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水产动物增殖与放流内容银鱼香鱼银鱼一、银鱼的分类和分布(一)银鱼的种类银鱼:属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银鱼有多少种说法不一,有的说有15种,有的说有20多种,根据资料整理如下表。科亚科属种的数量银鱼科Salangidae新银鱼亚科Neosalanginae新银鱼属Neosalanx8日本银鱼属Salangichtys2大银鱼属Protosalanx1银鱼亚科Salanginae间银鱼属Hemisalanx2白肌银鱼属Leucosoma2银鱼属Salanx4新银鱼亚科Neosalanginae的种类及其分布属种分布新银鱼属Neosalanx短吻银鱼N.brevirostris香洲、汕头、天津近太湖新银鱼N.pseudotaihuensis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安氏新银鱼N.anderssoni渤海、黄海沿岸至长江口乔氏新银鱼N.jordani鸭绿江口、碧流河寡齿新银鱼N.oligodontis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陈氏新银鱼N.tangkahkeii福建、广东沿海太湖新银鱼N.taihuensis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银色新银鱼N.argentia珠江日本银鱼属Salangichtys小齿日本银鱼S.microdon绥芬河、图门江石川日本银鱼S.ishikawai日本沿海大银鱼属Protosalanx大银鱼P.chinensis渤海、黄海、东海沿岸长江、淮河中下游福建沿海银鱼亚科Salanginae的种类及其分布属种分布间银鱼属Hemisalanx前颌间银鱼H.prognathus鸭绿江口,山东沿海长江和瓯江口短吻间银鱼H.brachyrostralis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瓯江白肌银鱼属Leucosoma白肌银鱼L.chinensis闽江,九龙溪,广东沿海,广西西江瑞氏白肌银鱼L.reevesis江淮,珠江银鱼属Salanx有明银鱼S.ariakensis渤海、黄海、东海沿岸居氏银鱼S.cuvieri福建、广东尖头银鱼S.acuticeps闽江、九龙江、木兰溪细银鱼S.gracillimus江淮一带(二)银鱼的形态银鱼科鱼类基本形态:体小、细长,身体前部呈圆筒状,全身无鳞或具排列稀疏的薄鳞,有脂鳍,尾鳍呈叉状,具颌齿和舌齿,活体除眼球黑色,身体具少数黑色小斑点外,通体透明。目前畅销于国内外市场的主要有:太湖新银鱼、大银鱼和寡齿新银鱼。1.外部形态(1)大银鱼(Protosalanxhyalocranius):属大银鱼属,本属仅此一种。头部扁平,呈三角形,吻端尖细,下颌比上颌长,上颌骨有一列细齿,舌面及下颌骨各有两列细齿。鳃孔大,具假鳃,鳃耙短而稀。体无鳞片,仅性成熟的雄鱼臀鳍基上方具1行臀鳞。体无侧线。胸鳍具发达的肌肉基,腹鳍后至肛门前有透明的腹棱膜。活的大银鱼通体透明,背鳍、腹鳍、臀鳍和尾鳍基部及鳍条上布有疏密不等的黑色素,尤以尾鳍黑色素浓密,身体腹部两侧各有一行黑色小斑点,死后身体变白。鳔长形,只有一室。雌鱼开始产卵和雄鱼排精时,雄鱼心脏区才显红色。(2)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Chen):身体细长,腹鳍以前呈圆筒形,以后呈侧扁。头部扁平,吻部较短钝,口裂小,且上颌较下颌短,上下颌骨各有一列细齿,舌面无齿。鳃孔大,鳃盖膜前部与峡部相连。鳃耙尖锐稀疏。腹鳍后至肛门前有透明的腹棱膜,胸鳍扇形,肉质基柄发达。身体腹部两侧各有一行黑色小斑点,腹鳍无色素,尾鳍上下叶黑色。体白色,稍透明。(三)银鱼的分布银鱼栖息于淡水、半咸水或海水中,有洄游、陆封两种类型。银鱼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越南、朝鲜、俄罗斯等国家的近海和内陆水域。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沿岸及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等都有银鱼的自然分布,其中太湖、洪泽湖、巢湖等是我国久负盛名的银鱼产地。