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理的野外研究及裂隙对煤层气页岩气开发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节理的野外研究及裂隙对煤层气页岩气开发的影响地质构造是指地壳或岩石圈的岩层和岩体(包括沉积岩层、岩浆岩体和变质岩系),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发生构造变形,从而形成的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等构造。节理是指岩石中的裂隙,是无明显位移的断裂,常成群成组发育。节理构造在自然界广泛发育,对节理的研究在地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地质构造分析方面,节理与褶皱、断层和区域地质构造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并且可以用来分析、恢复古构造应力场;在油、气、水等的研究方面,节理是这些流体的运移通道、储集的场所;在矿脉的研究方面,节理为矿液上升、分散、渗透提供了构造条件;在工程地质方面,节理是岩体中的结构面,影响岩体的强度。1.节理的野外观察和研究野外观察研究节理首先要选取合适的节理观测点,节理观测点一般要求有:岩层露头良好;构造特征清楚,岩层产状稳定;节理比较发育(至少有几十条),有代表性;要求既有平面又有剖面露头;尽量位于构造的重要部位。节理点的整体布置根据目的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布置方法。为了了解区域地质构造,可以均匀布点;了解褶皱特点,可以在其核部、翼部和倾伏端等部位布点;了解断层特点,可以在断层两侧布点;了解水文地质特征,可以在含水层及其顶、底板中布点;了解煤层气、页岩气储层裂隙特征,在煤层、暗色泥页岩层及顶底板布点。节理观测的内容:1)、首先应了解观测点的地质背景:岩层的产状、岩性、厚度和层理特征,褶皱与断层的特点,以及观测点所在的构造部位;2)、区分构造节理和非构造节理,以及构造节理中为张节理还是剪节理;3)、分析节理的发育程度与岩层的岩性、厚度及构造应力的关系;4)、划分节理期、节理组和节理系,根据节理的交切关系进行初步的划分;5)、节理的延伸情况,在同一层内的延伸情况以及在层间的延伸情况;6)、节理面的观察:平直程度、擦痕、微剪切羽列等;7)、节理的组合、交切关系,主节理和派生节理之间的组合形式及力学成因等关系;8)、节理的含矿性及充填性。野外节理观测点的记录1)、首先记录节理观测点的经纬度,并在地图上标注;2)、确定观测地层岩性及所在组、段,分析观测点所在的构造部位,测量地层产状并记录;3)、测量节理产状并记录;4)、测量节理的密度并记录,节理密度分为线密度与面密度;5)、对有代表性的节理进行拍照,可以用罗盘作为参照物,瞄准器指北;6)、如需采样,按照要求在岩层中采样并标记。2.野外共轭剪节理的发育特点野外中由于漫长的地质历史,多次的构造运动作用,岩石露头上经常发育许多组节理。同一套共轭剪节理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共轭的两组剪节理以近于90°的角度(通常为60°—120°之间)相交切,具有近似的节理间距,近似的延伸长度和裂隙张开程度,都没有充填物或有相同的充填物(矿物成分和粒度大小相似)。共轭的两组剪节理几乎是同时形成的,常相互切断。共轭剪节理一定有微量的位错,表现为一组右行,一组左行,剪节理的位错关系,可以用彼此间或被切断的其它标志物(砾石、岩层或岩性界限)的相对错动方向来确定,可以用羽列来判断也可以用节理面上的擦痕来判断。马宗晋等(1965)认为一个地区从平面上来看,区域性破裂(断层或节理)一般总是出现4组或少于4组。岩石在破裂后没有充填物来愈合的话,共轭见断裂(断层与节理)一般只能出现两套(4组),也就是说只有头两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可能不受干扰地产生两套共轭剪节理。如果这四组共轭剪节理没有愈合,后期的构造应力作用将不再产生新的节理,而是沿着方向相近的早期节理发生重新活动。Donath(1961)对各向异性岩石进行了压缩试验,发现当各项异性面(劈理、层面等各种软弱面)与挤压轴呈30°—60°交角时,破裂沿原有的软弱面产生,不再发生新方位的破裂面。这说明在已经破裂的岩石中,破裂面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应力的作用,即以本身再活动的方式来释放应力,而不再发生新的破裂面。如果早期节理面已经愈合,将不受此限制。在三维空间中,岩石破裂的极限尚无定论,有待研究。3.