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提纲(内部资料,严禁商用)张舒华西公共卫生学院·07级预防一班1、本提纲根据老师讲课重点、漏题点+往年考试试卷+前人经验+本人体会编写2、平时认真听课+期末仔细看书2遍+背熟本提纲3、因每学期情况不同,部分为涉及知识点不代表不会考4、本提纲根据组胚II的考试要求编写,组胚III请自行删减难度5、本人能力有限,如有错误敬请指正。EpithelialTissue微绒毛:上皮游离面,LM纹状缘、刷状缘,纵行微丝(附着于终末网)→伸长或缩短,扩大表面积→有利吸收基膜:上皮基底与结缔组织薄膜,EM下分基板(上皮,层粘连蛋白)、网板(结缔,网状纤维+基质),支持、连接、固着,物质交换,引导移动,影响增殖分化桥粒:位于中间连接深部,相邻细胞间隙较宽,中间丝,胞质面附着较厚附着板,胞质中角蛋白丝附着于板上,斑状连接→很强连接功能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桥粒深面,连接小体→6个亚单位连接蛋白围成小管→细胞间直接交通的管道→利于物质交换→传递细胞信息质膜内褶:上皮基底面,细胞膜,垂直内折→(LM)基底纵纹,纵行排列线粒体,扩大表面积→物质交换内皮:覆于心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有利于血液、淋巴流动以及物质通透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摩擦纤毛:上皮游离面,指状突起,LM下单根课件毛状结构,EM中央两条,周围9组二联微管(9+2)→相互滑动→节律性摆动紧密连接:又闭锁小带,游离端,呈嵴状部分融合,环带状→屏障被覆上皮的分类:10、被覆上皮的分类:单层扁平、单层立方、单层柱状、假复层纤毛柱状、复层扁平、复层立方、复层柱状、变移上皮11、连接复合体:四种细胞连接,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紧邻存在ConnectiveTissue基质:均质性凝胶状物质,填充在纤维和细胞之间,蛋白多糖+糖蛋白+水,蛋白多糖→分子筛,小于空隙→通过→利于血液于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大于空隙颗粒→起屏障作用→限制于局部组织液:结缔组织中,毛细血管动脉端[渗透]的液体,毛细血管静脉端+毛细淋巴管[回流],→有利于物质交换异染性:某种物质当用某种燃料染色时,染出的颜色于燃料的颜色不一致的性质分子筛:疏松结缔组织中,化学成分[形成]立体结构,主要蛋白多糖,透明质酸为主干+连接蛋白+多糖分子→蛋白多糖复合体立体结构→分子筛,屏障,细菌+癌细胞→透明质酸酶→破坏→扩散嗜银纤维:网状纤维,Ⅲ型胶原原纤维,周期性横纹,可被银染法深染而呈黑色浆细胞:疏松结缔组织,来自血液中B淋巴细胞,细胞圆、椭圆,核偏细胞一侧、异染色质成块状,胞质嗜碱性,核附近有浅染区→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间充质:胚胎时期分散存在中胚层组织,间充质细胞+无定形基质,增殖分化能力强→各种结缔组织细胞胶原纤维:数量众多,新鲜时呈白色,由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组成,EM下周期性横纹,韧性大、抗拉力强10、弹性纤维:分布广,新鲜时呈黄色,EM下核心由弹性蛋白组成,外覆微原纤维,交织成网、任意卷曲,外力牵拉伸展拉长,除去外力后,回复卷曲状态BloodandHematopoisis网织红细胞: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细胞总数0.5%~1.5%,煌焦油蓝染色→胞质内网状残留核糖体。判断骨髓生成红细胞能力的重要指标造血干细胞:生成各种血细胞的最原始细胞,多能干细胞,①自我复制②很强增殖能力③多向分化能力血像: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结果,患病时有显著变化核左移:杆状核与2叶核的中性粒细胞正常时约占中性粒细胞总数的5%—10%,若比例显著增高,临床上称为核左移←当受严重细菌性感染,大量新生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血浆:血细胞的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是水,其余为血浆蛋白+酶、激素、无机盐+营养血清:在体外,血液静置后,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不溶解的纤维蛋白→包裹细胞+大分子血浆蛋白→血凝块+析出淡黄色清亮液体CartilageandBone软骨陷窝:软骨细胞周围的软骨基质软骨囊:软骨陷窝周围一层含硫酸软骨素较多的基质,强嗜碱性,形似囊状包围软骨骨单位:又称哈弗斯系统,长骨骨密质,内、外环骨板之间,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骨细胞→圆筒状结构。