二、银鱼的生物学(一)食性1.大银鱼的食性仔鱼(3厘米以内)阶段:主要食物为轮虫、无节幼体、原生动物及少量的硅藻、绿藻等。稚幼鱼:以枝角类、桡足类为主要食物,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食物有象鼻溞、剑水溞、无节幼体和虾的溞状幼体等。成体:6~7厘米开始摄食小鱼、小虾;9~10厘米后则主要以小鱼、小虾为食,也摄食浮游动物。大银鱼捕食的鱼类组成与水域小型鱼类优势种群和适口性有关,群体密度大身体细长的种类在食物中出现频率高。例如,太湖中太湖新银鱼出现频率高,而柴河水库亚洲公鱼出现频率高。2.太湖新银鱼的食性终生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仔鱼阶段:主要食物为轮虫、无节幼体为食。幼鱼:以枝角类、桡足类为主,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食物有长刺溞、象鼻溞、盘肠溞、剑水溞和漂水溞。(二)生长1.大银鱼的生长大银鱼与其它鱼类一样,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生长率差异很大。其生长规律具有阶段性:稚幼鱼阶段生长迅速,先是体长迅速增长,体长增长变慢后体重快速增长,直到生长拐点月龄之后,体长、体重增长速度趋向缓慢。此时生殖腺开始快速发育,到12月中旬,生殖腺发育成熟,主要由于生殖腺增大而体重增加明显。12月下旬到笠年2月底产卵期,由于产卵、排精及体能大量消耗,体长、体重生长呈负值。2.太湖新银鱼的生长生长规律与大银鱼相似,只是在时间上不一致。(三)繁殖1.大银鱼的繁殖(1)成熟规格大银鱼为一年生鱼类,南北各水域均在当年10月底~11月开始成熟,12月均达到性成熟。成熟规格随水域饵料条件和生长的个体差异所致。太湖大银鱼生殖群体:雌性全长9~27厘米,体重3.5~40克雄性全长9~21厘米,体重4~38克各水域大银鱼繁殖规格组成水域雌性雄性全长(cm)体重(g)全长(cm)体重(g)太湖9~273.5~409~214~38洪泽湖9~122.6~3.59~17.53.1~20.5白龟山水库11.5~224.9~4510.5~215.1~25.8柴河水库9.8~17.13.3~21.48.9~16.32.6~19(2)性腺发育0246810121416182022089101112123月份成熟系数(%)(3)繁殖力各水域大银鱼繁殖力的比较繁殖力太湖白龟山水库柴河水库陡崖子水库绝对怀卵量(粒/尾)3190~435805356~336416501~204627214~35425相对怀卵量(粒/克)524~15401046~1466583~2399895~1041(4)雌雄比例接近1∶1(5)性细胞成熟卵子:圆形,米黄色,直径0.85~1.1mm,沉性,具卵膜丝。雄性精子:保持受精能力的剧烈运动时间一般为20~38秒。大银鱼精巢很小,精液量亦很少。通过测算,1毫升精液中约含精子12.148亿个。(6)产卵期大银鱼的产卵期南北各水域类同,均在12月下旬至笠年3月上旬,盛产期在1月,高峰期一般历时3~5天,次高峰1~2天。江淮流域,在冬天不结冰水域中,产卵水温为2.4~5.7℃,北方在冰冻水域的冰下,产卵水温为1.5~3.0℃。(7)产卵习性在浅水湖库中,大银鱼多集中在有零星沉水植物或枯萎植物分布的库汊内产卵。没有植物的水域,多在水深1.5~2米沙砾底质处产卵。有水流产卵群体较为集中,产卵场里的雄鱼多于雌鱼。一般在傍晚和夜间出现产卵高峰,白天不产卵。根据卵巢不同时相卵母细胞的组成,大银鱼应属于分批产卵类型;但在实践中又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它是分批产卵类型。(8)胚胎发育胚胎发育的速度与水温有关。发育积温为5100小时度。4.9~9.1℃水温,需26.5天孵出,初孵出的仔鱼大小3.85~5.8毫米。3~5℃条件下,仔鱼经过15~25天卵黄囊才能吸收完毕。(9)胚胎发育对生态的适应对温度变化的适应大银鱼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范围0.5~16℃,最适发育温度4~10℃。发育的上限水温不应超过18℃,水温超过18℃虽能孵出仔鱼,但畸形率高。适温条件下温差也不能太大,短时间温差超过4℃会明显影响孵化率。