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补充阅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苏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补充阅读31.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实验目击记天刚黎明,火箭发射场区一片紧张的战斗气氛。人们盼望已久的发射运载火箭的试验就要开始了。高大的发射塔架,环抱着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耸立在发射场上。各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和操作,随即撤离现场,满怀激情地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在地下发射控制室里,指挥员凝视着电子钟的时间指示,听取各操作手报告的每一个字,作出决断,发出口令:“10分钟准备”……“5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随着最后几秒钟的到来,场区上的各种跟踪测量设备开机,高速摄影机、磁带记录仪等记录设备启动起来。“点火!”一声令下。发射控制台上年轻的操纵员沉着果断地按下了电钮。火箭发射场立即传来连绵不绝的巨大轰鸣声。这声音像山崩,像海啸,震颤大地。巨大的火箭拔地而起,冉冉上升,尾部喷着辉煌的火焰,直上云天。“发射成功了!”人们欢呼着、目送着腾空而去的火龙,心潮像海浪一样翻滚。多少个日日夜夜,无数战斗在国防科研阵地上的尖兵,为研制、发射大型运载火箭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火箭在蓝天扶摇直上。几秒钟后,垂直上升的火箭开始拐弯;几十秒后,火箭排出的燃气在空中凝成烟雾,宛如一条白练在长空向东南方向延伸;最后在茫茫的天际里,渐渐变成了一个小亮点,穿出了大气层,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然而,从我国本土到远洋测量船队,几百套我国设计制造的现代化测量通信设备,却紧紧“咬”住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小亮点,精确地测定、记录和报告着火箭在每瞬间的飞行速度、高度和姿态.每一秒钟都有大量的测量数据,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测控数据交换中心。测控中心通过各种精密设备和线路,把所有参试单位联接成一个紧张的战斗集体,及时地汇集、交换各参试单位之间的数据资料,不断地向各测量台站报告着火箭飞行数据,引导它们准确地跟踪火箭;并且把各台站所测信息和火箭飞行情况及时转送给发射场区的计控中心和指挥中心。喜讯不断传来:“跟踪良好!”“工作正常!”“飞行正常!”在飞行控制中心,一排排电视屏幕上,频频交换着五颜六色的数码,自动记录仪在显示板上轻轻地描下了火箭飞行轨迹的曲线。这条曲线,与事前标上去的理论弹道曲线紧密地吻合在一起,它形象地告诉人们:火箭内部仪器工作正常,火箭飞行正常!火箭在太空飞行了一长段时间后,再次进入大气层,直向太平洋预定海域飞来,一切正常,胜利在望了。人们个个喜形于色。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耸立()决断()精确()汇集()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随即:喜形于色:3.“火箭发射场立即传来连绵不绝的巨大轰鸣声。这声音像山崩,像海啸,震颤大地。巨大的火箭拔地而起,冉冉上升,尾部喷着辉煌的火焰,直上云天。”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写下来。4.读句子,用加点词语造句。(1)各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和操作,随即..撤离现场,满怀激情地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2)几十秒后,火箭排出的燃气在空中凝成烟雾,宛如..一条白练在长空向东南方向延伸5.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三句)6.短文记叙了作者目击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实验的经过,从点火、()到()的经过。32.用双手掰开原子弹的人谢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德国人在欧洲用闪电战吞并着大半个欧洲,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被屠杀。日本人在亚洲称霸,侵略中国和东南亚,还偷袭美国珍珠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着这两个疯狂的强盗,各国都想研制一种新武器来对付和消灭这两个强盗。加拿大的科学家也不例外,有一天,最著名的核科学家斯罗达博士,他在实验室里主持着原子弹引爆临界试验工作。他周围有数百名男女科学家,也都全神贯注地协助斯罗达博士的试验。