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沈家煊讲座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认知语言学0.“认知语言学”的范围这里所说的“认知语言学”是加引号的,有其特定的含义。并非所有关心认知的语言研究都是“认知语言学”。如果像“生成语言学”那样认为语言就是通过一些逻辑规则和客观的语义特征而“生成”的,而这些逻辑规则和客观的语义特征都以一定的心理表征形式储存在人的记忆中,从这一假设出发的语言研究自然也属于一般意义上的认知语言学,但是跟本文将要说明的有特定含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却是大相径庭的。“认知语言学”不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代表语言研究近年兴起的一个学派或思潮。“认知语言学”也不是一种单一的理论,而是语言学内部的一种研究范式,其特点是着重阐释语言和其他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一研究范式发端于70年代,自80年代中以来,范围已扩展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国际认知语言学学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并出版《认知语言学》杂志。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有C.Fillmore,G.Lakoff,R.Langacker,G.Fauconnier,L.Talmy,J.Taylor,D.Geeraertgs,E.Sweetser,J.Haiman等。这些人各自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对语言所持的基本假设都大同小异,只是在讨论和关注的具体语言现象上有所差别。有的用“认知框”(frames)来描写词义(见Fillmore1982),处于“认知框”内的概念成分跟百科知识相联系,但不一定有语词形式;有的着重研究“隐喻”(metaphor)在语义学和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见Lakoff&Johnson1980);有的集中研究一般认知能力和语言之间的具体联系,如Talmy(1988)的“动力作用”(ForceDynamics)理论;有的全面研究语法范畴所呈现的“典型效应”(PrototypeEffects,如Tylor1989);还有的专门研究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然联系或“象似”关系(iconicity,见Haiman1985)。Fauconnier(1985)的“心理空间理论”(MentalSpaceTheory)主要关心的是说话人构建的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关系,用来解释诸如辖域歧义、违实表述、指称不明等语义现象。Goldberg(1995)的“构式语法”(ConstructionGrammar)提出语法构式本身是基本语言单位,相当于一个心理“完形”,构式作为一个整体决定句子的论元结构和意义。Chafe(1994)的“信息流程理论”(informationflowtheory)研究心理处理过程中话语单位和信息单位之间的联系,也可视为属于认知语言学的范式。从历时角度研究“语法化”(grammaticallization)或词义引申的人,如Traugott(1989)、Sweetser(1990)、Bybee,etal(1994)等人也基本上认同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另外从事功能语法研究(如Givon1984)、语言类型研究(如Croft1991)、语义元素研究(Wierzbicka1996)的一些人也或多或少接受“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最全面详尽的理论框架是Langacker(1987,1991)提出的“认知语法”(CognitiveGrammar),其目标是建立一种既符合认知规律又满足“内容条件”(contentrequirement)的严谨的语法和语义理论。所谓的“内容条件”是指,语法中允许有的成分只限于三类,一是实际出现的音韵成分、语义成分和象征成分,二是这些成分在人脑中的抽象,即图式(schemas),三是上述这两类成分之间的类属关系。它排除任何任意设定的、抽象的句法特征或表征式。“认知语法”用语义概念来定义语法范畴,而语义概念又是用在语言学以外得到验证的认知能力来描述的。例如“主语”和“宾语”被描述为心理上“图象”(figure)和“背景”(ground)的对立。1.从“生成语义学”到“认知语义学”“认知语言学”是对“生成语言学”的反动。在“认知语言学”出现之前,有一些原2来从事“生成语言学”的人提出了“生成语义学”(GenerativeSemantics),他们认为表层句子形式的底层应该是一个语义结构而不是一个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包括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目的这样一些语义角色或语义格。但是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语义格众说纷纭,随意性很大,这使得C.Fillmore最终不得不放弃他的“格语法”。“生成语义学”一度采用的传统的“语义成分分析法”也遭到批评,例如将英语的动词kill分析为causetobecomenotalive,可以解释“Ialmostkilledhim”(我差点儿杀死了他)这个句子有歧解,副词almost在语义结构中插入的位置不同:Ialmostcausedhimtobecomenotalive.(已动了杀他的念头,但没有实行)Icausedhimalmosttobecomenotalive.(已向他开枪,但没有击中)Icausedhimtobecomealmostnotalive.(已击中他,但没有中要害)但是问题在于,kill的词义实际并不等于causetobecomedead:如果我的花盆放在阳台上,刮大风时掉下去砸死了他,这种情形只能说“Icausedhimtodie”,不能说“Ikilledhim”。有些“生成语义学家”于是另起炉灶,提出了“认知语义学”,主张表层句子形式的底层是一个概念结构。概念结构包括的概念角色的数量不再是随意的,而是从认知上限定的,如R.Langacker限定两个最基本的“射体”和“陆标”(Trajector和Landmark),L.Talmy限定两个最基本的“凸体”和“衬体”(Figure和Ground)。另一方面,概念角色又要比语义角色具体,例如充当主语的“射体”(或“凸体”)是具体的“偷窃者”或“抢劫者”,而不是笼统的“施事”。另外,像kill和causetobecomedead两个词语因为在人的心目中形成的是两个不同的“意象”,所以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结构。