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健康教育本科实验心理学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额外变量:指在实验过程中除自变量之外任何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自变量:由实验者加以操纵、控制,以产生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各种条件或因素。因变量:在心理实验中,由于自变量变化而产生的现象或结果。负效应:实验过程中,主试和被试会自觉不自觉地掺进一些主观意愿和情感,产生实验者预期之外的效应,称“负效应”。任务变量:各种可以操纵质和量变化的刺激,刺激的不同特性引起不同反应,也叫刺激特点自变量环境变量:各种环境因素充当的自变量。如学校、地区、班级等。改变了的环境特性如温度、观众多少、有无噪声等。被试变量:又称机体变量,是指在外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被试间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特征。如年龄、性别、血型、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健康状况、及其他方面的个体差异都可作为自变量。只能选择,不能改变。但通常为额外变量。暂时的被试变量:指通过主试的言语、态度以及用某些方法使被试的特性、机能状态等方面产生一时的变化,由这种一时的变化作为自变量的被试因素,就叫暂时的被试变量。如疲劳、焦虑、恐惧、奖励、惩罚、饥饿等。信度:同一被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相近的结果,表现结果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效度:当确实是自变量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了因变量的变化时,我们认为因变量有效。敏感性:指能从因变量的变化中观察到自变量变化的情况,即因变量能灵敏反映出自变量的变化。高限效应(天花板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作业过于简单,使得被试在不同自变量水平上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没有差别时,实验中就出现了高限效应。低限效应(地板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作业过于困难,使得被试在不同自变量水平上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没有差别时,实验中就出现了低限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研究者的期待对被试的影响。同时期历史效应:指某一非实验因素影响在更大范围内影响到实验组。地区历史效应:指某一非实验因素影响到一个实验组而没有影响到其他实验组。实验的内部效度:指实验变量能被精确估计的程度。实验的外部效度:指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境条件以外的程度。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1)排除法。(2)恒定法。(3)匹配法。(4)随机化和平衡法。(5)统计控制法。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实验环境的人为性。(2)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3)测量工具的局限性。二、实验设计:图表题:根据图表回答问题。结合某些实验结果(以图或表的形式表示),指出该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支持什么理论等。实验设计题:针对某个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验设计。一般包括,被试的选取与分配、实验方法(实验设计)、结果的初步预测及说明。被试内设计实验中一个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或自变量水平结合的处理的实验设计,这种设计中的变量为被试内变量优点:(1)所需人数较少;(2)实验前不一定需要被试等质化;(3)消除了被试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影响缺点:(1)易受顺序效应和练习效应的影响;(2)每个被试实验的时间很长,容易产生疲劳效应被试间设计是指实验中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或自变量水平结合的处理的实验设计,这种设计中的变量为被试间变量优点:每个被试只对一种实验处理进行反应,一个实验条件不会影响到另一个实验条件。因此特别适合某些不同实验条件之下实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心理学实验。缺点:分配到各实验条件下被试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同,被试间个体差异混淆在误差变异中。混合实验设计是指在一个实验设计中既有被试内自变量,又有被试间自变量的设计,是重复测量设计的一种复杂形式,是一种最有是价值的实验设计为什么说额外变量就是潜在的自变量?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即额外变量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因此也可以说,额外变量就是潜在的自变量。组间设计(被试间设计)有什么缺点,用什么方法可以克服这些缺点?答:1.组间设计就是,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进行的实验。2.组间设计的缺点在于:分配到各实验条件下的被试,可能在各方面不是等同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不同实验条件造成的差异,也可能是由于被试的差别引起的。3.克服组间设计缺点的方法:1..匹配被试:匹配被试就是对全部被试进行预备测验,测验的性质与正式实验的性质是类似的,或者说是相关的,然后按测验成绩均匀地形成组(有多少实验条件就分多少组)。2..随机分配被试。组内设计(被试内设计)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其缺点怎样克服?答:1..组内设计:就是,每个被试都要轮流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进行实验。2..组内设计的优点:1...可以消除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2...适于研究练习的阶段性。3...可以节省大量被试。3..组内设计的缺点及其克服方法:1...组内设计的缺点:因为组内设计的实验中,每一个被试要轮流在各种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这样,在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将会影响另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也就是说,实验的顺序会造成麻烦,自变量可能与练习或疲劳的因素发生混淆。2...克服组内设计缺点的方法:a.完全平衡的方法b.拉丁方的方法。因变量有哪些特性?因变量: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1..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信度。信度指一致性,是指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如果不是这样,即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有时得分很高(结果好),有时得分很低(结果差),我们说,这种因变量(或测量被试反应的方法)就是不可靠的,它缺乏一致性。2..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1...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2...