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这里,看更多经济学资料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经济学考研辅导资料一份好的考研复习资料,会让你的复习力上加力。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经济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中公考研网首发2017考研信息,2017考研时间及各科目复习备考指导、复习经验,为2017考研学子提供一站式考研辅导服务。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银行体系19.1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央行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紧缩的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公众决定的。货币供给的主体是银行,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共同创造的。令M代表货币供给,C代表通货,D代表活期存款,即:M=C+D1.准备金制度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客户提取存款和正常的贷款要求而准备的资金,即银行收到的但是没有贷出去的存款。根据商业银行是否将所有存款都作为准备金,准备金制度分为百分之百准备金银行制度和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①百分之百准备金银行制度是指银行只接受存款,不发放贷款,把所有存款都作为准备金持有。此时,银行体系不影响货币供给。②分准备金银行制度是指银行将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而将其余存款用于向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或者投资。若得到贷款的人再将贷款存入其他银行,从而使其他银行增加发放贷款或者投资的资金,这一过程竟会持续循环下去。设rr作为法定准备金率,则最终一单位的初始存款能创造1/rr单位的货币。2.货币供给模型货币供给模型含有三个外生变量:点这里,看更多经济学资料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经济学考研辅导资料①基础货币B:是指公众以通货形式持有的货币C和银行体系以准备经形式持有的货币R的总量:B=C+R。②存款准备金率rr:是指银行持有准备金攒存款的比例。③通货存款比cr:是指人们持有的通货量C对其活期存款量D的比例。反映了家庭对其希望持有的货币形式的偏好。已知:M=C+D;B=C+R,得:方程右边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D,可得:其中,C/D是通货存款比cr,R/D是存款准备金率rr,则上式可化简为:可见,货币供给和基础货币成比例的,设货币乘数m=(cr+1)/(cr+rr),则货币供给模型:MS=mB由货币供给模型可知,每1美元的基础货币产生m美元货币。由于基础货币对货币供给有乘数效应,因此基础货币也成为高能货币。由货币供给模型可知:①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是成比例。基础货币的增加会引起货币供给按同比例的百分比增加。②存款准备金率rr越低,银行可发放的贷款就越多,即提高了货币乘数,增加了货币供给。③通货存款比cr越低,公众作为通货持有的基础货币就越少,银行作为准备金持有的存款准备金也就越多,能够创造的货币也就越多,增加货币供给。3.三种货币政策工具(1)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影响基础货币,从而影响货币供给的行为。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回笼货币,减少基础货币供给量,再通过货币乘数减少货币供给,从而给过热的经济降温;当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买进有价债券,向流通领域注入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使社会货币供应量数倍增加,从而刺激经济。(2)法定准备金率点这里,看更多经济学资料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经济学考研辅导资料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缴纳的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影响货币乘数,从而影响货币供给。当经济过热时,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货币乘数,从而减少货币供给,实现经济降温;当经济衰退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实现经济加速。(3)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时使用的利率。再贴现率的变动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状况,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19.2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指人们在投资组合中所选择持有的现金、支票账户等货币资产的数量。鉴于货币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最强的流动性和较低收益,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他们如何在流动性偏好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权衡。货币需求量的决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价格水平、实际收入和利率这三个宏观经济变量对货币需求具有重大影响。(1)价格水平。较高的价格水平提高了流动需求,从而导致货币的名义需求增大。(2)实际收入。人们的收入越高,所进行的交易就越多,对持有货币的需求就越大。(3)利率。当风险和流动性保持不变时,货币需求取决于货币及其他非货币资产的预期收益。货币预期收益的提高能够增加货币需求,而其他资产预期收益的提高则使得财富所有者将货币转换为其他高收益资产,从而降低货币需求。价格水平、实际收入和利率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影响可以表述为:,dMPLYr式中,Md为名义货币需求量,P为价格水平,Y为实际收入,r为利率。将上式整理可得实际货币需求函数:,dMPLYr1.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资产组合理论强调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作用。根据资产组合理论,人们持有货币是将它作为自己资产组合的一部分,货币提供了不同于其他资产的风险与收益的组合。资产组合理论点这里,看更多经济学资料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经济学考研辅导资料预测,货币需求应该取决于货币和家庭可以持有的各种非货币资产所提供的风险与回报,包括:预期股票收益、预期债券收益、预期通货膨胀率、实际财富等。预期股票收益、预期债券收益、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实际财富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可以表述为:Md/P=L(rs,rb,Eπ,W)式中,rs为预期股票收益、rb为预期债券收益,πe为预期通货膨胀率,W为实际财富。①预期股票收益rs。股票收益的提高会吸引人们将货币转换为股票,从而减少货币需求。②预期债券收益rb。与股票一样,债券收益的提高也会吸引人们购买更多的债券,从而减少货币需求。③预期通货膨胀率E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意味着较高的货币贬值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减少货币的持有,降低对货币的需求。④实际财富W。当财富增加时,人们可能会以货币形式持有部分新增财富。当然,如果收入和交易水平保持不变,财富所有者以货币而非其他高收益资产形式持有新增财富的动机较小,因而财富增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也比较小。2.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强调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成为交易理论。鲍莫尔-托宾模型在20世纪50年代由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和詹姆斯·托宾提出,是对凯恩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只是收入的函数,而与利率无关。鲍莫尔和托宾通过分析,发现即使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同样是利率的函数,而且同样是利率的减函数。鲍莫尔-托宾现金管理模型具有以下假设:①人们定期地获得一定的收入。②人们的支出是连续的或均匀的。③贷出现金余额的方式是购买政府短期债券,因为这种贷款最安全,其流动性也最高。④每次变现额(即出售债券从而换回现金的数额)都相等。⑤每次变现与前一次变现的间隔期都相等。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上,鲍莫尔和托宾指出,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包括两项:一项是持有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另一项则是因变现而支付的佣金。人们平均持有的现金余额应是每次变现额的一半,同时,在一定期间内,变现的次数N为交易总额与每次变现额之商。设C为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Y是初始在银行的存款,i为市场利率,F是去银行的成本是一个固定数;N代表去银行的次数,对于任何一个N平均持有的货币量为Y/2N,因此放弃的点这里,看更多经济学资料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经济学考研辅导资料利息是iY/2N,去银行的总成本为FN,则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函数为:总成本=放弃的利息+去银行的成本C=iY/2N+FN求总成本最少时的最优次数N,得到:人们平均持有货币量为这就是著名的平方根公式。由此平方根公式可知,人们出于交易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即现金余额),不仅是收入的递增函数,而且是利率的递减函数。3.金融创新、准货币与货币总量目标的消亡准货币是指由于金融创新使得许多非货币资产获得某种货币流动性。准货币的出现使得货币需求变得更加不稳定,从而货币政策更加复杂,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减弱。在紧张的复习中,中公考研提醒您一定要充分利用备考资料和真题,并且持之以恒,最后一定可以赢得胜利。更多经济学考研复习资料欢迎关注中公考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