一方面,还找到了这些规律的根源,所以,自然界是在一种持续的时间中不断生成的物质的观点被普遍的就收了。神学产生自然的说法被彻底颠覆了,这就使得后来的科学家们不会在无穷无尽的弯路上面,永无止境的走下去,并节省了在错误方向指引下浪费的无法估计的时间和汗水。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现在的高等教育要想有所发展,有所突破,培养出真正的人才,突破现有的教育思想是很重要的,也许我们精读、细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或多或少的能给我们一点帮助。(这一点我将在后面的论文中详细的描述如何做到现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正确的自然观思想必然会带来科学的繁荣。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科学家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大步向前,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体力学等诸多领域的科学研究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结果。一切禁锢的东西不见了,一切被看做永恒不变的特殊物质转变成了时间过程中的一个点,认为整个自然界是在时间和空间的不断作用下流动并向前发展的。基于此,从世界的产生以来,大部分事物变化的特征与规律,人类都可以很好的得以解释。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达芬奇、哥白尼、冯卡门、特斯拉、诺贝尔、爱因斯坦等这种伟人的!现代的科学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更少不了这种创新的思想与精神!三、直面当前的高等教育问题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多年了。这30十年的改革与发展,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如今的高等教育仍然存在许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记得北大校长顾秉林曾说过:“20世纪初至4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界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中国的大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的人才,他们中不乏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骨干、民族精英,而这种盛况自解放后由其是90年代开始逐渐走向衰落。”这一段话无疑最真实的反应了中国的教育发展。如今的高等教育,完全缺乏了一种创新的精神,完全忽略了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质。一种禁锢的思想在高等教育的上空弥漫着,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作假等现象充斥其中,严重阻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年之前,一位陨落的科学巨匠的一句话刺痛了整个民族“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实,“钱学森之问”在上一个世纪的时候也有一位英国人曾类似的提出过。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李约瑟曾问:“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欧洲,而不是其他的文明?”科学的实质是不断的探索真理,不断的发现知识,不断的发明技术,而这一实质最需要的就是一种勇于,敢于创新的思想。如今,我们的民族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神,所以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近代自然科学的那种探索精神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被功利化、名利化,取而代之的是对各种利益、名誉、地位、奖励的追逐,这一现象是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缺失最根本的原因。面对诸多中国高等教育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好好的停下来思考思考了!否则,我们不止现在,而且将来,将永远不能回答“钱老的世纪之问”。四、中国的高等教育应何去何从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哲学的智慧告诉我们,任何事物要不断向前的发展,都必须冲破一种思想的束缚,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引导人们一步步的去追求真理,创新是一切事物变化的实质。中国的高等教育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以高等教育的本质——知识的创新为导向来进行,那么现阶段,我们如何才能做到逐渐接近高等教育的本质呢?我们可以从如下两点做起:一是努力培养独特的思考方式。独特的思考方式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一种建立在现有基础上但又不拘于现实的从多角度,多范围来寻根问底的思想,抓住一条线一直向前摸索。有了这样的研究科学的精神,何愁我们的高等教育不发达,何愁我们的高等教育不能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二是敢于挑战权威。“问愈透,创更新”,是李政道当年在芝加哥理工时与导师费米教学互动的感悟。任何一条新路肯定是布满荆棘的,因为那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但是在任何疑问面前,我们要敢于打破权威、敢于在独辟的路径中克服重重困难,寻求解答之道,以此养成自己创新思考的能力。唯有建立一种新模式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束缚中国高等教育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的劣根性。五、小结本篇论文首先从自然科学的萌芽时期的提出,分别从各个方面来论述自然科学是如何从与古代哲学的斗争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再联系现代高等教育,从既有的事实基础上出发,直面我们现在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自然科学的思想的实质,指出现代高等教育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要有所创新。参考文献[1]谭斌昭,当代自然辩证法导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06[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5[3]鲍健强,自然辩证法导论.科学出版社,2008,09[4]钱学森之问.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