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状况,探讨HIV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办法。方法对四川省2007-2011年报告的HIV职业暴露人员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做描述性分析。结果2007-2011年四川省报告HIV职业暴露人员464人,主要来自于卫生、公安司法机构,医护人员占77.58%(360/464)),其次是公安司法人员15.09%(70/464),其他人员7.33%(34/464)人。暴露方式包括针刺伤、锐器伤或接触暴露等,以针刺伤和切割伤为主,占61.43%(285/464)。HIV暴露后预防(PEP)采取清创94.83%(440/464)和预防性服药89.44%(415/464)措施,暴露后4h内服药的人员占35.07%(148/415)。随访监测未发现HIV抗体阳转者。结论医务人员和警察是HIV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暴露后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HIV感染。HIV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防护药品的可及性是今后工作的重点。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如实验室技术员、医生、护士、护理员、警察、监狱管理人员等,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有关工作中,意外地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1984年国外首次报道一名医务人员因破损的皮肤接触到污染的血液而感染HIV,从而引起许多国家对HIV职业暴露的重视[1]。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卫生部于2004年制定了关于《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随着四川省HIV流行趋势上升,卫生、公安、司法等系统的工作人员暴露HIV的机率逐渐增加。通过对四川省近5年报告的HIV职业暴露个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HIV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办法。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7-2011年四川省报告的HIV职业暴露人员。1.2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艾滋病实验室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预防”的要求和方法,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2]。个案流调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暴露方式、暴露源严重程度、暴露后紧急处理、暴露后预防性服药方案以及暴露后0、4、8、12、24周血清学监测结果等。依据暴露类型和暴露源情况,对暴露的危险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本人意愿确定是否进行预防性服药。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和Excel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2结果2.1HIV职业暴露人群2007-2011年四川省报告HIV职业暴露人员464人,主要来自于医疗机构,其中医护人员360人(77.58%),公安司法人员70人(15.09%),其他人员34人(7.33%)。2010年和2011年分别报告99人和148人发生HIV职业暴露,占报告人数的21.34%和31.89%。报告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表1)。2.2HIV职业暴露方式2007-2011年报告的464名HIV职业暴露人员中,285人(61.43%)为针刺伤或锐器切割损伤,主要原因为医护人员在实施穿刺、手术以及警察在抓捕违法人员等过程中被医疗器具刺伤、划伤或被违法人员刀具损伤;124人(26.72%)主要为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接触HIV污染的血液、羊水等体液以及执法人员工作中接触了违法人员血液;55人(11.85%)主要为公安司法人员在执行任务中被违法人员抓咬伤(表2)。2.3HIV职业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prophylaxis,PEP)报告的464名HIV职业暴露人员中,440人(94.83%)对身体接触暴露源的部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挤血、冲洗、消毒等方式处理,24人(5.17%)未采取任何措施。464名HIV暴露者中,415人(89.44%)HIV暴露后进行了预防性服药,根据暴露危险程度,选用抗病毒药物AZT+3TC或AZT+3TC+IDV,连续口服28天[3];49人(10.56%)因没发生明确的HIV体液交换,未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性服药的415人中,148人(35.70%)在HIV暴露4h内服用药物;267人(64.30%)超过4h才服用药物。医护人员与其他人员服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2.4随访监测HIV暴露后0、4、8、12、24周进行随访和血清学监测。预防性服药的415人中,42人(10.12%)报告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8人(1.92%)分别出现皮疹、肝损、血细胞降低等现象。报告2人(0.48%)中途停药,未服完全程。截至2012—02—29,HIV职业暴露的464人中,422人(90.95%)完成6个月随访监测,未发现血清抗体阳转,42人(9.05%)仍在随访监测期中。3讨论四川省2007-2011年发生的HIV职业暴露主要来自医疗机构和公安、司法部门,针头刺伤和锐器切割伤是主要的暴露方式。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1981—1997年因职业暴露感染HIV的52名医务人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暴露情况最常见的是针刺伤或割伤,HIV暴露后发生感染可能性大小与针头的特性、刺伤的深度、针头上有无可见的血液及血液量的多少、感染源患者的感染阶段、以及被伤者的遗传特性有关[4]。发生HIV暴露后,是否紧急挤出创面血液,对局部进行彻底的冲洗,消毒;是否在4h内预防性服药[5],是防止HIV暴露后感染的关键措施。该研究收集的个案中,94.83%(440/464)对局部创面进行了处理,但处理方式是否正确,有待进一步分析;预防性服药的人员中,64.30%(267/415)超过4h才服用抗病毒药品,可能原因为HIV暴露后预防知识欠缺或药品可及性不够。预防性服药需2种或3种抗病毒药品短程联合使用28d,2003年以前研究的资料显示,几乎50%的HIV暴露者服药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头痛、食欲减退等反应,不能耐受者可导致停药[4]。该研究分析有12.04%(50/415)服药人员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与药物改良或信息偏倚有关。暴露后采取预防措施并完成6个月血清学监测的人员HIV抗体均呈阴性。据国外前瞻性研究表明,经皮肤HIV感染的机率为0.3%,而经粘膜感染的机率为0.09%[6,7]。说明HIV暴露后感染的危险度较低。通过前面的分析和讨论,明确了卫生、公安、司法人员是四川省HIV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应对他们开展HIV防护知识培训,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认真执行普遍性防护原则,配备必要的防护药品和器材,减少HIV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