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生活提高题1、某班以“增加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为主题,收集到下面信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性学习。表一:注: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是反映国民收入的主要统计数字之一。材料一作为“保增长、扩内需”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涉及汽车、家电等消费领域。比如,对排气量在1.6升(含)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实行减半征收;在全国实施“家电下乡”,并在部分省市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试点,对农民和城镇居民购买家电予以补贴等。甲组同学讨论表一时,认为表一反映的问题不利于增加居民消费,材料一中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乙组同学在讨论材料一时,认为政府在保增长、扩内需中功不可没。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材料一,说明刺激消费为什么能促进经济增长。2、有人认为,“只要把蛋糕做大,就能促进社会公平”。请运用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23、“幸福感”是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近年来逐渐成为我国令人憧憬的词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农民工的幸福感:“出来到企业打工赚钱,要有政策保证,也要靠自己的本事,更希望老板不断地给涨一涨工资。”家庭主妇幸福感:“希望每天都能买到放心菜,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国家、企业、个人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农民工、家庭主妇心中的“幸福”?4、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表明市场秩序的混乱和诚信的缺失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谈谈你对“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的认识35、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年份2006年2008年2010年年均增长GDP(亿元)21631431404539798311.2%财政收入(亿元)3876061330830802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117591578119109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587476159198.9%材料二:“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⑴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态势。⑵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注重“富民”的经济意义。。⑶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富民”的途径与措施。46、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原则,其他分配方式则体现效率原则。因此,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7、有人认为:“虽然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的合资方式不同,但其性质是相同的。”5经济生活提高题参考答案1、某班以“增加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为主题,收集到下面信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性学习。表一:注: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是反映国民收入的主要统计数字之一。材料一作为“保增长、扩内需”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涉及汽车、家电等消费领域。比如,对排气量在1.6升(含)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实行减半征收;在全国实施“家电下乡”,并在部分省市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试点,对农民和城镇居民购买家电予以补贴等。甲组同学讨论表一时,认为表一反映的问题不利于增加居民消费,材料一中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乙组同学在讨论材料一时,认为政府在保增长、扩内需中功不可没。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材料一,说明刺激消费为什么能促进经济增长。1.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幅,尤其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低于财政收入和GDP的增幅,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特别是提高农民收入,让居民的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②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有人认为,“只要把蛋糕做大,就能促进社会公平”。请运用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①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基础。所以做大财富蛋糕,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必要条件,有一定的合理性。②但要促进社会还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改革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分配秩序,打破行业垄断;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是在再次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63、“幸福感”是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近年来逐渐成为我国令人憧憬的词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农民工的幸福感:“出来到企业打工赚钱,要有政策保证,也要靠自己的本事,更希望老板不断地给涨一涨工资。”家庭主妇幸福感:“希望每天都能买到放心菜,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国家、企业、个人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农民工、家庭主妇心中的“幸福”?国家: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农民工权益。②加强宏观调控,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企业:①要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②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个人:①农民工要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②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4、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表明市场秩序的混乱和诚信的缺失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谈谈你对“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的认识①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能够根据价格涨落反映的供求关系变化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和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②市场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市场竞争中,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也会带来市场秩序的混乱,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③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75、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年份2006年2008年2010年年均增长GDP(亿元)21631431404539798311.2%财政收入(亿元)3876061330830802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117591578119109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587476159198.9%材料二:“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⑴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态势。材料一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都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1分),但是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1分)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我国收入分配格局还不够合理。(2分)⑵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注重“富民”的经济意义。①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②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体现。③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⑤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⑶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富民”的途径与措施。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有快发展,为“富民”提供物质基础。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福利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③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同时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逐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④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1分)(若回答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86、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原则,其他分配方式则体现效率原则。因此,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1)按劳分配不仅体现了公平原则,而且也体现了效率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就是效率原则的体现。其他分配方式不仅体现效率原则,也体现公平原则。生产要素投入的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就是公平的体现。(2)我国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这是由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决定的。我国生产力水平低而且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就要求按劳分配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则要求采取多种分配方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有效地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又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增强经济活力和经济效益。(3)此观点的前提是不正确的,结论是正确的。7、有人认为:“虽然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的合资方式不同,但其性质是相同的。”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都是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二者有许多区别。①含义不同。股份制是一种股权式的合资的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劳动群众在改革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②主要特征不同。股份制式按照特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模式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股东权利实行一股一票。而股份合作制是劳动和资本联合组织起来的企业。其劳动者既是股东又是生产者,在企业里不完全遵循按股发言的规则,而是一人一票。③所有制性质不同。判断股份制的性质,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若公有制经济控股,则该股份制经济带有明显的公有性。而股份合作制是集体性质的企业。因此上述观点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