临界状态是原子弹引爆的关键问题,平时保存需要安全,待用时要在规定时间内爆炸。核装料装置平时要保持亚临界状态,以确保安全;而在爆炸时,又必须使核装料迅速到高超临界状态,以实现链式裂变反应。科学家还发现,要从亚临界状态到高超临界状态的转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积木式的拼凑法,比如说把核装料分成两块,每块都小于临界质量,但如两块台起来却大于临界质量,平时两块分开放着,每块都处在亚临界状态,不能发生链式反应,如果将它们迅速地合起来,就组成了一块超高临界质量的核药,于是立即会发生裂变。第二种方法叫压紧法,利用普通炸药的爆炸力量把分散的核浓缩铀挤压到一块,使它超过临界状态而爆炸,加拿大核科学家斯罗达博士的实验,就是在探索和解决这种引爆的难题。那天斯罗达在轨道上研究两块浓缩铀对合的临界质量,就在这时,一场意外的事故发生了。拨动铀块的一把螺丝刀突然滑落,两块铀在轨道上同时滑动,就在两块铀即将滑到一起的关键时刻,斯罗达奋不顾身地用双手把将要滑到一起的铀块掰开了,这铀就是原子弹的核,只要合到一块,瞬间就会超过临界状态而发生裂变爆炸。斯罗达将铀块掰开,避免了一场极其可怕的核爆炸。不但实验室的精密仪器设备安然无恙,而且他的助手和同事们都得救了。可是铀是一种放射性物体,斯罗达这位优秀的科学家,为了避免这场核爆炸的灾难,他受到了高剂量的致命核辐射,出事之后的第九天,他就离开了人世。加拿大政府和人民,为了表彰这位杰出的优秀科学家对人类所作的贡献,把他誉为“用双手掰开原子弹的人”。直到今天,人们一提到斯罗达的英名,都伸着拇指赞扬这位舍己救人的科学家,说他是加拿大最优秀的儿子。1.辨字组词。洲()侵()例()贯()掰()避()州()浸()列()惯()瓣()僻()2.根据句子的意思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全神贯注安然无恙舍己救人3.用关联词写话。只要……就……不但……而且……4.读句子,体会引号的用法。(1)喜讯不断传来:“跟踪良好!”“工作正常!”“飞行正常!”(2)几百套我国设计制造的现代化测量通信设备,却紧紧“咬”住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小亮点……(3)加拿大政府和人民,为了表彰这位杰出的优秀科学家对人类所作的贡献,把他誉为“用双手掰开原子弹的人”。5.读句子,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活动。就在这时,一场意外的事故发生了。拨动铀块的一把螺丝刀突然滑落,两块铀在轨道上同时滑动……关键时刻,斯罗达博士的助手和同事们会怎么想?斯罗达博士是怎么想的?6.读了短文,你想起了哪些科学家的名言?33.可敬的高士其爷爷1905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科学普及读物作家高士其诞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他从小就热爱科学,学习成绩很好。中学毕业后,年轻的高士其抱着为人类造福的(强烈热烈激烈)愿望,到美国留学,研究细菌。一天,试验室里一个盛着脑炎病毒的瓶子突然破裂,瓶子里的水溅到了他的身上,病毒侵入到他的小脑。从此,他得了脑炎症,头昏眼花,听力衰退,脖子发硬,双手不时地颤抖……可是,高士其(居然虽然仍然)坚持学习,直到圆满地学完了全部课程。1930年,高士其回国了。他多么(盼望渴望希望)把全部力量贡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但是,在黑暗的旧中国,他的研究工作根本无法开展。高士其愤然拿起笔来,从事写作,一方面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播科学知识,另一方面用巧妙的比喻,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他还给自己改了名字,把原来的“高仕(shì)錤(jī)”改为“高士其”。他意味深长地说:“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科学事业。在那黑暗的旧社会,高士其心里却亮着一盏灯。1937年底,他从上海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来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心关怀关切)下,不久,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解放了,高士其是多么兴奋啊。他真想走进人群中去,同大家一起欢呼,一起跳跃。但是,他不能。他已经全身瘫痪了,连舌头也不能动,说话只能发出一些“呵呵”的喉音。吃饭的时候,得由别人把煮得很烂的食物送到他的喉咙口,才能慢慢咽下去……组织上见他病重,要他好好休息。他哪里呆得住。他说:“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一样宝贵。我的病,虽然使我不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但它不能压灭我对学习的热情。”1953年,他已经48岁了,还跟着广播学习俄语。20多年中,他写了大量的文章,教育和启发青少年要爱科学,学科学,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服务。