中央管(骨膜+微血管+神经),沿长轴排列→支持作用的结构单位骨领:软骨内成骨,软骨雏形中段,软骨膜内的骨祖细胞→成骨细胞→[形成]邻圈状薄层原始骨组织同原细胞群:软骨组织中,成群分布的,软骨细胞群,是由一个骨祖细胞分裂增生而成骨板:板层状骨基质,大量平行胶原纤维+少量无定形基质[黏合在一起],细针状骨盐+胶原原纤维→薄板状机构。同一骨板中的胶原纤维相互平行,相邻骨板中的胶原纤维相互垂直,增强骨的强度骨质:钙化的骨组织细胞外基质,有机成分,胶原纤维+少量无定形基质;无机成分,骨盐,含水量极少类骨质:未钙化的骨基质骨细胞:扁椭圆多突起,单个分散骨板内或骨板之间,缝隙连接,胞体→骨陷窝,突起→骨小管(向连通),少量组织液,溶骨+成骨+调节钙平衡10、骨陷窝:骨细胞胞体所在腔隙10、骨小管:骨细胞突起所在腔隙,相互连通11、穿通管:骨干中,与骨干长轴几乎垂直走行的管道,内含血管+神经+疏松结缔组织,在骨外表面开口即为滋养孔12、膜内成骨:原始结缔组织内直接形成骨,间充质→原始结缔组织膜,间充质细胞→骨祖细胞→骨细胞(骨化中心→骨小梁→松质骨→[外侧改建]密质骨)13、软骨成骨:人体大多数骨的发生方式。间充质→软骨雏形→[替换]骨(先中段→骨干后两端→骨骺)MuscleTissue肌节:相邻两条Z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1/2I带+A带+2/1I带,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肌原纤维:肌纤维的肌浆内,由粗、细肌丝,沿肌纤维长轴按特定的空间排布规律平行排列形成的结构,由于空间位置排列关系,使每条肌原纤维上呈现明、暗相见的横纹,心肌的~不如骨骼肌的~规则和明显,平滑肌则无肌原纤维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骨骼肌位于明暗带交界处,心肌位于Z线水平,同一水平面上的横小管反复分支→包绕每条肌原纤维→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导至肌纤维内部终池:骨骼肌纤维和心肌纤维中位于横小管两侧呈环形扁囊的肌浆网三联体:主要见于骨骼肌纤维,由一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共同组成,能将兴奋从肌膜传递到肌浆网膜闰盘:相邻心肌细胞间深染的线状或阶梯状的结构。EM横位位于Z线水平→中间连接+桥粒,纵位→缝隙连接;具有连接相邻心肌细胞并传递细胞间信息的作用肌纤维: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因此又叫肌纤维明带:肌原纤维上只有细肌丝存在的区域暗带:肌原纤维上有粗肌丝存在的区域10、H带:肌原纤维上只有粗肌丝存在的区域11、肌浆网: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纵行包绕每条肌原纤维→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平囊状→终池,肌浆膜上具有钙泵和钙离子通道12、肌卫星细胞:骨骼肌中,扁平有突起,附着于肌纤维表面,可增殖分化→参与肌纤维的修复13、心肌纤维:不规则短圆柱状,借分支互联成网,连接处有闰盘,有一个核(少数两个)中央,周期性横纹NerveTissue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根据连接部位分为(轴-树、轴-棘、轴-体)根据传递信息的方式分为(化学性、电)神经元: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具有突起的细胞,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具有接受体内外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化学性突触:以释放化学性物质为传递媒介的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构成尼氏体:神经元胞质内的强嗜碱性斑块,HE染色下呈蓝紫色,EM下由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运动终板:运动终板是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共同形成的效应,分布于骨骼肌内,支配肌纤维的收缩。有髓神经纤维抵达骨骼肌时失去髓鞘,其轴突反复分支,每一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与一条骨骼肌纤维接触。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它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组成一个运动单位。