与褶皱构造有关的配套节理纵弯褶皱是在区域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在区域水平挤压应力方位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纵弯褶皱的发生和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褶皱构造的不同部位,局部的应力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会产生不同的配套节理。(1)、平面共轭剪节理系平面共轭剪节理系分为早期平面共轭剪节理系和晚期平面共轭剪节理系。1)、早期平面共轭剪节理系:自区域水平压应力开始作用于水平岩层至纵弯褶皱即将形成而尚未形成之前,往往会先产生一对早期平面共轭剪节理系。两组剪节理面的交线呈直立状态,,指向中间主应力σ2的方位,两组剪节理面所夹的锐角平分线指示最大主应力的方位,钝夹角平分线指示最小主应力的方位。在有些部位,这套节理系往往会被后来产生的节理所利用或改造,不能完整的保存下来。2)、晚期平面共轭剪节理系:随着纵弯褶皱的形成和发展,在背、向斜中和层以上往往会各自产生一对共轭剪节理系。如果背斜是水平的,在背斜核部中和层以上部位,平面共轭剪节理系锐夹角平分线方向指示的局部最大主应力方位,与轴迹方位平行,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最小主应力方位平行,局部构造应力场最小方位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最大方向平行。如果向斜是水平的,在中和层以上部位,共轭剪节理系指示的局部构造应力场方位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方位一致。(2)、剖面共轭剪节理系1)、早期剖面共轭剪节理系:当早期平面共轭剪节理系形成之后及纵弯褶皱雏形形成之初,最小和中间应力方位互换了位置,最小主应力方位成为直立,中间主应力方位则成为水平。因而,在与最大主应力平行的剖面上,往往会产生一对早期剖面共轭剪节理系,两组剪节理所夹锐角的平分线,指向区域挤压应力的方位。2)、晚期剖面共轭剪节理系:纵弯褶皱形成后,水平背斜中和面以上,由于局部构造应力场改变,最大主应力方形可能成直立,最小主应力与背斜轴迹垂直,中间主应力与轴迹平行,在背斜横剖面上可能发现晚期剖面共轭剪节理系,两组剪节理钝夹角方向指示区域最大主应力方位。(3)、横张节理,由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挤压或者最小主应力方向的拉张,常形成平行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横张节理,横张节理常常追踪早期形成的平面共轭剪节理系而呈锯齿状。当背斜发生倾伏时,在倾伏端中和层以上部位常会形成与枢纽平行的张应力,因而产生一组晚期横张节理,呈楔形张口(不呈锯齿状),节理面与枢纽垂直。(4)、纵张节理,在纵弯褶皱形成之后,在背斜中和层以上部位,常形成局部横向张应力,产生纵向张节理,常与背斜轴迹平行,呈楔形开口,在横剖面上呈扇状排列,有时也会追踪晚期平面共轭剪节理系,呈锯齿状延伸。横弯褶皱中如穹窿构造会形成环状或放射状张节理,由于岩层成弯状上拱,使岩层普遍受到放射状和环状的张应力作用,形成环状和放射状张节理。4.节理产状复平沉积岩的原始产状一般都呈水平状态,由于褶皱和断层运动等构造作用的影响,岩层发生倾斜和旋转等构造变形,从而使岩层产状发生了变化。在褶皱和断层形成的早期,岩层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会形成两组平面共辆剪节理(例如高家场背斜西翼的缓倾角岩层中发育的两组早期平面共辆剪节理)。对于倾角较大的其它岩层,在它们的节理组构图中有时可以明显的分辨出两个沿层面分布的极密圈,这些节理垂直于层面,可能也是早期平面共辄剪节理。但由于岩层的倾斜和旋转,原先在岩层水平状态下形成的节理的产状也会跟着变化,将岩层恢复到原始水平状态能够更直观的认识早期共辆剪节理的发育特征。岩层从原始水平状态演变成现今的状态,中间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形过程。为了将岩层恢复水平,只能将这个变形过程做一些理想化的假设,假设岩层发生褶皱变形的过程中始终以褶轴为轴发生弯曲,褶轴的走向一直保持不变。因此,将岩层恢复水平的工作主要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是将褶皱恢复成褶轴水平的状态,第二步是再将岩层以裙轴为轴旋转到水平状态(如图1)。