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与汉语相应词汇不完全等值是一种常见现象。英汉相应词汇的涵义宽窄不同,就是这种不完全等值在语义方面的反映。我国曾经有学者著文指出:英语词义较灵活丰富多变,涵义较宽,汉语词义较严谨精确固定,涵义较窄⋯。但也曾有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撰文说不理解为何中国人喜欢说“拿支笔来”、“我们坐车去”,而英语却一般要说pen/pencil/brush或bus/~am/train,而不会问人家要writingimplement或somethingtowritewith,也不会提议要乘坐BVehide或BDlnekindofnBp0rt,因而认为汉语有用笼统或一般性的词语(generalterm)来代替表达特定具体概念的词语(specificterm)的倾向,而英语则反之,这是“英窄汉宽”的说法。那么,英汉词汇涵义到底孰宽孰窄?笔者以为以上两种说法在特定的范围里各有道理,但就总体趋向而盲,英汉词汇涵义的宽窄并不存在简单的一边倒倾向,而是各有宽窄,试图从宏观角度来下判断往往不能导出科学的结论,必须从次一级的层次着手分析,才有一定的规律。下面试从词的上下义、同义、多义这三个角度人手来探讨英汉词义宽窄问题。一、上义词、下义词与英汉词义宽窄从词汇学的观点来看,上文提到的笼统指称的词与具体指称的词之间是类概念与种概念(genusVSspecies)或上下义(hyponymy)的关系。前者为表示一般概念的词,即上义词,后者是表示个别概念的词,即下义词。一组相关的上、下义词形成—个语义场(semanticfield)。例如,有关“笔~车”的英汉语义场如图1、图2所示:笔(上义词)钢笔铅笔圆珠笔毛笔(下义词)车(上义词)火车汽车摩托车电车(下义词)圈1汉语语义蛹(血gimpIelnem)(上义词空缺)pencilha1]penbmsh(下义诃)vehicIe(上义词)trainautomobilemotocycletram(下义词)图2英语语义场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1)上义词词义相对宽,下义词词义相对窄;(2)某一语义场中有时可出现上义词或下义词空缺。由此可推知,选用上义词还是下义词来指称事物取决于:(1)该语言中某一下义词或上义词是否空缺;(2)该语言的表达习惯。下面就上下义词空缺及用词倾向的因素进行英汉词义宽窄归类分析。1.汉宽英窄类1)英、汉对应词双方均上下义词无缺项、语义场完整,但表达习惯不同。英语除非是通指一类事物或强调与他类别区分,否则往往用下义词来指称具体事物,而汉语则除非有必要区分细节,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上义词。例如:(1)汉语“人”可指任何性别年龄的具体的人。汉语可以说“你认识那个人吗?”英语则应该说“Doyouknowthatrng,n/wo~?”英语虽然也有通指“人”的上义词,如person,one,humanbeing,但person一般用于正式场合,humanbeing强调与非人类区别,而one则泛指任一人而非指具体的个体,在指具体的人时,更多是用n哪,woman,boy,girLchild等下义词。(2)汉语常用上义词“酒”,如:“拿酒来!”、“酒席”等。英语中虽有liquor,spitit,alcohol,drink等可泛指酒,但前两词指烈酒,alcohol强调含酒精,drink也指各种饮料,wine一般指果子酒、葡萄酒。除非是通指一般概念时才用上述相对上义词,如:Toomuchliquorbringsyounogood.在指具体的酒时,要用下义词,如:agL&8Bofbeer,dinetllmartini,abottleofwine等等。(3)英语虽然有牛的通称ox/oxen及统称cat-Ⅱe,但指具体的牛时,往往用下义词,如:It’8aCOW/bull/calf/bufalo.而汉语通常只说“那是牛”,必要时才点明是黄牛、水牛还是小牛、奶牛。同类的例子尚有许多,如汉语“运动员”对英语的athlete,player,l'a~er或boxer,又如汉语常用上义词“吃饭”、“进餐”,而英语则更常用具体的break—fast,lunch。supper,dinner来替代上义词meal。在这一类型中,英汉在上下义语义场结构方面存在共性,而在思维和表达习惯上存在差异。