“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直接表现或对应于现实世界,而是有一个中间的认知构建(CognitiveConstruction)层次将语言表达(Expressions)和现实世界(Reality)联系起来。在这个认知中介层,人面对现实世界形成各种概念和概念结构。现实世界通过这个认知中介层“折射”到语言表达上,语言表达也就不可能完全对应于现实世界。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实世界中墙角并没有明确的边界,我们无法划出一条界线来确定墙角的范围,但是在语言表达上我们仍然说“一个墙角”和“在墙角里”,这是因为在认知上我们把墙角“视为”一个有边界的事物,“墙角”因此是一个“有界”概念。这个“视为”现在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识解”(construal)。2.“心寓于身”的认知观“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是一种“身心合一”或“心寓于身”(embodiment)的认知观。按照这种观点,心智和思维产生于人跟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的身体获得经验,这种经验用“体验”称之最为恰当。例如,婴儿通过呼吸、进食、排泄而体验到“里”和“外”的概念对立,通过不断的抓起玩具而又放下的身体动作而体验到“控制”和“被控制”的概念对立。人的整个概念系统都植根于知觉、身体运动和人在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体验。“心寓于身”还有一层意思是概念和概念系统的形成要受人类身体构造的制约,例如人对各种颜色的分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体视网膜的生理构造决定的。这种认知观跟“身心分离”的认知观相对立。按照“身心分离”说,心智和思维独立于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也不受人类身体(如知觉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任何限制。人的心智和思维就是通过逻辑规则操纵一些抽象的符号,就像计算机操纵抽象的符号一样。这些符号跟客观世界的事物有直接的、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这就是符号的全部意义,或者说符号的意义跟人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无关。3.语言不是一个独立模块3“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语言能力依附于人的一般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跟一般认知能力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语言能力的发展跟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汉语跟英语一样存在“辩论就是争战”(Argumentiswar)这样一个隐喻,例如有这样一些词语:论战争论辩护论敌抨击打笔仗理论战线唇枪舌剑舌战群儒入室操戈大张挞伐人身攻击批评的武器这表明,我们不仅用争战来谈论..辩论,我们在实际辩论中就是有胜有败,把辩论的对方视为敌手,我们在辩论中的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争战这个概念支配的。因此,通常认为是一种特殊语言现象的“隐喻”其实不仅仅是语言行为,而是一般行为,受一般认知能力的支配。同样,“转喻”作为一种语言能力也跟一般认知能力分不开。说“回到原单位,看到的尽是新面孔”,用“新面孔”而不用“新四肢”“新躯干”来转指“不熟悉的新人”,那是因为人一般都是靠观察脸相而不是靠观察别的身体部位来识别人的。这两个例子说明,语言能力在人的心智中并不自成一个独立的部分,而是依附于一般认知能力。因此这一假说不妨称作“语言能力依附说”,跟“语言能力独立说”相对立。按照“语言能力独立说”,语言能力在人的心智中自成一个独立的部分,语言能力并不依附于一般的认知能力,跟一般认知能力有本质的差别。4.句法不是一个独立模块“认知语言学”不仅认为语言不是一个独立模块,在语言内部,句法也不构成一个独立模块。最好用两个例子来说明。拙文《正负颠倒和语用等级》说明,在极性词语(如下面例子中的“一”、“最难的”等)表达周遍意义时,由肯定句变为否定句或由否定句变为肯定句(称为“正负颠倒”)后会出现三种异常:(1)句法不合格(标为*),(2)语义上失去周遍义(标为?),(3)语用上不合适(标为#)。(1)一字不识*一字识见一个爱一个*见一个不爱一个(2)最难的题他也会做?最难的题他也不会做最便宜的他也买不起?最便宜的他也买得起(3)连看电影也不感兴趣#连看电影也感兴趣连民办大学也想上#连民办大学也不想上这三种异常其实有一条统一的认知原则贯穿其中,那就是:否定极小量等于否定全量,肯定极大量等于肯定全量。这条原则在语法中的体现程度不一样,或者说是“语法化”的程度不一样,于是“正负颠倒”就造成三种异常现象:(1)的语法化程度最高,(3)的语法化程度最低,(2)介于两者之间。可见(1)这种所谓的句法现象并不是完全独立的现象。拙文《跟副词“还”有关的两个句式》讨论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副词“还”:小车还通不过呢,就别提大车了。平面几何还不会呢,就别提立体几何了。我们指出这个“还”具有语用意义,是在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即说话人认为语境中的一个小句(如“大车通不过”)所提供的信息量不足,而添加“还”的小句(如“小车通不过”)才提供足量的信息。过去认为句法是独立的,句子在句法的基础上作出语义解释,再放到一定的语境中得出句子实际表达的意思。但是这两个“还”字句表明,句法处理本身就离不开“还”字的语用意义,语境也不是事先摆在那儿的,而是根据“还”字和整个句式的意义来选择的,例如下面两句分别选择的语境是“旅行方向由东向西”和“旅行方向由西向东”:开封还没有到呢,就别提洛阳了。洛阳还没有到呢,就别提开封了。可见,在表达和理解语句时,句法、语义、语用三者并没有明确的分界,而是我中有你、你4中有我,三者交织在一起。5.主客观结合的语义学传统的语义学是一种客观主义的语义学,认为语义就是使语句表达的命题成真的必要充分条件,或称“真值条件”。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跟人的概念结构和概念结构的形成过程有直接的关系。“横看成岭侧成峰”,客观上是同一座山,由于人的观察角度的变化就形成两个不同的心理意象。这种观点可以称作“主客观合一”的语义观,跟“主客观分离”的语义观相对立。“意象”(image)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对一个客观事物或情景由于“识解”方式的差别——凸显的部分不同,采取的视角不同,抽象化的程度不同,等等——而形成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