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用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同志们!请放心,我很会改革的,我的改革必将一鸣惊人!赫鲁晓夫(1953—1964)勃列日涅夫(1964——1982)戈尔巴乔夫(1985——1991)【课标要求】1、概述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3、体会改革的艰难曲折,树立自强不息、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重点:概述“赫、勃和戈”改革难点: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1894—1971)轻轻的我走了,但我留下一个超级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的相对落后;工业领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2)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3)1953年,斯大林的逝世(契机,可能)经济农业:(突破口)扩大自主权削减农业税垦荒和种植玉米2、内容原因:农业形势非常严峻,粮食供应严重不足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赫鲁晓夫在农场视察经济政治农业:(突破口)扩大自主权削减农业税垦荒和种植玉米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2、内容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斯大林巨照刊登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莫斯科红场苏共二十大为何要批判斯大林?全盘否定斯大林有何影响?对斯否定-----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对斯大林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的错误,归结为其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的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政治改革的评价]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使个人崇拜死灰复燃。经济政治农业:(突破口)扩大自主权削减农业税垦荒和种植玉米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平反冤假错案2、内容3、结果:收效甚微积极: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消极: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4、评价: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①改革没有结合国情②改革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上急于求成③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理论上准备不足④改革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根本)5、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1964年赫在无奈中被迫下台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1)前期有所发展(2)后期逐渐停滞(70年代初)重点在工业上“新经济体制”经济方面:在国营企业中推行“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60年后期——70年前期)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2、改革的成就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上升到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上升到85%。苏联人均住房面积由1965年的10m2,提高到1981年的16m2。——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前期:工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军事政治实力可与美国匹敌(美苏争霸占据上风)后期:70年代初,改革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进入僵化状态。苏联社会陷入因境。改革的结果:最终失败3、勃列改革失败的原因原因一:仍未突破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根因)原因二:对国情的错误判断,脱离实际。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原因三: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到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原因四: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排斥市场体制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1、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2、内容:赫鲁晓夫:重点在农业勃列日涅夫:重点在工业3、结果:相似,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4、失败原因(根本):未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1、背景思考:戈尔巴乔夫改革前他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材料:苏俄人民生活水平从1917年的欧洲第5,1985年跌至世界第88。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使苏联形成了一个官僚精英集团……思想僵化,贪污受贿。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满的情绪日增。俄国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且发展极不平衡。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背上沉重的包袱。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1、背景思考:戈尔巴乔夫改革前他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政治生活僵化发展速度下降民族矛盾尖锐关系紧张,急需缓和旧体制的束缚1.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上台之初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上,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经济政治2.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1.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失败的思想根源)2.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3.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的领导地位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质是改良的资本主义。即全盘西方化,是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3、后果:A.国家政局不稳B.经济大滑坡C.思想领域极度混乱D.民族分离倾向加剧结果:失败。党内斗争公开化,苏共分裂。国家走向解体。苏联解体一发而不可收拾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八一九事件----国家政权发生质变大权落入了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手中,苏共产党彻底瓦解,苏联国家政权发生质变。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4、苏联解体的步骤明斯克协定----独联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阿拉木图宣言八一九事件----国家政权发生质变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俄罗斯国旗升起1991年月12月25日问题探讨:1、有人说,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葬送了苏联,如果不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1)、根本原因: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的弊端2)、历史原因:政策上的错误(民族高压政策导致的民族分离运动)3)、外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4)、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2、苏联解体,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认识?①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复杂性;②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也需要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③此次剧变仅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3、苏联的改革和失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怎样的启示:1、抓好执政党建设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抵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5、正确协调处理好民族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体制僵化、丧失活力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性质“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目标全盘西化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政治前提削弱、放弃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策略经济改革失败,过早政治改革逐步推进,比较稳妥结果失败、解体成就辉煌本课小结:苏联的经济建设之路苏联的经济改革之路经济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模式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基础达标1.下图中的场景是在哪位领导人改革时出现的()欢送出发垦荒的苏联青年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B2、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B、重点放在农业C、重点放在重工业D、没有改变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D3、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4、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当政时的政策相比()A、都引起了当时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B、都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C、都否定了十月革命D、都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BA5、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6、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案D、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发生AB7、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主要目的是()A、成为超级大国B、增强综合国力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8、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C、改革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CA能力提升1.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A.片面发展重工业B.忽视民主与法制C.模式僵化缺乏活力D.推行霸权主义外交解析苏联曾经建立了权力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经济发展、个人生活都被纳入严密的计划,造成整个社会缺乏活力,所以今天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C2.关于苏联改革的评述,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原因是()A.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补B.没有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D.没有突破原有计划经济体制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推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故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史实不符,B项不属于“主要原因”的范畴。C3.下列五位历史人物对苏联的历史发展曾产生过巨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一列宁图二斯大林图三赫鲁晓夫图四勃列日涅夫图五戈尔巴乔夫请回答:(1)在苏联(俄)历史上图一人物曾采取不同的措施领导苏(俄)联人民渡过了困难时期,主要措施有哪些?主要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图二人物对苏联的政治和经济有何影响?在经济政策上如何认识图二和图一人物的关系?影响:建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对苏联影响深远。关系: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后,苏联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新经济政策被取消。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他下令开展的垦荒运动不仅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反而使许多土地成为荒漠。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1961年,他又宣称苏联将在1980年建成共产主义。——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赫鲁晓夫经常心血来潮地做出一些决策,许多改革措施未经深思熟虑便草草实施,又草草收场。——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赫鲁晓夫的改革①改革没有结合国情②改革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思想上急于求成③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理论上准备不足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