他的作品生动、活泼、通俗、有趣,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小朋友都亲热地叫他“高爷爷”。他经常向人们表示:要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要把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交给革命的后代。如今,高士其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热爱科学,顽强学习,忘我工作的献身精神,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1.把文章括号中不恰当的词划掉。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通俗易懂:意味深长:3.读句子,体会其中的含义。(1)在那黑暗的旧社会,高士其心里却亮着一盏灯。(2)我的病,虽然使我不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但它不能压灭我对学习的热情。4.用“﹏﹏”标示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5.选择下列段意,把代号填入括号中。第1段();第2段();第3段();第4段()①研究细菌,得了脑炎。②全身瘫痪,学习俄语,受到欢迎。③顽强学习,坚持工作,成绩显著。④永远活在人们心中。⑤向往延安,亲切关怀,光荣入党。⑥热爱科学,刻苦学习。⑦提笔斗争,献身革命,光荣入党。⑧高士其离开了我们。6.在高士其爷爷的身上存在着哪些可贵的品质呢?34.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史丰收是我国著名的速算专家,少年时代他就创造了快速计算法。敢于想像、善于想像是他走上创造之路的基石。幼儿时期,史丰收就敢于打破常规,想像别人不敢思考的问题。一天,他见爷爷手持洒水壶给院子里的牡丹花浇水,花儿喝足了水开得更艳丽了。第二天,他又见爷爷为牡丹花浇水,心里想:爷爷天天给花儿浇水,太辛苦了,不如把一盆牡丹花放在水缸里,花儿喝足了水,就不必每天去浇。上幼儿园时,老师教孩子们写“大、小、多、少”,史丰收说:“‘大’字下面的两条腿向外伸得大大的,那么‘小’字的两条腿就应该向里并得小小的。”老师听了哭笑不得。尽管史丰收的想法幼稚可笑,但是,这里孕育着未来创造活动的丰富想像力。上小学以后,史丰收并不满足获得的好分数,而是把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并且使想像更加符合科学。小学二年级的一次算术课上,史丰收一面看老师在黑板上解算术题,一面琢磨着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在读书和书写时,都是从左往右,为什么算术运算偏要从右往左,从低位数算起呢?能否让算术运算也从左往右,从高位数算起,让读、写、算都从左往右一致起来呢?从高位数算起是不是会更快些呢?想到这里,史丰收立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听了觉得很惊讶。过去人们一直是从右往左运算的,到如今还没听过有谁从左往右算。但是,史丰收的想法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从此以后,他开始试验从高位数算起的运算规律。功夫不负有心人,10个月后,他初步摸索出了任何数乘以2至9的从高位算起的运算规律。3年后,他解决了多位数相乘的快速运算法。13岁时,史丰收初步创造了自成体系的快速计算法。16岁时,他基本形成包括加减乘除、开方、平方的一整套快速计算口诀。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丰富的想像是“灵感”的土壤,是创造的前提。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幻想()惊奇()鼓舞()探索()2.写出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哭笑不得:自成体系:功夫不负有心人:3.把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丰富的想像是“灵感”的土壤,是创造的前提。4.读一读,体会加点词对语句表达的作用。功夫不负有心人,10个月后,他初步..摸索出了任何数乘以2至9的从高位算起的运算规律。3年后,他解决了多位数相乘的快速运算法。13岁时,史丰收初步..创造了自成体系的快速计算法。16岁时,他基本..形成包括加减乘除、开方、平方的一整套快速计算口诀。5.为了说明“史丰收敢于打破常规,想像别人不敢思考的问题”短文列举了哪些事例?6.史丰收取得成功的事例给了你什么启发呢?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下来。35.在水面上奔跑小时候,几个小朋友来到水塘旁,总忘不了进行一次打水漂的比赛。打水漂要选薄而平的石片或瓦片,贴着水面用力将石片抛出去。石片在平静的水面上一次又一次地弹起,蹦着向前进,激起一片片涟漪。“一,二,三……”如果石片能在水面上跳跃四五次,就会引起一阵欢呼。几乎每个人都在儿时迷恋过这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