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图式的创新岳敏君新作“重叠”系列解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艺术图式的创新——岳敏君新作“重叠”系列解读课程名称当代艺术发展史开课时间2014.3.6—2014.5.1任课老师赵笺学生姓名李迦迦学号M1301301专业艺术管理成绩1艺术图式的创新——岳敏君新作“重叠”系列解读[摘要]:岳敏君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期,“傻笑”的大脸形象作为具有其个人艺术典型特征的图式被人所熟知。但是岳敏君并没有因此而止步,而是基于原有的艺术风格,从绘画本质出发,摸索新的更深刻的方式,力图把他内在的创造力广泛的表现出来,“重叠”系列正是岳敏君近几年潜心探索的新作之一。本文将从创作过程、创作理念、创作背景三个方面出发,解读“重叠”系列艺术图式的创新。[关键词]:艺术图式创新岳敏君“重叠”系列20世纪90年代初期,岳敏君创作地一排排“大笑脸”形象作为象征性的符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延续这种独特个人风格的同时,他也在尝试新的突破。2014年4月,岳敏君创作的部分新作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亮相,这是岳敏君新作在大陆的首次展览。展览一经展出,即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并对新作艺术图式的突破给予高度评价。据调查,展出短短一个月,吸引参观者近30000人,不仅包括本校师生,而且还有社会各界人士。此次展览囊括了岳敏君近几年创作的四十四件作品,展出作品包括“再肖像”、“西游记”、“重叠”、“表皮”、“笑面人”、“迷宫”、“场景”等七个系列,其中不仅有早为人知的具有岳敏君典型艺术图式的经典之作,而且还有更多他近三年来创作的新作。从其艺术风格地演变来看,可以感受到他对相关问题激烈与深刻地思考,新作不是原地踏步,而是岳敏君为其成熟地思考找到了一种更加合适的表达方式。一、“重叠”系列的创作过程岳敏君首次大陆新作展中,共展出“重叠”系列七组,此系列是近年来岳敏君对艺术图式进行探索与创新的成功典型。他尝试将两幅可谓是“已经完成的作品”(颜料未干透)互相旋转、摩擦、碰撞,两幅油画作品“互相绘画”,最终产生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就一幅作品来看,我们很容易感到一种朦胧、破坏的感觉,甚至有点不知所云。但是将两幅作品作为一个整体2012.1230X30cm布面油画来看,从两幅作品相互摩擦的纹理来看,不难发现岳敏君想揭示的主题。我们熟知“大笑脸”是岳敏君创作地经典“偶像”形象,这样的艺术图式已成为我们识别岳敏君作品的一种标志性符号,要想有所突破非常不易。然而,岳敏君从绘画2本质的角度出发,对当代艺术与社会现实潜心思考,并大胆试验新的艺术图式将其表现出来。由原来具象的“大笑脸”形象转变为抽象的“重叠”系列,并不意味着岳敏君对原有艺术图式地抛弃,恰恰相反,而是“重叠”系列扎根于此,开出更娇艳的花。在“重叠”系列中,即便不能清晰的显现艺术形象,仔细观察,也仍能识别出艺术形象的大体轮廓和岳敏君波普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例如在《重叠系列2012.12》中,两幅作品在相互摩擦的同时,也是作品中的形象相互碰撞的过程,这样一来原本具象的两个形象变得模糊,但是我们仍然能从模糊的画面中辨认出玛丽莲·梦露的形象,这样一种从画面中寻找形象的乐趣更吸引观众。二、“重叠”系列的创作理念一方面,岳敏君试图通过“重叠”系列作品表达一种碰撞、对立的概念。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乃至于人本身来说,都会存在一种矛盾和对立性,相互之间的关系总有一种激烈的对峙和对抗。这样的对峙和对抗是一种相互作用的东西,有时以一种具象的形式出现,如正负电极碰撞出的火花;有时它是无形的却真实存在,如头脑中对两个选择的拿捏不定。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碰撞与对立,岳敏君选择了一种纯审美的形式将其呈现于观众面前。另一方面,岳敏君认为绘画一直以来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角色,从来不是一个主动的施予者,是画家一直作为主动者,施予其色彩、形象、构图等。在两张绘画作品都处于被动接受的情况下,岳敏君将两幅作品主动地相互摩擦、碰撞,在作品处于接受与被接受的状态中,寻找产生新的创作方式的可能性。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岳敏君大胆地尝试了这样的试验,在此之前,他并没有事先设定好两幅作品相互碰撞的方式以及想要达到的效果,而是将主动权交给绘画本身。