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未调研测试高一语文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试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題卡的相应位置。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说起传统伦理道德,最有代表性的一句就是我们都▲的“父母在,不远游”。如今,这一条古训已被激烈的竞争冲得无影无踪。②自从18世纪以来,欧美的大都市因为工商业无计划、无秩序、无限制地发展,城市本身也跟着呈现出了野草▲式的滋长状态。③反反复复修改的字迹呈现了一次伟大演说诞生的历程,也启发演讲者懂得,▲高度重视演讲稿的写作,仔细斟的、精心锤炼,为成功的演讲做好充分的准备。A.耳熟能详蔓延必须B.耳濡目染蔓延必需C.耳濡目染漫延必须D.耳熟能详漫延必需2.下列各句交际用语,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称呼朋友的儿子用“令郎”,称呼自己的儿子用“犬子”。B.称呼朋友家时用“府上”,称呼自己家时用“寒舍”。C.迎接朋友到来时说“蓬荜生辉”,到人家做客时说“叨扰”。D.送朋友离开时说“请留步”,离开朋友家时说“告辞”。3.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B.举酒欲饮无管弦C.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D.想当年,金戈铁马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不问的一项是(3分)A.进退不由,殆.例送死百战不殆.B.官盛则近谀.阿谀.奉承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欲盖弥彰.D.暴秦之欲无厌.贪得无厌.5.下列诗句中都有对季节景物的描写,依春夏秋冬时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②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③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④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②D.①②③④2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注]①常平:官仓名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援.笔而成,辞甚伟援:持,取B.州县吏莫敢诘.诘:追究C.假.以骑从,夸徇四境假:凭借D.士与王安石游.游:交往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使之.不能复合也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巩导之于.欧阳修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C.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以.吝故不及以.其无礼于晋8.下列各句中,句式和“章邱民聚党村落间”一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泊牧以馋诛C.是寡人之过也D.遂与秦王会渑池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3分)(2)—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3分)10.巩被称为“儒者能吏”,文章第二段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他“能”的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3三、古诗鉴赏(8分)11.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楼桃,绿了芭蕉。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顏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有人评价《一剪梅.舟过吴江》中结尾“红”“绿”两字用得极有韵味,请结合全词说说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4分)(2)两首词中作者都抒发了“愁”情,请比较其中情感内涵的异同。(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月出于东山之上,▲。(苏轼《赤壁賦》)(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4)西当太白有鸟道,▲(李白《蜀道难》)(5)▲,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髙》)(6)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7)故远人不服,▲。(《季氏将伐顓臾》)(8)▲,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五、名著阅读题(10分)1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王熙风口齿伶俐,对贾母恭维也各具特色。有赞黛玉标致的“借彼喻此”的恭维,有打趣贾母鬓角上留下寿星窝儿的“指陋说美”的恭维,还有打牌故意输给贾母装小器的“明嗔暗喜”的恭维。B.单四嫂子和孔乙己一样,是《呐喊中软弱而又无反抗力的人。她独自一人抱着儿子看病跑药店,又独自一人为儿子办丧事,身心俱疲。这些命运的摧残对一个寡妇而言无疑都适致命的。C.《边城》中翠翠的爱情与三次端午节关系紧密,第一次端午节翠翠初遇傩送,心中埋下爱情的种子;第二次端午节翠翠牵挂外出青浪滩的傩送,暗示她情窦初开;第三次端午节翠翠知道了傩送喜欢自己。D.桑提亚哥在大海上追捕鲨鱼时,为了能坚持下去,他不断地与大马林鱼、鸟儿、大海对话,不断地回忆往事,并想到了曼诺林。他说:“要是孩子在这儿多好啊,好让他帮帮我,再瞧瞧这一切。”E.《飞鸟集》中有许多对死亡的诗意描绘,如“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认为生和死之间没有完全的对立,生命有显现的形态,也有隐没的形态,死并不代表生命的消失。14.简答题。5分)4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埯,在警幻仙子处看到两句判词,分别是“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和“堪羡优怜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两句判词各指何人?词中分別暗指何事?(5分)六、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_丨7题。①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的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看这些实例,“a!”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b”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c,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含有假定语气,如果改成“d!”语气就完全不对了。由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②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③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5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节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有删改)15.将下面①②③④四句话分别填人文中abcd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你是什么②你这什么③你是个好小子④你这好小子A.a②b①c④d③B.a①b②c④d③C.a①b②c③d④D.a②b①c③d④16.将下列句子填人第②段横线处,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②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③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④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在调整思想和情感。A.②①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17.第③段中举了贾岛“推敲”的故亊,作者“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请结合文章概括其理由。(4分)七、课外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女巫的面包欧·亨利①马莎·米查姆小姐是街角上那家小面包店的老板娘。马莎小姐今年四十岁了,她有两千元的银行存款、两枚假牙和一颗多情的心。结过婚的女人可不少,但同马莎小姐一比,地们的条件可差得远啦。②有一个顾客每星期来两三次,马莎小姐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他是个中年人,戴眼镜,棕色的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礼貌又十分周全。这个顾客老是买两个陈面包。新鲜面包是五分钱一个,陈面包五分钱却可以买两个。除了陈面包以外,他从来没有买过别的东西。③有一次,马莎小姐注意到他手指上有一块红褐色的污迹。她立刻断定这位顾客是艺术家,并且十分贫困。毫无疑问,他准是住阁楼的人物,他在那里画画,啃啃陈面包,呆想着马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