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细胞生物学:应用现代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与技术,以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从显微、超微与分子水平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动态的观点探索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形态研究: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分子结构三水平有机结合。细胞各部分的代谢规律、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例:人的血红细胞)、整体与动态的思想模式。3、显微结构:在0.2um分辨率的光镜下能够观察到的物质结构。例:细胞大小和形态、细胞核、核仁、染色体、高尔基体(高二集体复合体)。(记属于显微结构的例子)4、超微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分辨率(0.2um)下无法观察到,只有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的精细结构。例:核糖体、溶酶体(点)、染色体纤维、细胞骨架、(线)内质网、质膜、核膜(面)。(记属于超微结构的例子)5、人的血红细胞:无细胞核、圆饼状、细胞骨架强大、穿梭于人的毛细血管壁。6、药学细胞生物学:药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与药学相关的细胞生物学理论和应用新模式的一门交叉学科,它采用先到细胞生物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于新药开发、药物质量监督以及药品临床应用等的一门基础与应用的学科。7、细胞的基本共性:细胞膜、核糖体、核酸、一分为二的分列方式(1)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2)所有的细胞都含有2种核酸,即DNA与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3)所有细胞的增值都是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以上如果是简答题全答,如果是填空题(1)(2)(3)不答。)8、细胞体积守恒定律:动物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与细胞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9、原核细胞的基本特点:(1)遗传信息小:遗传信息载体仅由一个环状DNA构成。(2)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础的、只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膜性细胞器和细胞核膜。10、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1)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质膜、内膜系统)。(2)以核酸与蛋白质复合体形成的遗传信息储存和表达系统(染色质、核仁、核糖体)。(3)有特异蛋白质分子装配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细胞质骨架、细胞核骨架、细胞膜骨架)。1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特征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染色体一个环状DNA染色体,DNA不或很少与蛋白质结合2个以上染色体,线状DNA与蛋白质结合DNA量少多核仁无有核外DNA细菌有裸露的质粒线粒体DNA、叶绿体DNA核膜无有质膜有(多功能)有内膜系统无有核糖体70S80S细胞壁氨基糖、壁酸动物无壁,植物为纤维素、果胶细胞骨架无有细胞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12、药物作用靶标:药物靶标是指细胞内与药物相互作用,并赋予药物效应的特定分子或结合位点,包括基因位点、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糖等生物大分子与复合物。13、药物作用靶标特点:(1)能以适当的化学特性和亲和力结合小分子结合物。(2)与疾病相关,并且通过调节生理活性能有效地改善疾病症状,98%为蛋白质,其中一半以上为G蛋白偶联受体。14、1665年,英国RobertHook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死细胞)的构造。15、细胞形态显微观察技术根据光源的差异分类:(1)光学显微镜(光源为可见光)。(2)电子显微镜(光源为电子束)16、分辨率:指相邻两点间最小距离的分辨能力。这个最小距离又称分辨距离,分辨距离越小,分辨率越高。