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表格备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圣林中学“三段六环节”教学法课时备课学科:语文主备人:刘淑玲时间:2016年2月日课题草原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教学重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2.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教法学法朗读欣赏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设计风光美────────人情美(草原风情画)高歌──低吟迎客──相见──款待──联欢热爱──依恋教学反思读懂课文,使学生从中受到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教育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应在课文第二部分重点体现。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概括出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迎客、相见、款待、话别几个方面,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草原的景美,人更美。以突破教学重点。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这一点体现得不够明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一、明确目标,激情导入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的草原的美。大家想不想听一听?播放歌曲《天堂》。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透过文字去体会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二。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三、指导自学,了解内容生可以通过唱歌、讲述等形式来交流和表达。如歌曲《天堂》《草原之歌》,也可以就自己在电视、电影、网络上看到的草原进行描述。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认读生词。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4.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风光美人情美四、质疑交流,领略草原风光美1.谁能把描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适当点评。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6.请你把刚才勾画的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勾画的句子都写的什么内容呢?点拨:其实这些句子就是作家老舍先生看到草原风光以后,抒发自己感情的句子。7.配乐引读课文。教师读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学生读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8.引导思考:作者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板书:高歌──低吟9.讨论交流: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初入草原,从整体上看到草原美丽开阔,所以满怀豪放之情,想要高歌一曲,既而深入草原,被草原美景所陶醉,所以想坐下低吟小诗。)5.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把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10.背诵第一自然段。展示交流五、感悟草原人情美1.草原风光无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放。作者一行人进入蒙古草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古族风情。课文2.5自然段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教师适时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迎客──相见──款待──联欢6.全班交流。(1)第二自然段──迎客。①提出交流要求: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最后还要加上自己的评论。②重点理解以下句子: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感受草原人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的情景,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情深意长的情谊。)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感受热闹的场面打破草原寂静的场景。)(2)第三自然段──相见。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②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③重点体会句子: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从“总是”和两个“再”字中,都能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部分都讲述了哪些内容?3.全班交流。4.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四个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5.组内交流。③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④练习背诵本自然段。(3)第四自然段──款待。①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你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你用一边说、一边读、一边评价的方式交流。(如: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奶茶,摆上了奶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4)第五自然段──联欢。①继续运用前边的方法学习。②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7.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大家谈兴正浓。面对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们对整个草原都产生了怎样的感情?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热爱──依恋六、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七、总结全文,升华情感④把你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或者齐读。②指名学生朗读本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8.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通过有感情朗读推荐给大家。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2.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检测反馈1.听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2.配套练习册圣林中学“三段六环节”教学法课时备课学科:语文主备人:刘淑玲时间:2016年2月日课题丝绸之路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教法学法探究式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设计丝绸之路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教学反思一、这篇略读课文故事性强,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围绕课文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二、为了增进学生对丝绸之路的了解,课前,我要求学生多收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从而了解祖国丝绸之路灿烂的历史文化。由于重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理念。本课教学师生收获多多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二。学习目标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2.齐读课题(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自由读课文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同学听一听,并说说理由。思想感情。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三、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展示交流四、阅读课文,交流体会(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5.集体交流读句子,谈体会再读文章,用笔勾出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1.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3.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4.引读: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三)结合资料,深入理解1.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3.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从而,出现了中国的丝绸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而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这一条道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就是著名的──张骞。7.回答课前两个问题(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如果个别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再讨论)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2.小组汇报表演,再读文章。学生充分交流。(预设:学生通过文章对两国人民一些动作表情的描写,例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2.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4.齐读课文13自然段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主要的贸易物品是丝绸。(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时板书。五、小结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出示挂图)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齐读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自然段。5.你有什么体会?6.再读13自然段。检测反馈1。本课生字新词2.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3.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圣林中学“三段六环节”教学法课时备课学科:语文主备人:刘淑玲时间:2016年2月日课题白杨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会写“晰伞”等五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沉思”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教法学法诵读欣赏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设计枝干挺直白杨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边疆建设者坚强(借物喻人)教学反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1.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2.看插图,认识白杨树。二。学习目标1.会写“晰伞”等五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沉思”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

1 / 9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