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分辨率:是指能够区分相近两点的最小距离。2.原代培养:直接从体内获取的组织或细胞进行首次培养。3.传代培养:当原代细胞经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后,将细胞分散,从一个培养器以一定比例移到另一个或几个容器中的扩大培养。4.细胞系:通常来源于恶性肿瘤组织的细胞能够在体外无限繁殖、传代。5.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6.内膜系统:是真核细胞的膜相结构中,除了细胞和线粒体外,那些在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的膜相细胞器。7.生物膜:目前把质膜和细胞内膜系统总称为生物膜。8.单位膜:电子显微镜下,生物膜呈“两暗夹一明”的形态结构。9.脂质体:为避免双分子层两端疏水尾部与水接触,其游离端往往能自动闭合,形成充满液体的球状小泡。10.主动运输:细胞膜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来驱动物质的逆浓度梯度的转运。11.被动运输:多种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导溶质穿膜转运时不消耗能量。12.膜转运蛋白:细胞膜中有特定的膜蛋白负责转运细胞代谢产物。13.Na+-K+泵:又称Na+-K+-ATP酶,是由α亚基和β亚基构成,α亚基分子量为120kD,是一个多次穿膜的膜整合蛋白,具有ATP酶活性。β亚基分子量为50kD,是具有组织特异性的糖蛋白,并不直接参与离子的穿膜转运。14.胞吞:细胞摄入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的过程。15.胞吐:细胞排出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的过程。16.受体介导的胞吞:是细胞通过受体的介导选择性高效摄取细胞外特定大分子物质的过程。17.微粒体:应用超速分级分离的方法,可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直径在100nm左右的球囊状封闭小泡。18.信号肽:是指导蛋白多肽链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与穿膜转移的决定因素。19.信号识别颗粒:参与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以及肽链穿越内质网膜的转移。20.初级溶酶体:是指通过其形成途径刚刚产生的溶酶体。21.次级溶酶体:当初级溶酶体经过成熟,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物质,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时,即成为次级溶酶体。22.三级溶酶体:是指次级溶酶体在完成对绝大部分作用底物的消化、分解作用之后尚会有一些不能被消化、分解的物质残留与其中,随着酶活性的逐渐降低以至最终消失,进入了溶酶体生理功能作用的终末状态。23.导肽:导肽是新生蛋白N端一段大约20-80个氨基酸的肽链,通常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为丰富。24.分子伴侣:将细胞核内能与组蛋白结合并能介导核小体有序组装的核质素称为分子伴侣。25.细胞氧化:依靠酶的催化,利用氧将细胞中的供能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排出co2和H2O由于这一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所以又称细胞呼吸。26.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对于细胞的形状、细胞的运动、细胞内物质的运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分离和胞质分裂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27.微管组织中心:微管聚合从特异性的核心形成位点开始,这些核心形成位点主要是中心体和纤毛的基体,称为微管组织中心。28.踏车模型:在微丝组装过程中可能起主导作用。29.核孔复合体:核孔并非单纯由内外两层核膜融合形成的简单孔洞,而是由多种蛋白质以特定方式排列形成的复合结构。30.核纤层:是位于内核膜内侧与染色质之间的一层由高电子密度纤维蛋白质组成的网络片层结构。31.亲核蛋白:在细胞质中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经核孔转运入细胞核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称为亲核蛋白。32.核质蛋白:是一种亲核蛋白,可同组蛋白H2A、H2B结合,协助核小体的装配。33.核定位序列:特殊的氨基酸信号序列,保证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向核内输入。34.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由DNA和组蛋白构成的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35.染色体:染色质高度螺旋、折叠而缩短变粗,最终凝集形成条状的染色体。填空:染色质DNA必须包含三类不同的功能序列:复制源序列、着丝粒序列及端粒序列。36.常染色体:是指间期核中处于伸展状态,螺旋化程度低,用碱性染料染色浅而均匀的染色质。37.异染色体:是指间期核中,螺旋化程度高,处于凝缩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深的染色质。38.多聚核糖体:多个核糖体结合到一个mRNA分子上,成串排列,形成蛋白质合成的功能单位。39.