公式:2sin6.0aND17、影响分辨率的因素:(1)介质折射率N:空气-1.0,水-1.33,香柏油-1.52(2)光源波长λ:分辨率与所用波长成反比18、光镜的分辨范围:AAmm—AAmm光镜最大分辨率:0.2um(λ=450nm,N=1.5,α=140°)19、荧光显微镜原理:用蓝紫光为光源,激发标本内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在光镜水平观察荧光的颜色、形状和位置,以探测特殊分子的技术。20、荧光显微镜应用:(特异性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定性与定位(如梅毒螺旋体的检测)21、暗视野显微镜的应用:观察活细胞内的细胞核、线粒体、液体介质中的细菌和霉菌等。22、相差显微镜的应用:观察活细胞,甚至研究细胞核、线粒体等细胞器的标志。23、微分子干涉显微镜DIC:图像具有立体感。——应用:研究活细胞中的颗粒和细胞器的运动。DIC显微镜适合于现为操作。(目前基因注入,核移植,转基因在DIC下进行。)24、电子生物样品的特殊要求:要求样品很薄;要更好地保持样品的精细结构。25、电子生物样品的制样流程: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观察26、电子生物样品制样技术中的超薄切片技术:切片厚度40—50nm,样品要有刚性和韧性。27、电子生物样品制样技术中的负染色技术的应用:某些电子束可直接穿透的结构,如线粒体基粒、核糖体、蛋白质及其组成的纤维、病毒等。28、透射电子显微镜29、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实际分辨率:为5nm。因受生物样品制样技术的限制,是超薄切片厚度的1/10。30、透射电镜与光镜的比较31、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应用:观察生物表面的微小结构。如核孔复合体32、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用途:在原子水平上揭示样本表面的。纳米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工具。人眼光镜电镜分辨率0.2mm0.2um0.2nm有效放大倍数103106分辨本领光源透镜真空成像原理光镜200nm可见光(400—700)紫外光(约200)玻璃透镜不要求利用样品对光的吸收形成明暗反差和颜色变化透射电镜0.2nm电子束(0.01—0.9)电磁透镜要求利用样品对电子的散射和透射形成明暗反差33、免疫细胞生物学:根据免疫细胞学原理,利用抗体同特定抗原专一性结合,而对细胞内的抗原分子进行形态定位的一种技术。(找抗原)34、免疫荧光技术:用于观察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的分布。35、放射自显微技术(一团小黑点)主要步骤:①标记物掺入细胞②细胞内同位素所在位置的显示(放射自显影)36、放射自显微技术(一团小黑点)应用:研究生物体细胞内分子水平的动态过程。37、原位杂交技术应用:细胞内特异核酸(DNA或RNA)序列的定位。38、细胞组分的分级分离常用方法:①差速离心:(应用)初级分离、分离密度不同的细胞组分。②密度梯度离心(带状分离法):(应用)精细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的分离。(通常两种方法综合使用)。39、细胞组分的显微分析中Feulgamreaction(摩尔根反应):可显示DNA的分布和含量。40、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应用流式细胞仪对悬浮于液体中的细胞或其它生物颗粒逐个进行快速定量分析与分选的技术。41、细胞培养:在无菌条件下,从活体内取出组织或细胞,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使细胞继续存活和生长繁殖的技术。42、动物细胞培养的分类:①根据细胞来源:原代细胞、原代培养细胞、传代培养细胞。②根据细胞传代状态:细胞株、细胞系。③根据细胞培养方式:贴壁型细胞、悬浮型细胞。43、原代细胞:从机体取出后立即进行培养的细胞。44、原代培养细胞:培养的第一代和传代十代内的细胞。45、原代培养细胞的特点:细胞活跃移动,可分裂,相互依存性强,与体内细胞形状相似,是进行体外药物实验的良好对象。46、传代培养细胞:适宜体外条件下继续传代培养的细胞。47、传代培养细胞的特点:是原代培养细胞继续扩大培养的细胞,在培养条件下良好的情况下,增值旺盛,保持二倍体核型。当传到40—50代后,细胞增殖缓慢或停止,只有突变细胞才能继续传代。48、细胞株:从原代培养细胞群中筛选出的具有特定性质或标志的细胞群,能够繁殖50代左右,在培养过程中其特征始终保持。49、细胞株的特点:可顺利传40—50代,保持二倍体数,有接触抑制。50、细胞系:从肿瘤组织培养建立的细胞群或培养过程中发生突变或转化的细胞,在培养条件下可无线繁殖。51、细胞系的特点:染色体数目明显改变,失去接触抑制的特点,可无限传代培养。52、贴壁型细胞:必须贴附在支持物上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胞。53、贴壁型细胞的特点:贴壁后的细胞形成单层细胞层,形态呈多种类型。如上皮型细胞、Hela细胞、CHO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大多数细胞为贴壁型细胞。54、悬浮型细胞:在培养液中悬浮生长的细胞。55、悬浮型细胞的特点:不贴附于支持物,悬浮生长,胞体常呈饱满的圆球状。如血液细胞、淋巴细胞、一些癌细胞(肿瘤细胞)等。