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教学大纲48学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黄淮学院《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2913170222课程名称:经济学Economics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48,其中,讲授学时:48学分:2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工程管理(本科)开设学期:第5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所传授的知识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工程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经济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为继续学习其他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规律,并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五、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西方国家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内容,掌握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并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经济活动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解释经济中的经济问题,批评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为将来继续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准备基础,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引论(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西方经济学发展。(二)教学内容1.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1.1资源稀缺性1.1.2选择与资源配置1.1.3资源利用1.1.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2.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1.2.2实证分析方法1.2.3实证分析工具1.3经济学发展简史(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难点:难点是将初学者引入经济学的思维范式,理解经济学分析的前提条件。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6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需求、供给、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基本概念;了解分别影响需求、供给的因素和均衡价格的决定;理解需求和供给规律、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动、需求和供给水平的变动、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掌握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供给、供给量和供给曲线、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掌握利用均衡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二)教学内容2.1需求的基本原理2.1.1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2.1.2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2.1.3需求定理2.2供给的基本原理2.2.1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2.2.2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2.2.3供给定理2.3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2.3.1均衡价格的决定2.3.2均衡价格的变动2.4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2.4.1弹性的一般含义2.4.2需求价格弹性:弧弹性、点弹性、影响因素2.4.3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总收入2.4.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2.4.5供给价格弹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供求的含义、供求定理、均衡价格,需求弹性的含义与弹性系数的计算、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难点:弹性理论第三章消费者行为论(6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差异,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及实现条件,掌握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理解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和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的关系;理解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掌握收入变化和价格变化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和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学会运用效用与消费者均衡的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内容3.1基数效用论3.1.1效用的概念3.1.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1.3消费者均衡3.1.4消费者剩余3.2序数效用论3.2.1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3.2.2边际替代率3.2.3消费者预算线3.2.4消费者均衡3.3消费者均衡的变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边际效用的含义、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消费者均衡难点:消费者均衡第四章生产论(6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教学要使学生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规模经济原理;了解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等成本线的含义,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原理。(二)教学内容4.1短期生产函数4.1.1生产与生产要素4.1.2生产函数4.1.3一些具体的生产函数4.1.4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4.1.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4.2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4.2.1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4.2.2等产量曲线4.2.3等成本线4.2.4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4.2.5扩展线4.3规模报酬4.5.1规模报酬递增4.5.2规模报酬不变4.5.3规模报酬递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规模报酬的含义与原因、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等成本线的含义和特征,利润最大化原则的确定、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确定原则难点:规模报酬、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第五章成本论(4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短期成本的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掌握长期成本概念,了解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二)教学内容5.1成本的概念5.1.1机会成本5.1.2显成本与隐成本5.2短期成本5.2.1短期成本基本概念5.2.2短期曲线及其关系5.3长期成本5.3.1长期总成本5.3.2长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5.3.3规模经济(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分析方法;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变动的特征难点:各种长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第六章完全竞争的市场(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及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的均衡条件。(二)教学内容6.1完全竞争市场概述6.1.1厂商和市场的类型6.1.2完全竞争的条件6.1.3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6.1.4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6.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6.2.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6.2.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6.2.3生产者剩余6.3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6.3.1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6.3.2厂商进出一个行业(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边际收益曲线,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难点:完全竞争厂商的最优产量选择和供给曲线。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完全垄断、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的含义,理解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长期均衡过程;掌握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与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的条件;了解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与需求曲线;理解古诺模型,能够比较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二)教学内容7.1垄断7.1.1垄断市场的条件7.1.2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7.1.3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7.1.4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7.1.5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7.1.6价格歧视7.2垄断竞争7.2.1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7.2.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7.2.3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7.2.4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7.3寡头7.3.1寡头市场的特征7.3.2古诺模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价格歧视、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长期均衡、古诺模型难点:垄断厂商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4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不同,了解引致需求;理解要素价格的理论基础,掌握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等概念的含义,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原则。掌握要素供给原则的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并从中推导出要素的供给曲线;掌握运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为什么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后折弯的;掌握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在实际应用的重要意义。(二)教学内容8.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8.1.1引致需求8.1.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8.2生产要素的供给8.2.1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8.2.2无差异曲线分析8.2.3要素供给问题8.3劳动8.3.1劳动和闲暇8.3.2劳动供给曲线8.3.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8.4土地的供给8.5资本的供给8.6洛伦茨曲线8.6.1洛伦兹曲线8.6.2基尼系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致需求的含义,边际产品价值的概念,边际收益产品的概念,边际要素成本的概念,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要素供给原则,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与原因,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难点: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与原因,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应用第九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4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垄断所引起的市场失灵,掌握信息不对称下的行为,了解政府失灵问题。(二)教学内容10.1垄断10.1.1垄断与低效率10.1.2寻租理论10.1.3对垄断的公共管制10.1.4反托拉斯法10.2外部影响10.2.1外部影响及其分类10.2.2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10.2.3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10.2.4科斯定理10.3公共物品10.3.1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10.3.2公共资源10.3.3公共选择理论10.4不完全信息10.4.1信息的不完全性10.4.2信息不完全与商品市场10.4.3信息不完全与保险市场10.4.4信息不完全与劳动市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垄断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及经济政策选择,外部影响的表现形式及有关政策选择,公共物品的特点及最优数量的选择,不完全信息导致的各个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的前提及有效性。难点:公共物品的特点及最优数量的选择,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的前提及有效性。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国民生产总、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二)教学内容10.1国内生产总值10.1.1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10.1.2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涵义10.1.3GDP和GNP的区别10.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10.2.1支出法核算GDP10.2.2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10.3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10.3.1国内生产总值(GDP)10.3.2国内生产净值(NDP)10.3.3国民收入(NI)10.3.4个人收入10.3.5个人可支配收入10.4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0.4.1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10.4.2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10.4.3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10.5名义GDP和实际GDP10.5.1名义GDP和实际GDP10.5.2潜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缺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GDP和GNP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步骤;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的几种表示方法难点:GDP和GNP的区别;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第十一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在总供给为既定时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乘数的含义与计算,IS曲线的含义,LM曲线的含义;了解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等(二)教学内容11.1均衡产出11.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1.2.1消费函数11.2.2储蓄函数11.2.3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11.3消费与均衡国民收人的决定11.3乘数理论11.3.1投资乘数11.3.2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11.4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11.4.1三部门模型11.4.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1.4.3税收乘数11.4.4政府购买转移支付乘数11.4.5平衡预算乘数11.5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11.6IS—LM模型11.6.1IS曲线11.6.2LM曲线11.6.3IS—LM模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均衡产出概念;消费函数与消费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