如果因变量的变化不是由自变量造成的,而是由其他因素,即没控制好的额外因素造成的,这种因变量就是无效的,或者说产生了自变量的混淆。3..因变量的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变化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如果自变量的变化不能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就是不敏感的。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例子:1...一类叫高限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就是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2...一类是低限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实验中就出现了低限效应。什么是心理学实验的内部效度、外部效度、构思效度和统计结论效度?在心理学实验中如何提高这些效度?构思效度是指某项研究理论构思的逻辑合理性以及把抽象理论转化为操作性定义的恰当性程度。提高构想效度的方法研究题目来源合理性,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独特性,研究理论的构思结构严谨、清晰明确,有一定的层次性,这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全面深入地研读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实验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给出严格的操作定义,并对测量指标作出明确的界定,具备可操作性对各种影响构想效度的因素加以消除或严格控制内部效度:含义:指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它反映了一个实验自身是否能够对自变量及因变量间关系进行清晰解释。提高内部效度就是要把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原因的多义性变成单义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通过实验设计,对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进行严密的控制;对实验实施、过程、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统计结论效度是指由统计方法的适当性所引起的统计结论有效性的程度,是检验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程序与方法的有效性指标。提高统计结论效度的方法在实际研究中,为了提高研究的统计结论效度,研究者要注意收集数据的质量,考虑合适的样本容量,选用合适的统计方法,从而提高统计结论的有效性。外部效度:指一个实验的结果推论性,它们是否能够推广到实验样本所代表的总体中,是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提高外部效度的方法提高被试方面的概括性。提高实验材料和仪器的代表性提高实验任务和实验程序的代表性提高研究的背景的代表性。三、反应时什么是反应时新法应用反应时间分析人类信息加工过程的两种基本方法是减数法和加因素法。减数法又称唐德斯反应时ABC或唐德斯三成分说,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简单反应时: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的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选择反应时:根据不同的刺激物,而在多种反应方式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并执行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绝对阈限:通常指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相对阈限:指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操作定义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辨别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选择反应时间又称B反应时间。选择(B)反应时有两个(或多于两个)的刺激,要求被试对每一个刺激都作出不同的反应。选择反应时包括了辨别刺激和选择反应这两种心理操作过程。辨别反应时间又称C反应时间。辨别C反应时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有差别的刺激,要求被试只对其中一个反应,而禁止对其他的刺激反应的情况下测得的反应时。邓德斯反应时邓德斯把反应时间分为三种,被称为邓德斯A,B,C反应时;4P108A反应时间:又称简单反应时间:简单反应时间的刺激只有一个,要求被试的反应也只有一个,而且在实验过程中二者都是固定不变的。B反应时间:又称选择反应时间:选择反应时有两个(或多于两个)的刺激,要求被试对每一个刺激都作出不同的反应。C反应时间:又称辨别反应时间:辨别反应时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有差别的刺激,要求被试只对其中一个反应,而禁止对其他的刺激反应的情况下测得的反应时。辨别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选择反应时间又称B反应时间。选择(B)反应时有两个(或多于两个)的刺激,要求被试对每一个刺激都作出不同的反应。选择反应时包括了辨别刺激和选择反应这两种心理操作过程。辨别反应时间又称C反应时间。辨别C反应时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有差别的刺激,要求被试只对其中一个反应,而禁止对其他的刺激反应的情况下测得的反应时。速度准确性权衡当你急于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更可能出错,相反,当你试图准确地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为了达到预期的准确性,你必须放慢工作速度,心理学家将这种关系称为速度准确性权衡。14、简述反应时的影响因素。(1)反应时受刺激变量的影响,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刺激的不同类型,强度,复杂程度及刺激的呈现方式等(2)反应时受机体变量的影响。反应时间也是以机体内部状态为中介而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映。影响反应时的机体变量的众多,主要有,机体适应水平,准备状态,练习次数,动作年龄因素和个别差异,酒精和药物作用等。什么是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分析法?发展了唐德斯的减数法反应时间,提出了加法法则,称之为加因素法(additivefactorsmethod)。这种实验并不是对减数法反应时间的否定,而是减数法的发展和延伸。加因素法反应时间实验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19、反应时间加法技术的实验逻辑加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21、什么是反应时间?举例说明反应时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举例:要测量光线的强度对个体反应时间的影响,让被试在一个暗淡的屋子里,坐在一个有电键的桌子前,前面有一个幕,幕中有一个洞,光线可以从洞中照射过来。事先让被试熟悉光刺激,告诉他听到预备信号就把手指放到电键上,当看到闪光时就按下电键。在主试那边有一个与电键刺激器连接在一起的计时器,可以记录从刺激呈现到被试的反应开始时的时间间隔,即反应时间。例中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线强度;因变量是反应时间;控制变量有按键的灵敏度、计时器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按键的练习效应和顺序效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