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完成流调率分析【摘要】目的对2011年凉山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完成流调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完成流调率提出针对性策略。方法利用艾滋病专报网2011年的定时数据库,采用EXCEL2003和SPSS18.0对《传染病报告卡》和《附卡》中可能影响完成流调率的内容进行统计,对其结果逐一分析。结果按报告地统计2011年共报告病例4558例,按国家的指标要求应流调病例4558例。病例的身份证号、电话、现住址、户籍地等项内容填报详实和不详,完成流调率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份证号、电话、现住址、户籍地等项内容填报详实的,完成流调率较高,分别为93.55%、89.46%、92.42%、92.40%。不同职业、疾病状态、婚姻、文化程度、报告类型、传播途径和样本来源的完成流调率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AIDS病例信息填报不同,完成流调率有差别。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坚持首诊负责制和信息收集关口前移,从源头加强HIV/AIDS在初次报告时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因为信息填报因素导致的完成流调率差异,为疾控专业人员提供重要的流行病学信息,提高完成流调率。2004-01-01全国启动了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系统,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在全国建立了统一、高效、快速、准确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1]。为提高艾滋病疫情报告的质量与时效,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并于2005-03正式启动。在系统运行2年多以后,根据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需要,调整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并于2008-01-01启动,其中“HIV/AIDS病例报告”模块针对原《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全面提高了艾滋病防治信息的综合分析与利用[2]。调整后的系统增加了病例报告的必填项目数,并对项目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行自动检查。随访执行单位应在网络直报日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流调,完成流调率就是指流调表中填写随访的人数占填写有流调表人数的比例。是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考核指标之一,并且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提供定期医疗随访、CD4检测、配偶及性伴检测等综合服务,都建立在完整准确的首次流调基础之上,凉山州自2009年开始,结合凉山州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和规范,采取首检负责制和信息收集关口前移,即首次开具HIV检测单的医疗机构,除填写检测登记表外,如HIV初筛检测或快诊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要尽量收集完整、准确的个人信息,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个案随访表》和《家属情况登记表》,并将2卡2表和血样同时送当地疾控中心,收到确证实验结果后,医疗机构或疾控中心就可迅速上报疫情和个案随访表。为进一步发挥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有效服务作用[3],分析目前首次流调的工作现状,提高完成流调率,现根据凉山州2011年HIV/AIDS病例报告情况研究影响完成流调率的因素,为切实提高完成流调率提供现实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资料来源于《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数据使用凉山州2011年的定时数据库,选取数据库中报告单位为凉山州的数据。1.2方法数据采用EXCEL2003和SPSS18.0进行分析,数据分析主要针对《传染病报告卡》和《附卡》中可能影响完成流调率的内容进行统计,并对其结果逐一分析。2结果2.1身份证号、性别等病例报告内容与完成流调情况身份证号、电话、现住址、职业、疾病状态、婚姻、民族、文化程度、户籍地、报告类型等项均对完成流调率有影响,不同的填报内容完成流调率有差别。不同性别完成流调率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2.3不同样本来源病例的完成流调情况不同的样本来源完成流调率情况有差别。无偿献血人员、新兵体检、阳性者配偶或性伴体检的检测者完成流调率均是100%,婚前检查、检测咨询、女性阳性者子女检测、其他羁押人员体检、其他就诊者检测、受血(制品)前检测、专题调查、其他样本来源的检测者完成流调率均较高。而术前检测和性病门诊就诊者完成流调率明显低于其他样本来源的感染者,见表3。3讨论3.1身份证号、现住址、户籍地与完成流调率身份证号为非必填项,但填报后完成流调率较高;电话为非必填项,填报与否对完成流调率影响不大。现住址、户籍地均为必填项,现住址和户籍地详实的完成流调率高。非必填项身份证号的填报可以提高完成流调率,在流调时可以通过身份证号查询详细的地址,所以在首次接诊时收集身份证号有助于完善病例报告的内容,同时,病例的身份证号目前是关联艾滋病网络直报疫情库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库的主要变量[4]。凉山州已下发《凉山州常规检测规范(1118)2011.1》要求检测者凭身份证登记检测,以避免检测后续工作的脱节,具体内容为首次HIV检测阳性就诊者,收集个人信息时要求详实,住址农村必须要求具体到村、组,城市必须要求具体到街道门牌号或工作单位。必须要有身份证号或新农合号,联系方式(移动电话、座机)也要一并记录。州内医疗机构按要求实施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此项目的填报须继续坚持。现住址与户籍地填写详实与否与完成流调率联系密切,故仍须遵照规范要求执行。3.2职业、文化程度、感染途径与完成流调率职业为农民、民工、家政及待业者的完成流调率高,与报告疫情数的职业分布吻合;文化程度为文盲、初中、小学的完成流调率较高,与报告疫情数的文化程度分布吻合;从职业、文化程度、感染途径、样本来源的角度分析,职业、文化程度、感染途径、样本来源的完成流调率高低与疫情的分布情况一致,但对职业进行分析发现职业为教师、干部等文化程度偏高的行业完成流调率并不高,与对文化程度的分析结果一致,可能职业为教师、干部等职业的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强,担心歧视等原因,没有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3.3样本来源为术前检测和其他就诊者检测的完成流调率分析样本来源为术前检测和其他就诊者检测的病例中,报告单位为州级医疗机构的完成流调率均比较低,提示部分州级医疗机构没有完全按照凉山州有关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在首次接诊时填报的病例信息在准确性和完整性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病例报告的信息采集须要经过一系列的环节[5],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错误都会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为保证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后续服务的顺利开展,应坚持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和信息收集关口前移,传染病报告卡和附卡的信息必须准确、完整的收集。对文化程度较高、有固定职业的人群和同性性行为人群,应加强检测后的咨询,提供预防控制知识和医学建议[6],做好隐私保护工作,并在全社会营造“零歧视”的良好氛围,才能真正消除其顾虑,配合医疗机构完成随访管理等工作。另外对大型综合性医院,要加强培训和督导,提高病例报告人员责任心[7],从源头加强HIV/AIDS在初次报告时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而能够为疾控专业人员提供十分重要的流行病学信息[8]。1995年,凉山州在云南遣返的吸毒人群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截至2009年底,艾滋病疫情波及全州17个县市,累计HIV感染人数居四川省第1位。其中6个县的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广泛流行期,艾滋病流行形势较为严峻[9]。由于观察防治效果须要进行长期的随访[10],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工作任务艰巨,感染者及病人的管理困难重重。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上述工作的推广和深入,HIV病例报告的信息日益准确,完成流调率逐年上升,自2008年到2011年,分别为25.70%、70.80%、80.00%、88.50%。此项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