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陈国锋金秋十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会审议通过了一个决定一个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召开党的十八大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共17431字,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9个部分,分为3个板块。第一、第二部分构成第一板块,主要阐述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要方针。第三至第八共6个部分构成第二板块,主要部署文化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第九部分是第三板块,阐述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吹响了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伟大进军的号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六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找准定位,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切实提升服务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下面,我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从三个方面谈谈学习认识与体会,与大家交流。2一、怎样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二、怎样认真把握文化建设基本精神三、怎样把文化建设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一、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当前文化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愈发凸显。我们在许多方面还习惯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一些公有制文化单位还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尚未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同时,“文化发展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也愈发突出。一方面,国家的文化资源大量闲置;另一方面,外国文化产品大量涌入,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此外,现行的文化体制也更加与世界高新技术加速发展和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不相适应。在新的传播手段加快发展面前,我们“还缺乏适应性和主动性,在体制、结构和管理上反应很不敏感,在运用高新技术形成新的文化创造力上,还不能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催生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相抗衡”。要改变这些不适应的状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决定》用“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三个关系”集中阐述了推进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首先,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实3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提出了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宽泛,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1996年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有过论述。文化建设可以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可以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把握文化的范畴,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相对应来作重点研究部署。文化建设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牵系着时代跃动的脉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古代中国,秦朝之所以一匡天下,汉唐之所以雄风盖世,就是因为拥有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文化。世界近代史上,正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才使得欧洲告别愚昧和专制,获得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才有今天西方国家的发展。因此,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情愿望。”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其次,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4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途径。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人们精神文化需要更加旺盛,文化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然而,在这“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也就愈发体现出来,尤其在农村更为突出,文化生活贫乏,打麻将赢钱成了唯一的文化工具。为此,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日益成为“新形势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同时,随着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新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着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激荡以及愈演愈烈的知识经济热潮,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始终具有坚强的思想保证,使亿万人民始终具有强大的智力支持,已经成为关乎我国现代化成败的一个全局性问题。现在西方价值观,文化渗透是无孔不入的。文化安全问题也严峻摆在我们面前。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原总统尼克松写了一本书,叫《1999,不战而胜》,前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出了一本书叫《改革与新思维》,导致了苏东悲剧的产生。今年是苏联共产党亡党二十年祭(1991-2011)。前苏联共产党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共产党,党员数达2000万,从1917年到1991年,执政长达74年。前苏联又是一个大国,面积2400多万平方公里,横跨欧亚两洲,人口28673万,就这样一个大党、大国,在没有外敌入侵5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顷刻之间解体覆灭,亡党亡国。这与放弃了党对思想意识形态的领导,放弃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不能不说无关系,教训尤为沉痛、深刻。2006年2月28日,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记者说:“中国千万不要搞民主化,如果党失去了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是非常危险的。”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客观需要。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软实力这一概念听起来好像很新鲜,其实并不新鲜,以往我们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德治国等其实都在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讲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所谓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它以精神产品为主要表现形式,是一个包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多种文化内容的文化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思想文化领域国际斗争主动权,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复杂的现实背6景下,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全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之举。二、认真把握文化建设的基本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主题重大、内涵丰富,就文化建设、文化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重要部署、重要举措。传达学习好、宣传阐释好、贯彻落实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组织的重大政治任务。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我觉得要在九个深刻理解上下功夫:1.要深刻理解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论述。十七届六中全会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科学概况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全部涵义,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坚持这条道路,深刻回答了我国文化建设中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这是7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这里我想重点讲讲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问题,这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个亮点。所谓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作为社会经济重要支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并且尊重这个规律,自觉地提高文化对历史进步、社会前行、人民幸福的时代担当和重要职责。所谓文化自信,一是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自信,中华文化根深叶茂,中国上下五千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当然我们不否认传统文化当中也有一些糟粕,也有一些不好的东西,但总体来看,我们传统文化确实是博大精深的,其中充满着很多智慧,有些东西非常适应社会发展规律。比如:我们老祖宗讲的“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在现在仍然具有生命力。二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要充分自信,包括从我们现在倡导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直到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红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文化,要充分自信。三是要我们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对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建设的一元化指导作用要充分自信。2.要深刻理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回答好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迈进这个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我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文化大国”,但不是“文化强国”,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文化逆差”,如何向世界展示和推广中国文化,如何使中国以文化强国致8力于世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紧扣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期待,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成为这次全会一个突出的亮点。文化强国这一目标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从国家层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符合我国实际,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有利于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此,我们说这一目标,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必将大大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凝聚起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开启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3.要深刻理解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央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之后作出的又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央围绕着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坚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