56、细胞融合:用自然或人工诱导的方法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融合为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57、生物膜:细胞内摸与细胞膜的统称。58、细胞膜:又称质膜,是指包围在细胞最外层、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生物膜。59、生物膜的化学组成:膜质—占细胞50%,是生物膜基本组成成分;膜蛋白;膜糖类。60、生物膜的应用:脂质体。61、脂质体的定义: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62、脂质体的应用:①研究膜质的膜蛋白生物学性质的实验材料。②脂质体中裹入DNA可用于基因转移。③在临床治疗中,脂质体作为药物或酶等载体。63、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流动性和不对称性):(一)、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膜质的流动性:基本运动方式—侧向运动;形式—自旋运动、尾部摆动、翻转运动、侧向运动。(2)膜蛋白的流动性:①证明实验:荧光抗体免疫标记技术(细胞融合);冰冻蚀刻电镜照片。②运动特点:自发热运动,以旋转运动和侧向移动为主,速度慢,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③主要影响因素:受膜下细胞骨架的限制;与脂分子的相互作用。(二)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因素:①胆固醇起重要的双向调节作用。②磷脂脂肪酸链越短,流动性越强,不饱和程度越高,使尾部难以排列整齐,流动性越强。③温度在膜脂的想变温度以上,维持膜脂的流动性。④膜蛋白与膜脂的相互作用。⑤卵磷脂和鞘磷脂比值的影响。(三)细胞膜的不对称性:(定义)细胞膜内外两层在分布和功能上有很大差异。①膜脂的不对称性:同一种膜脂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②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指每种膜蛋白分子在细胞膜上都具有明确方向性,是生物膜完成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的各种复杂生理功能的保证。③膜糖类的不对称性:糖脂和糖蛋白的糖残基均分布在质膜的外表面。64、细胞膜的基本功能:细胞屏障与渗透作用;参与转运过程;细胞识别;细胞连接;组织和定位;细胞表面特化结构等(鞭毛、伪足)65、协同运输定义:是一种物质以被动运输的方式产生的势能推动另一种物质进行主动运输的过程。66、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协同运输的原理:一类由Na+—Ka+泵(或H+—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靠间接消除ATP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物质跨膜运输所需要的直接动力来自膜两侧离子电化学浓度梯度,而维持离子梯度通过Na+—Ka+泵(或H+—泵)消除ATP实现。67、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指大多数动物细胞通过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从膜外液高效地摄取特定大分子的方式。68、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的生理学意义:它是细胞的一种选择性浓缩机制,与非特异性胞吞作用相比,可使特定大分子的内化率增加1000多倍。69、细胞连接: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质膜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重要组织方式。70、细胞连接的三种方式: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71、内膜系统:真核细胞特有的,在结构、功能和发生上相互关联的模型细胞器或膜性结构。72、内膜系统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分泌泡、液泡、过氧化酶体(无线粒体)73、内质网:由封闭的膜系统及其围成的腔形成的互相沟通的网状结构,是胞内除核酸外一系列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基地。74、葡萄糖—6—磷酸酶是内质网(ER)的标志酶。75、细胞色素P450是同工酶系。在滑面内质网(SER)膜上最为丰富,在肝中具有解毒作用。76、ER的种类:①糙面内质网(rER):颗粒内质网,多呈扁囊状,排列教整齐,与核糖体共同形成复合机能结构;②滑面内质网(SER):无颗粒内质网,分支管状,形成较为复杂的立体网状结构。77、SER和rER是一个连续的整体结构。78、微粒体:在细胞匀浆和超速离心过程中,由破碎的内质网形成的近球形囊泡结构,含内质网膜和核糖体两种基本成分。79、ER的功能:(一)rER的功能:蛋白质的合成、修饰、加工。——1、蛋白质的合成:核糖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