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样的试验也反映出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处于被接受的状态。以即将毕业,面临就业的毕业生为例,大部分人都处于一种被动的角色,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聘任条件,我们只能被动地对号入座,经过一番“过五关斩六将”之后,要么被聘任,要么被淘汰出局。我们是否想过转化一下角色,成为主动出击者,练就一身的“武艺”,在人山人海的人才市场中挑选自己中意的工作,由工作挑我们转变为我们挑工作。三、“重叠”系列的创作背景要想深入了解这种艺术图式的创作过程和创作理念,必须结合特定的社会背景和艺术家个人的生活经历,倘若脱离其社会背景与艺术家的个人经历,片面、局部地空谈艺术图式的理念,便会失去艺术作品本身存在的意义。31985年,对刚刚步入大学的岳敏君而言,可以说是命运的转折点,当时的中国艺术正在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激烈碰撞,艺术界的思想动荡催生了对中国当代艺术史产生深远影响的“85美术思潮”。这场社会思潮极大地影响了岳敏君后来的艺术创作。毕业后的岳敏君,面临稳定的工作与炽热的梦想,陷入难以抉择的矛盾之中。两者在岳敏君头脑中对立、碰撞、拉扯,最终岳敏君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坚持艺术之路。90年代初,岳敏君的个人风格已经初步形成,凭借傻笑的“大脸”形象,他一举成名。在其艺术图式中,傻笑的“大脸”形象反复出现,使它们越来越具有一种符号化和风格化的倾向。任何事物被符号化之后,虽然容易被识别,但是很难突破符号笼罩下的光环。当固守原有的艺术图式与创新之间发生冲突时,岳敏君并没有极端地选择哪一个,而是在原有艺术图式的基础上,探索新的道路,也可以说新的艺术图式是原有艺术图式的延续。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个人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不免潜藏着矛盾与冲突,如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地矛盾、文化传播与文化渗透之间地碰撞、坚持个人梦想与旱涝保收的稳定工作之间地冲突等。岳敏君敏锐地捕捉到社会变化中的这些信息,再加之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深思熟虑之后,用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将其传达给我们。结语岳敏君新作艺术图式地演变,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所散发出的对艺术与社会现实问题之间激烈而深刻地思考,同时也让人们了解到他艺术思想不断嬗变的轨迹。针对岳敏君不断推出的新作,国内著名批评家冀少峰认为他每一次视觉样式的更新,既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潜心建立在对当代艺术与社会现实的深思熟虑上。国内知名批评家与策展人李小山也谈到岳敏君的新作,预示了他本人的自我解放,而不是因为原先的图式固化而试图开拓什么或试验什么,恰恰相反,他是在回归——回归到更自我和更自由的状态。在当下我们所处的社会中,观众期待的已不仅仅是艺术家精湛的技法,而是基于艺术家修养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理解,显然,岳敏君深谙此理。他曾说:“不要把艺术看成是一种进化论式的,一种先进和不先进的,真实地面对自己才能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心理感觉的作品,如果用一种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艺术,,从事艺术创作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岳敏君从绘画本质的角度出发,敏锐地观察当下社会的变化,执着地探索新的艺术图式,不断地突破自我。4凭借这样的觉悟,相信岳敏君的艺术图式会一直更新,也会不断给人们以新的启示,如同岳敏君自己所说:“最有价值的事情,是在这种探索的道路上,新的故事永远会在拐弯处出现。”参考文献:[1]冀少峰.是什么让我与众不同——评岳敏君创作[J].故宫博物院刊.2006(11)[2]杨涛.对岳敏君绘画的再解读[J].艺术·生活.2007(03)[3]陈耀杰.专访岳敏君:我的创作不是毫无目的的胡思乱想[EB/OL],2013-12-23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