图1:岩层恢复水平过程示意图:1,褶皱倾伏;2,褶皱恢复水平;3,两翼岩层恢复水平这个恢复过程如果是用手工绘图的方法完成,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尤其是当岩层面中的节理非常多的时候,对每一条节理逐一进行手工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今,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应用软件,例如前文所说的DIPS软件来完成这项工作,具体分以下几步骤(图2)。图2节理复平步骤谢耀权(2013)在川西高家场背斜和盐井溪逆断层地区研究逆冲断裂带节理组构及变形特征时,曾对高家场背斜的节理进行复平,具体方法结合上述步骤如下:第一步:求褶轴的产状在赤平投影中分别画出招皱两翼岩层面的投影,它们的交线的产状即为褶轴的产状。高家场背斜西翼的30号点(产状319°∠31°)和32号点(产状300°∠36°)的岩层平均产状为310°∠34°,东翼的35号点(产状125°∠49°)、34号点(产状144°∠80°)和33号点(产状142°∠78°)的岩层平均产状为137°∠69°,求得两翼岩层面的交线即高家场背斜褶轴的产状为225°∠4°。第二步:将褶轴恢复为水平这项操作是以垂直于褶轴的水平线为轴,将整个褶皱旋转一个角度(大小等于褶轴的倾角),使褶轴恢复为水平状态。具体到高家场背斜的数据处理工作,是在DIPS软件中选择“旋转数据”操作,将“旋转轴心”设定为“倾覆向315°、倾覆角0°”、“旋转角度(绕轴顺时针旋转)”设定为“4°”。经过旋转操作后得到的数据即为褶轴恢复水平后的岩层面及节理产状。第三步:求解褶轴恢复水平后的岩层产状野外测量的每一条节理或层面数据在记录表中都有对应的编号,在用DIPS软件进行处理时也有对应的序号。将褶轴恢复水平时首先要记下层面的编号,然后当褶轴恢复水平后对应这个编号査找层面的新产状。第四步:将岩层恢复为水平这项操作是以恢复水平后的岩层面走向为轴,将岩层面旋转一个角度(大小等于岩层的倾角),使岩层面恢复为水平状态。在DIPS软件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与将褶轴恢复为水平的操作方法相同。由于每个测点的岩层面产状都不相同,操作中需要将每个测点的岩层面分别进行旋转,经过旋转操作后得到的数据即为该测点的岩层面及节理在岩层恢复水平后的产状。根据岩层恢复水平后的节理产状,用DIPS软件绘制了各个测点在岩层恢复水平后的节理极密图(如图3)。图3各测点节理极密图5.节理的构造应力场恢复朱勇等(2014)研究安徽巢北地区构造时,研究区内节理发育特征,通过研究区内15个观测点的千余组节理数据来恢复古构造应力场。测量点主要分布在平顶山向斜、凤凰山背斜和俞府大村向斜的两翼,测量点地层倾角较大,多为30°至近直立。观测的节理多成群出现,构成平行排列或雁行排列或由2组节理相互剪切形成的X型共轭节理。将每个测点的节理玫瑰花图分别标绘在研究区的构造纲要图上,定性分析古构造应力场的状态(谢仁海等,2007)(图4),可以看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向和NE向。一个地区的节理一般是长期多次构造的产物,为了探讨研究区构造应力场,需对节理进行分期与配套。观测点可见多组节理共存的现象,它们之间相互切断错开、限制中止并且有的可见擦痕、羽裂和派生节等。通过节理测量,绘制节理走向玫瑰花图,结合节理之间的切割限制关系,确定出2组共轭剪节理(表1)。图4巢北地区各测点节理玫瑰花图表1共轭剪节理产状统计表根据上述节理分期配套的结果,能够确定研究区至少经历了2期主要构造运动。通过作各点的节理等密图,找出代表性节理产状,对共轭节理分析配套之后求出共轭节理产状,然后借助赤平投影求出各应力轴的产状,投放到地质纲要图上,绘出主应力轴轨迹线图。以下对该研究区各期古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和构造形迹进行分析。(1)第一期古构造应力场通过应力轴产状,对各测点节理数据进行吴氏网投影,编制本区第一期构造节理应力状态,依据各点应力方向绘制该研究区第一期构造应力轴轨迹线图(5)。由第一期构造应力轴轨迹线图能直观地分析出最小主应力σ3轴迹线与褶曲轴迹线方向一致,最大主应力σ1方向为287°~355°,平均为319°。从构造变形特征可以判断出这种应力状态是受到NW-SE方向的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三叠纪末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拼接,扬子板块向NE俯冲产生不断增加的侧压力而形成研究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