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发展趋势与扶持政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茶产业发展趋势与扶持政策讲义桐柏县茶产业办公室主任閤明保一、我国茶产业概况及发展趋势一产业概况中国是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的茶树的国家,从上古神农时代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茶区分布从南(北纬18°的海南三亚)到北(北纬37°的山东荣城),从西(东经95°西藏东南部)到东(东经122°的台湾东海岸),包括江北、江南、华南、西南四大茶区,有20个省(直辖市)900多个县产茶。2010年茶叶种植面积195万公顷(相当于10个桐柏县的面积),采摘面积145万公顷(全球茶叶面积290万公顷),茶叶总产量140万吨(全球总产量380.4万吨),产值420亿元,比上一年分别增长7%和16.9%。二发展趋势1、从发展趋势上看,茶叶生产面积、产量和产值都在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茶园面积:从1950年的16.95万公顷扩大到2010年的195万公顷,增长11倍多;茶叶总产量:从1950年的6.22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40万吨,增长21倍;茶叶单产:从1950年的亩产24.5公斤增加到2010年的2亩产69公斤,增长2.8倍。2、茶叶生产布局转移。出现了从东部向西部,从南部向北部,从经济较发达地区向相对不发达地区的转移。1980年茶叶产量位居前三位的浙江、湖南、安徽3省,2010年产量比重分别由1980年的25%、20%、11%下降到14%、7%、和6%。3、茶叶消费持续增长。近十年来,我国茶叶出口数量、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总体上都在不断增长。2010年出口量达到31万吨。国内总消费105万吨左右,供销总体平衡,供略大于销。近三年来平均的人均消费量0.61公斤,常规茶仍将是主要的消费对象,而符合饮料发展潮流的新兴茶叶饮料品种如袋泡茶、液态茶、茶饮料、速溶茶、保健茶等,已经被广大消费者接受,茶叶中天然活性成分产品市场逐渐扩大,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特别是茶饮料快速发展。1997年全国茶饮料销售量不足20万吨,2000年达到185万吨,2006年超过600万吨。茶饮料占软饮料市场份额由2000年的12%提高到20%,超过果汁饮料与碳酸饮料相当。另外,袋泡茶市场看好。全国有袋泡茶生产企业300多家,袋泡茶年销售量超过2万吨。总体上看:外销市场增长困难,内销市场增长潜力大。三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茶叶标准化建设滞后;2、质量安全问题仍有隐患;33、各环节利润分配不合理,影响产业发展;4、劳动力季节性短缺和结构性失衡仍很突出;5、过度依赖名优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困扰产业;6、管理体制不顺,市场主体错位。二、扶持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一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及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1]100号)1、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20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80万亩,无性系良种普及率力争达到40%以上,茶叶采摘面积160万亩,茶叶总产量9.6万吨,茶叶亩产值6500元,茶叶总产值104亿元。以信阳、南阳、驻马店市为重点,积极推进“三带三区二网一线”建设。“三带”即:以信阳市浉河区、信阳市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桐柏县、西峡县10个县(区)为主的茶叶生产加工核心带,以卢氏县、内乡县、唐河县、淅川县、镇平县、邓州市、南阳市卧龙区、南阳市宛城区、新野县、南召县、方城县、社旗县、确山县、泌阳县、遂平县、西平县、息县、淮滨县等18个县(市、区)为主的茶叶生产加工开发带,以济源市和巩义市、登封市、嵩县、叶县、鲁山县、正阳县、新蔡县等7个县(市)为主的茶叶生产加工辐射带。“三区”即以信阳、南阳、驻马店市为主的4传统消费区,以大中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县(市)、乡镇为主的城镇消费区,以豫西、豫东和豫北农村为主的农村消费区。“二网”即茶叶产地交易网络和茶叶销地交易网络。“一线”即建设一批茶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年销售额超亿元的龙头企业3—5个,销售额超0.5亿元的龙头企业10—15个,上市公司1—2个;新创建国内知名品牌2—3个、省内知名品牌5—8个,实现向全国茶叶强省的跨越。2、扶持重点。“六大工程、五大体系”初步估算总投资98.6亿元。其中:2011-2015年投资50.35亿元,2016-2020年投资48.25亿元。(1).生产基地建设工程投资。投资49亿元,占总投资的49.70%。其中:改造低产低效茶园60万亩,投资9亿元;新建标准化茶园200万亩和建设万亩、千亩可百亩高效示范茶园,投资39.8亿元;建成2个千吨级边销、出口茶生产基地,投资0.2亿元。2011-2015年投资25亿元,2016-2020年投资24亿元。(2).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投资。投资9.5亿元,占总投资的9.63%。其中:研究开发夏秋茶,企业开展夏秋茶生产示范、加快调整产品档次结构,投资3.2亿元;加快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开展清洁化生产示范,投资2.8亿元;实施新产品开发计划,投资3.5亿元。2011-2015年投资5.2亿元,2016-2020年投资4.3亿元。5(3).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投资。投资6.1亿元,占总投资的6.19%。其中:培育上市公司、国家级龙头企业,投资4亿元;培育省级龙头企业、市级龙头企业,投资2.1亿元。2011-2015年投资2.1亿元,2016-2020年投资4亿元。(4).知名品牌创建工程投资。投资1.4亿元,占总投资的1.42%。其中:实施茶叶品牌带动工程,打造6个国内知名品牌、15个省内知名品牌,投资1亿元;保护公用品牌,投资0.4亿元。。2011-2015年投资0.8亿元,2016-2020年投资0.6亿元。(5).茶文化与茶旅游开发工程投资。投资11亿元,占总投资的11.16%。其中:开展茶文化的发掘、整理和宣传,投资0.5亿元;开发“茶之旅”等旅游项目,投资9亿元;举办茶业博览会、茶文化节、茶叶论坛等活动,投资1.5亿元。2011-2015年投资6亿元,2016-2020年投资5亿元。(6).消费群体培育工程投资。投资2.5亿元,开展饮茶文化宣传和氛围营造,占总投资的2.54%。2011-2015年投资1.5亿元,2016-2020年投资1亿元。(7).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投资。投资3.8亿元,占总投资的3.85%。其中:创建省级茶叶科技创新中心、组建茶学院(系)、建设3个茶叶重点试验站,投资2亿元;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加强人员培训,投资1.8亿元。2011-2015年投资2.2亿元,2016-2020年投资1.6亿元。6(8).