触觉小体:分布皮肤真皮乳头,卵圆形,内有扁平横列的细胞,外包结缔组织被囊,有髓神经纤维末梢盘绕在扁平细胞之间→感受应力,产生触觉树突:每个神经元有一个或多个,短而粗,分支多,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把兴奋传向胞体轴突: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细长,分支少,没有嗜染质细胞器,将兴奋传离细胞10、树突棘:每个树突干发出许多分支,在分支上有大量短小的分叉交树突棘10、髓鞘:于周围神经纤维由施万细胞的胞膜同心圆环绕轴突形成的,在EM下呈明暗相间的板层状,于中枢神经纤维由少突胶质细胞突起末端的扁平薄膜包卷轴突,主要化学成分是髓磷脂,具有疏水性,在组织液与轴膜间起绝缘作用11、郎飞节: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呈结段性,相邻髓鞘之间的狭窄处,称郎飞节,此处轴膜裸露,神经冲动从一个郎飞节跳到另一个郎飞节,加快传递速度12、神经原纤维:神经元胞质内细丝结构,交错排列成网,并伸入轴突和树突内,EM下,由神经丝+微管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结构,微管→胞质内物质运输有关,尤在轴突运输中起重要作用13、突触小泡:突触前成分内的膜性小泡,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或富有突神经调质,表面附有突触小泡相关蛋白(突触素),是小泡附在细胞骨架上,当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终末,突触小泡内的物质被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14、比较周围神经纤维和中枢神经纤维(多次考过)七、CirculatorySystem1、肌性动脉①内膜的内皮下层薄,内弹性膜明星②中膜主要有10~40层环形平滑肌组成③外膜厚度与中膜相近,中膜和外膜分解处有明显的外弹性膜。2、弹性动脉①内膜的内皮下层,内弹性膜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故内弹性膜不明显②中膜主要由40~70层环形平滑肌组成③外膜较薄,由CT构成,没有明显的外弹性膜。3、血窦又称窦状毛细血管,其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中。血窦内皮细胞上有孔,细胞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基膜不连续,因而通透性最大。4、动脉结构与功能的特点(重点)大动脉依靠其弹性扩张和回缩的能力,将心脏的间歇性射血转变为血管中持续的血流。中动脉平滑肌发达,在神经的支配下收缩和舒展,可调节分配的身体各部分和各器官的血流量。小动脉和微动脉的舒张收缩,能调节局部组织的血液流动和维持血压。5、毛细血管的分类毛细血管管径一般为6~8微米,管壁主要有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之间又散在分布的周细胞。①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学,有紧密连接,基膜完整。胞质中有大量吞饮小泡,是连续毛细血管在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方式。②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许多贯穿胞质的内皮窗孔,有连续的基膜,易化了血管内外中、小分子物质的交换③血窦:内皮细胞上有孔,细胞间隙大,基膜不连续甚至没有,物质交换快可以通过大分子。八、ImmuneSystem1、淋巴小结由B细胞为主密集而成的球状淋巴组织。功能活跃的淋巴小结中心浅染,称生发中心,是聚集抗原并引起B细胞增殖的部位。生发中心可分为暗区和明区,其周边为小淋巴细胞,而且近被膜侧的小淋巴细胞常聚集成帽状结构,称小结帽。2、弥散淋巴组织淋巴组织弥散分布,周围无明显界线。弥散淋巴组织内以T淋巴细胞为主,常见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是淋巴细胞有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抗原刺激可使弥散淋巴组织增大,并出现淋巴小结。3、脾小体在脾白髓中,动脉周围淋巴鞘的一侧的淋巴小结称为脾小体,主要由大量B细胞构成。初级淋巴脾小体受抗原刺激后形成生发中心,包括明区与暗区,小结帽朝向红髓。4、动脉周围淋巴鞘:构成脾白髓的一部分,是围绕在脾中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由大量T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交错突细胞构成。属于胸腺依赖区,当机体执行细胞免疫应答时,活跃增值。5、脾窦在脾红髓中,脾窦是由一层长杆状的内皮细胞平行排列而成的血窦,细胞间有较宽的间隙。内皮外环绕网状纤维,使血窦称栅栏状。6、边缘区为脾白髓和红髓交界交界区域,细胞密集成都介于白髓和红髓之间,含大量的巨噬细胞和一些T、B细胞,是脾内滤过血液、识别抗原、诱发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中央动脉发出分支,在边缘区形成边缘窦,是血液内淋巴细胞进入脾脏的重要通道。7、胸腺小体散在分布于胸腺岁之内,直径30~150微米,由扁平的胸腺上皮呈同心圆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