对盐度变化的适应大银鱼的胚胎可在4.3‰以下的盐度正常发育,其上限盐度不能超过9‰,高于此盐度虽可孵出仔鱼,但畸形率高。盐度高于18.2‰,则孵不出仔鱼。2.太湖新银鱼的繁殖长江中下游的湖泊如太湖、洪泽湖、阳澄湖、巢湖等的太湖新银鱼具有春季和秋季两个产卵群体。而引种到云南滇池的则形成春、秋、冬三个产卵类群。(1)春季产卵群体产卵群体组成:以56~60mm体长组占绝对优势,体重0.5~1.45克,平均0.77克生殖腺的发育:6~10月生殖腺处于第I成熟期,11月初发育到第II期,11月下旬由II期向III期过渡,12月至笠年1月处于III期,生殖腺以第III期越冬。早春由III期向IV期过渡,3月下旬开始由IV期过渡到V期产卵。繁殖力不同湖泊太湖新银鱼怀卵量的比较湖泊体长(mm)体重(g)绝对怀卵量(粒/尾)相对怀卵量(粒/克)范围平均范围平均范围平均太湖59~64610.7~1.71.01200~228014961496洪泽湖55~67590.95~1.41.21076~294015761313巢湖54~63580.75~1.250.891160~207014961652滇池60~84661.2~3.21.71400~632030341597产卵期、产卵场产卵期:从3月中旬开始至5月中旬,4月中为盛产期。产卵水温为8~25℃,盛产期水温为11~16℃。产卵场:多在有水生植物、透明度较大的湖湾内,水深1~2米,底质为泥沙质。产卵习性产卵对水域条件要求不苛刻,清水或浑水、涨水或落水、晴天或阴雨天均可产卵,但湖风轻微、天气晴朗的下午3~4时产卵较盛。有作者认为,日温差较大是大批产卵的诱导因素。胚胎发育成熟的卵子呈圆形,卵经0.45~0.73毫米。卵沉性,沉落在湖底的受精卵,借助一端游离的卵膜丝,可缓冲风浪的搅动,有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水温10~23.5℃,孵化期8~3天。(2)秋季产卵群体生殖腺发育:秋季仔鱼孵出后至笠年5月,生殖腺处于第I期,6月部分处于第II成熟期,7~8月处于第II成熟期,之后向第III期过渡,第III~IV成熟期历时较短暂,大约为一个月,9月中旬发育成熟开始产卵。秋季产卵群体的繁殖力:比春季群体稍小。其它:与春季群体相似。(四)银鱼种群的生态学特征1、对盐度适应范围广可在海水、咸淡水和淡水中生活。在自然条件下,绝大部分银鱼科的鱼类都存在洄游型和淡水定居型。在一定条件下,洄游型可变为淡水定居型,反之,淡水定居型又可变为洄游型。2、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可在0~30℃或2~32℃的条件下生活。大部分种类具有适应低温生活的能力。有的在北方隆冬时节冰下繁殖,有的在早春、深秋低温季节产卵。在低温条件下胚胎发育历时长,孵化出的仔鱼适应力较强,卵黄囊消化吸收较慢。仔鱼有较长的混合营养阶段,有利于仔鱼的成活和生长3、终生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除部分种类的成鱼阶段可捕食小鱼虾外,但小鱼虾可得性差时仍以浮游动物为食,表现出较强的食物可塑性。从水域生态条件看,浮游动物无疑是分布广泛、群体密度大,一年四季可得而适口性好的营养丰富的饵料。这对银鱼生长发育和种群繁衍十分有利。4、生殖腺成熟发育历时较短银鱼从第II成熟期转入第III成熟期发育到成熟产卵只需40~60天的时间,鲤科鱼类一般需要6个月左右。生殖腺发育成熟短,体现在群体增殖速度快,具有适应种群持续繁衍的意义。5、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强银鱼属一年生鱼类,一般个体成熟产卵后即行死亡。银鱼的繁殖力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位体重的怀卵量(相对怀卵量)要比一般鱼类高,平均值通常在1100~1500粒/克体重;二是生殖周期短,仔鱼孵出后经7~9个月又成熟产卵,也比一般鱼类短得多。银鱼凭借强劲的繁殖力,可在一个水体里形成优势种群。6、种群结构简单,群体数量消长变化快由于银鱼是一年生种类,群体组成非常简单,渔获物中只有当年群体。群体结构简单的小型种类可在短期内出现群体数量消长的明显变化。三、银鱼的人工繁殖(一)亲鱼的捕捞、选择1.亲鱼的捕捞宜在产卵场及其附近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