汉语在描述时空的某一点时,其单位按由大到小的顺次排列,而英语则反之。如果与上述表达习惯联系起来,似乎印证了一种说法:中国人有整体思维的倾向,其着眼点是先全局,后局部,而说英语的民族则更关注近距离的、直接具体的部分,突出与当前主题密切相关的重点。2)汉语上下语义场结构完整,但优先使用上义词;而英语上义词空缺,因而只能使用下义词。例如:(1)汉语说“洞”,既可指墙洞、地洞、篱笆洞,也可指岩洞、山洞;而英语则只能确切地说hole,cave,opening或cavern。(2)汉语可说“放羊”、“那只羊”,不必说明是山羊还是绵羊、大羊、小羊、公羊还是母羊;而英语只能说sheep,goat,mewe,lamb或kid。(3)汉语可以只用上义词说“弹琴”、“听琴”,英语只有piano,violin,organ等下义词。(4)汉语的“工作单位”在英语中没有相应的上义词(unit只是度量衡的单位),除了发问时用更广义的where,一般只能用下义词school,office,factory,company等。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如“鸡”对hen,cock,chicken;“香”对fragrance,Sweet—smelling,perfume,deliciousness,aroma;“山”对mountain,hill’mount等。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除了思维与表达习惯的不同,还有词汇结构及词源学方面的因素。汉语源远流长,又是表意文字,能很方便地运用会意、形声等方法造字以及用词素构词。由于有发达完善的造字构词的方法及规律,汉语能方便地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理性地“演绎”出新字词。如果交际需要的话,空缺的上义词或下义词是很容易填补的。例如,中国古时只有一种笔,就是“竹(砷+毛”做的笔,后来有了其他品种的笔,“钢笔”、“铅笔”等便成了下义词,“笔”字成了上义词,而原来的笔变成笔类的一个种属,于是加一限定词素“毛”字,成了下义词“毛笔”。尽管上下语义场在发展中完善了,但原来指书写工具时说“笔”这一习惯仍沿用下来,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说上义词“笔”而不细分什么笔。英语是表音文字,创造新词的能力有限,其词汇的形成与汉语的情况完全不同。英语词汇是对已受接纳的语言现象的描述、记录和归纳。因此,英语的造词是任意性的(arbitrary)多于非任意性的。例如,英语的pen与pencil均来自拉丁语,前者意为羽毛,后者意为小尾巴、小毛刷,与中国毛笔相似。后来有了用木杆加石墨做的笔,却没有造出相应的新词,还是用pencil一词,pencil便转义为“铅笔”。复合词ballpen算是个很合逻辑的新造词了,而表示“笔”类别的上义词空缺却没有补上。英语词汇的形成和发展史解释了它为什么不如汉语词汇有系统性、规律性、逻辑性,以及为什么常有上义词空缺以及惯用下义词。3)汉语只有上义词,英语相应的用词是下义词(上义词空缺),或上、下义词齐全,按情况选用。汉语中这一类词多指近代外来事物。例如:(1)英语有selfishness(与“大公无私”相对)、in.dividualism(与“国家主义”相对)、egoism(以“自我中心”为特征),而汉语只有一个上义词“个人主义”。(2)汉语说“期刊”、“杂志”,而英语的periodical是上义词“期刊”,joun~也指学术性期刊,magazine指刊登小说、诗歌、图片之类的杂志。(3)汉语统称“律师”,而英语除了上义词lawyer外,根据分工及资格的不同,还可分为counsellor,attorney,barrister,solicitor。(4)汉语只有“旅行”一词,英语除了通称的travel外,还可按形式、距离或目的不同分为journey,voyage,trip,tour等。同类的例子还有不少,如“小册子”对handbook与pamphlet,“标准”对8tS_rl—dard,norm,criterion和yardstick等。2.英宽汉窄类1)英语只有上义词,而汉语对应词下义词充足,上义词空缺,或虽有上义词,但用词须精确,不随便用上义词替代下义词。