有丝分裂器:在中期细胞中,由染色体、星体、中心粒及纺锤体所组成的结构被称为有丝分裂器。40.联会:染色质进一步凝集,分别来自父母的、形态及大小相同的同源染色体相互靠近、配对,称为联会。41.联会复合体:在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之间,沿纵轴方向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结构,称联会复合体。42.二价体:同源染色体完全配对后形成的复合结构即为二价体。43.二分体:减速分裂的结果通常是由一个母细胞产生四个子细胞(四分体),但是由于退化现象等原因,有时只产生两个子细胞,此称为二分体。44.单分体:性母细胞经异常减数分裂在四分体原位产生的一个细胞。45.Z-DNA:偶线期细胞中存在0.3%的DNA合成,称为DNA。46.P-DNA:粗线期细胞不仅能合成减数分裂特有的组蛋白,同时也可进行少量的DNA合成,该期所合成的DNA称为P-DNA。47.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整个过程。可分为分裂期和分裂间期两个基本的部分48.细胞周期蛋白: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蛋白质,它们能随细胞周期进程周期性地出现及消失。49.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为一类必需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后才具有激酶活性的蛋白激酶。50.成熟促进因子:G2期晚期形成的cyclinB-Cdk复合物在促进G2期向M期转换换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该复合物称为成熟促进因子。51.细胞周期监测点:未复制DNA监测点、纺锤体组装检测点、染色体分离监测点和DNA损伤监测点。52.生长因子:是一类由细胞自分泌或旁分泌产生的多肽类物质。53.抑素:是一种由细胞自身分泌的,能抑制细胞周期进程的糖蛋白,通常分布于其发挥作用的特异性组织中。54.增殖型细胞:是肿瘤中能不断进行分裂,连续进入细胞周期的一类细胞,可直接引起肿瘤的增长。55.暂不增殖型细胞:主要为一些具有潜在分裂能力的G0期细胞,其代谢不活跃,不会直接影响肿瘤的生长,但可因外界某些环境因素的刺激,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发生分裂、增殖,因此这类细胞是肿瘤复发的根源。56.不增殖型细胞:为一些已经脱离了细胞周期、永远不能进行分裂的分化细胞,其数量的增多,对肿瘤增长无影响。57.肿瘤细胞若处于S期,治疗手段则以化疗为主,选择那些能作用于DNA合成中的酶或DNA单链模板活性部位的药物,可抑制DNA合成,阻止肿瘤细胞进入到M期,限制其进一步的生长。58.肿瘤细胞若处于G2期,因该期细胞对放射线较为敏感,放疗是主要治疗方法。59.对于M期肿瘤细胞,利用秋水仙素、长春花碱等药物使纺锤体微管解聚,由此破坏纺锤体的结构,肿瘤细胞被迫停滞于中期,细胞增殖受阻,因此,对于M期的肿瘤细胞,选用化疗的方法较为适合。填空题:1.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受体、易位蛋白质2.肿瘤细胞群体分为:增殖型细胞、暂不增殖型细胞、不增殖型细胞3.细胞连接的类型: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4.染色质DNA的三类不同的功能序列:复制源序列、着丝粒序列、端粒序列5.四级结构:核小体、螺旋管、超螺旋管、染色单体6.间期核中染色质螺旋化程度以及功能状态的不同:可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7.残余小体:多泡体、脂褐质、含铁小体、髓袢结构8.偶线期:联会粗线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还有很多大家要看书,这里还不全)二、大题目用流动镶嵌模型学说解释生物膜的特性?答:1.学说的主张:这一模型认为膜中脂双层构成膜的连贯主体,它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膜中蛋白质分子以不同形式与脂双分子层结合,有的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有的则附着在脂双层的表面。它是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性结构,其组分可以运动,还能聚集以便参与各种瞬时的或非永久性的相互作用。糖链分子分布在膜外表面。2.细胞膜的特性:①流动性;②不对称性;3.①.为什么会流动:脂类会流动,糖类会流动;②为什么不对称;膜质分布不对称,糖链分布不对称,膜蛋白不对称;4.总结:流动镶嵌模型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较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它是目前普遍接受的膜结构模型。以初级溶酶体的形成过程说明细胞的整体性?答:1.初级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内质网上合成的溶酶体酶经过糖链的合成与加工形成M6p特异标志,经高尔基体分选、投送,形成初级溶酶体。2.有内质网参与,有高尔基体复合体的参与,有细胞膜的内吞作用,线粒体提供能量,所有过程在细胞质中,细胞核提供遗传信息。以白细胞吞噬病毒的过程说明细胞的整体性?答:1.白细胞吞噬病毒的过程:2.我也不知道==以协助受精的过程说明细胞的整体性?答:1.协助受精的过程:所谓协助性人工受精,就是将精子或卵子取出体外,经过处理或培养成胚胎后,再植入人体内。2.我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说高尔基复合体是一个有极性的细胞器?简答题:324页肿瘤细胞周期的特点、326页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