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投资。投资2.15亿元,占总投资的2.18%。其中:改扩建20个茶树无性系良种母本园,投资0.6亿元;改扩建30个良种繁育圃,投资1.2亿元;建设2个“南茶北移”试验、示范点,投资0.35亿元。2011-2015年投资1.5亿元,2016-2020年投资0.65亿元。(9).完善标准化体系投资。投资1亿元,占总投资的1.01%。其中:建立完善全省茶叶标准化体系,投资0.3亿元;推动茶产品标准化,投资0.3亿元;开展质量体系认证,投资0.4亿元。2011-2015年投资0.4亿元,2016-2020年投资0.6亿元。(10).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投资。投资11亿元,占总投资的11.16%。其中:建设郑州等茶叶主销区批发交易市场,投资3亿元;建设信阳、南阳和驻马店等茶叶主产区批发交易市场,投资4亿元;建设茶叶生产重点县(市、区)产地销售市场,投资4亿元。2011-2015年投资5亿元,2016-2020年投资6亿元。(11).完善质量监控与预警体系投资。投资1.15亿元,占总投资的1.17%。其中:改扩建2—3个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投资0.5亿元;建设重点县(市、区)、乡镇茶叶质量安全及茶树病虫草害防治预测预报站(点),投资0.65亿元。2011-2015年投资0.65亿元,2016-2020年投资0.5亿元。7二桐柏县茶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扶持政策1、发展目标。以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为先导,加强基地膨胀、产品认证、品牌培育等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把桐柏建设成为辐射中原乃至华北市场的名优茶主产县。在发展规模上力争从现有5万亩茶园的基础上到2015年末达到1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园面积50%以上,实现全县无公害茶园认证率100%,有机茶园认证率20%以上。年干茶总产量从现有880吨年上升到2000吨。在产业发展主体上力争到2015年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茶叶龙头企业达2家,地市及县级龙头企业3家。规范化运作的茶叶专业合作社10家,全县茶农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60%以上。打造出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知名品牌3个。建成茶叶交易市场1个。2、政策扶持。(1)、财政扶持。自2010年至2015年,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以上的资金,用于专项扶持茶产业发展。综合运用支农补贴、财政贴息、科技资助、以奖代补等措施,实行政府扶持引导、群众自主投资。凡符合茶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在县域内发展茶产业的,无论县内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享8受以下扶持措施:A、育苗补贴。凡在县内从事茶树无性系良种育苗5亩以上的,参照《河南省林业生态省建设优质林木种苗培育资金管理办法》,县财政给予每株0.03元的育苗补贴。B、良种补贴。经评估验收确认、县主管部门认可,新建成集中连片100亩以上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的,每亩另增补良种补贴资金500元。C、贷款贴息。凡新发展茶园需贷款的,由发展户承贷承还,按每亩标准园1000元本金的标准,县财政全额贴息,贷款期限7年,后三年按3:3:4比例还本;优先安排扶持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D、品牌认证奖励。对与茶农建立紧密联结机制、落实“五统一”管理绩效显著的,奖励加工销售企业、合作社等龙头组织单位5万元;对获得国家级权威机构有机茶认证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优质农产品称号的一次性分别奖励5万元。E、科技研发项目资助。加大引智工程建设,对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高科技人才在我县设立经认证的市级以上茶业研发机构的,县政府给予研发机构一次性10万元的项目资助。9F、发展奖励。经验收核查确认,对当年新发展茶园面积500亩以上的乡镇,县政府按每亩50元标准一次性奖励乡镇政府。G、科技培训资助。支持县茶叶主管部门、县级茶叶行业协会等,开展茶叶采摘、生产、加工技术培训活动,举办茶叶技术交流、茶产品评比大赛等活动,培育茶产业队伍,县财政年列支专项经费10万元。(2)、金融扶持。县淮河源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要优先向注册资金300万元以上的茶叶购销公司、投资100万元以上的茶叶加工厂安排贷款指标,县财政择优进行财政贴息。(3)、项目扶持。县政府将整合扶贫开发、农综开发、小流域治理、节水灌溉、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结构调整等涉农资金,集中向5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倾斜,扶持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4)、部门支持。县林业、国土、规划等部门要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允许利用次生林改造发展茶园,运用造地项目种植茶,在茶园内建设管护房和加工厂房。县电业局要把茶园灌溉用电和加工制茶用电列入政策性资金项目。县税费征管部门要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对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合作社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综合运用税收减免、先征后返、保税等措施,研究制定促进我县茶产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10三、下一步我县茶产业发展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1、发展思路:面对茶产业迎来的良好机遇,我县提出了做强做大做优茶产业的发展思路,即:按照“优质、高产、名牌、高效”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态有机茶为基础,以品牌建设为主线,以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提升综合效益为重点。市场活茶、科技强茶、文化兴茶,突出发展名优茶,加快全县茶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茶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发展,促进茶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全县茶产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形成茶经济、茶文化和谐互动。2、工作重点(一)抓住政策机遇,大力发展桐柏茶产业。党的十七届三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