例如:(1)所有有关家人、亲属的词,如:姗卜—-煳、姑姑、姨妈、阿姨、伯母、婶娘、舅妈;coIlBin一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brotherin-law——内兄、内弟、大伯、小叔、襟兄、襟弟、姐夫、妹夫;等等。以及有关的动词:marry——结婚(上义词)、娶、嫁(下义词)。(2)英语上义词love可指一切之爱,与hatred相对。汉语指具体的人之间的感情时极少使用上义词,必须根据他们间的不同关系选择恰当的下义词(情爱、友爱、敬爱、慈爱等,单字词“爱”多指爱情,也可指博爱),不可混淆。(3)某些物产,如丝织品可细分为绫、罗、绸、缎、绢等,而英语只有silk与satin之分;柑、桔、橘、橙英语都叫orange或者tangerine;瑜、瑾、琼、琪、琦等,英语只能用jade概之,无等值词。同类例子还有:铃、钟——beu,箫、笛—卅ute,潮、汐——6de,印、章、玺——se8】,戏服、化装服、民族服装——costume,炸、煎、炒——等等。2)英语除了下义词外还有通称或统称的词,而汉语只有下义词,如staf,nut,汉语只能说教职员,花生、栗子、核桃。造成英汉词义宽窄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上下义语义场不完整、出现缺项,而下义词是否丰富或空缺则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语言与文化互相依存、互相反映,不同的文化正是千姿百态的不同语言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如语言学家帕尔默指出,一种语言的词语既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现实,更反映了操该语言的人们的兴趣所在[3]。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在该语言中词化(1exicalize)程度也就高[4]。汉语的亲属称谓区分细致,反映了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辈份、性别、长幼、亲疏不同,在家族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便大不相同。同是孙子,分外孙与(内)孙,—个“外”字,足以说明父系与母系亲疏有别。因此,这些关系必须区分清楚,不可混淆。而西方民族则不同,比如子女均可继承世袭贵族头衔,因此,母系还是父系、长或幼关系不大,也就笼统一些,虽有patera,maternat,eider,younger等字眼,日常也较少使用。又如汉语的机构单位领属关系明确,部厅局处科股各有上下,其管理有序的传统可见一斑,而英语二个“office”可分别表示部、处、室、所等不同级别的单位。中国自古就有发达的饮食文化、玉石文化和丝绸文化,词化程度就高。而西方社会出版及食品加工业发达,西方人也多迁徙、常出游、重视个人,这些方面的词语也就细致、精确。这些都再次证实了下义词是否丰富,即一种语言在某个概念上的词化程度与其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二、同义词与英汉词义宽窄英汉语都有丰富的同义词,近些年来,语言学家以现代语义学理论为指导,对同义词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这里只讨论相对同义词(relativesynonyms),指一组词表示同一概念但存在细微差别。某一概念是否存在同义词,以及同义词之间的差异大小、落点何处,这两点若是在英汉对应词中不一致,就会产生词义宽窄的差别:有同义词或同义词较多、差别较大的一方词义窄,另一方词义宽。主要有三种情况:1.同义词词义的内涵或外延存在差异而覆盖的范围不同或语义程度不同1)英窄汉宽。如:讽刺——Barc,sardonironic,crmcal(附加义不同,第二项含有意伤人感情之意,第三项指说反话,第四项指愤世嫉俗);绝望——de8pair,desperation(附加义不同,后者有铤而走险之意);颤抖、发抖——tu,tremble,shiver,quiver(因冷、怕或激动等不同原因引起);国家country,state,nation(着眼点不同);通常、常常of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