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对当代人格教育的意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中文题目:论《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对当代人格教育的意义英文题目:OntheSignificanceofTheAnalectsofConfuciusGentlemanPersonalityintheContemporaryPersonalityEducation姓名钟柳苑学号04011204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04本2班指导教师杨凯毅提交日期2008年4月教务处制惠州学院HUIZHOUUNIVERSITY2目录引言····························································11当代青少年人格缺憾及原因······································21.1“知”的缺憾·············································21.2“情”的缺憾·············································21.3“意”的缺憾·············································32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43君子人格的内涵·················································44君子人格的培养及其对当代人格教育的启示·························64.1德教为先··················································74.2博学于文···················································74.3为仁由己···················································84.4为人师表···················································9结语····························································10注释····························································11参考文献························································11致谢····························································12引言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种种对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也形成过许多塑造理想人格的教育思想。其中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具有特殊的地位。孔子是最早全面展示人格问题,关注人格教育的伟大教育家。对他的人格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进行整理和挖掘,将会拓宽我们对当今人格教育的认识,进而推动我们人格教育的发展。“君子人格”是孔子为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所设计的理想人格。在纪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中,每一篇都论及君子,共出现了107次[1]。《论语》中所展示的君子人格“在千余年的系统3化,具体化,世俗化的过程中,积淀为中华民族深层的传统文化意识”,[2]也是我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文化品格和行为境界。当前我国青少年中出现的人格失落现象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许多中国问题专家认为,中国青少年道德人格问题是否定传统价值教育的必然结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回归到传统价值的教育中。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作为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经典——《论语》,其对于君子人格的描述、分析,应该说对于我们当今人格教育是不无启迪意义的。1、当代青少年人格缺憾及原因青少年的人格健康,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决定着青少年今后的人生走向和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要求。从总体上看,我国广大青少年的思想人格状况是好的:他们有抱负,有理想,自立、自信、自强,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这是当代青少年的精神主流。只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不少青少年的人格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憾甚至缺失。一些青少年鄙薄自己民族的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思想文化,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思想膨胀,贪图享乐,缺乏生活目标、集体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有的甚至参与吸毒、赌博和敲诈,杀人自杀,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对人格的忽视。重智能,轻人格,是各类学校由于“应试教育”影响而产生的“通病”。加上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开放将我国的社会生活推向了崭新的时代,但急剧变革的时代步伐带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交锋,许多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也伴随着科技文化的引进进入我国社会。青少年作为思想最为活跃,最为敏感的一个社会群体,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更为强烈的冲击。面对充满矛盾和多元的价值观,青少年往往无所适从。一些貌似“新潮”、“开放”,实为“腐朽”、“堕落”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对当代青少年的人格发展起着难以估量的影响。用现代心理学辩证认知——平衡控制人格理论来观照,当代一些青少年的人格结构中知、情、意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缺憾:1.1“知”的缺憾。主要表现为人生观的偏差,人生信念的虚无。辩证认知——平衡控制人格理论认为,认知系统的高层水平是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当代不少青少年面临信仰的迷失,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和错位。究其原因,是唯科技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成人世界的价值困惑。在工具理性肆虐,4人类片面追求效率至上的世界大景下,中国社会也面临两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变革、大开放、大变化,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以往在传统社会中人们那种注重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注重和睦融洽、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氛围,在当今社会正在逐渐被实用性、彼此算计利害得失的人际交往氛围所取代。当今人们的交往已逐渐转化为互惠互利有无功效有无实惠的原则来进行。成人世界的这种唯实用、功利价值取向通过社会、文化、家庭等途径影响青少年。青少年的人生观还没有定型,在现实的践行中,便不知不觉地顺应并且认同了这种社会价值取向。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0年的调查,有14.2%的青年崇尚“有钱就有一切的人生信条”,认为“不管采取什么手段,能挣到钱就是好样的”的青年占6.6%,另有9.3%的青年认为“人生短暂,当及时行乐”,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青年为5.2%。[3]在这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现世精神的侵蚀下,必然导致青少年人生信念的失落。在青少年学生中,大多没有信念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信念,即使认为自己有信念者也很难说清自己的信念和自己的行为有什么关系。可见,青少年对信念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甚至不屑一顾的,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也是扭曲和错位的。1.2“情”的缺憾。主要表现为道德情感淡漠,社会责任感淡薄和社会公德心弱化。辩证认知——平衡控制人格理论认为,情感系统发达的人具有理智感、道德感和其它高尚情感。当代青少年在情感系统方面大多存有缺憾。200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你奋斗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动机”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19.8%的大学生选择社会价值,38.5%的大学生选择个人价值。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已逐渐占据上风,许多青少年的道德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淡漠和社会公德心弱化。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在公共场合违反交通规则,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害公物等行为大量存在。缺乏社会责任感,崇尚自我为中心已成为一部分青少年的通病。认为学习目的是“有个好前程”和“多多赚钱,好好生活”的学生占了很大比例。青少年情感系统的缺陷,除了受现代社会科技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成人世界的影响外,教育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重理工,轻人文,重书本,轻实践,重功利,轻素质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而在家长的眼里教育就是汲取知识,孩子学习好就是分数高,功课好;孩子学习好就行,行为有问题不要紧;考上重点中学、大学就是人才。家长、学校、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些弊端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种培养考试机器的手段,失去了其精神追求和人文精神养育的一面。在这种社会环境和教育观念下,养成了青少年从小到大的5目标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以后干什么,往往只有一些美好和模糊的憧憬而已,他们很难站在一定高度审视将来,审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再加上当代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长大,久而久之,就淡化了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取而代之的是自我意识的膨胀。1.3“意”的缺憾。主要表现为人生价值观的异化。人格理论认为,意志行为控制方面较高发展的人,能按高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人生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人生的追求,人生理想所表达的看法,它是人为自己的人生所建立的标尺,是人为自己所定下的航标,是人为自己所树立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观使人形成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评价标准,使人能够区别出真善美与假丑恶,懂得怎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从而自觉地克制自己的不正确的欲望,规范自己的行为,高尚自己的人格。”[4]21世纪的青少年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较为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命意义的困惑和学习工作的压力,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适应。许多青少年由于生存压力,意志的脆弱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人生价值观的异化。主要表现为:首先,知行脱节。青少年是一个身心尚未成熟的正在成长中的群体,他们想摆脱依赖,放弃权威,追求独立人格,但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和实际的独立能力,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他们的思想活跃但混乱,既有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又显得理想模糊。一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价值观越来越淡漠,认为那是脱离现实的“假、大、空”,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崇尚自我为中心完全抛弃社会国家利益的私利主义嗤之以鼻,但在现实的践行中,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却不知不觉地顺应并认同了较低的社会道德行为模式。可知,很多青少年在人生价值问题上是存在知行背离的缺憾的。其次,人生理想低俗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同时给青少年的人生观带来了不良的冲击。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在新旧价值观的冲突下产生了许多精神困惑。许多人的人生价值观向拜金主义、物质至上、个人利己倾斜。人成了金钱、物质和欲望的奴隶。这些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观的世俗化影响到青少年,使他们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失去平衡,走向低俗。他们过多强调自己的个人理想,没有远大社会理想,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在个人理想追求上,也往往以追求一些低层次的物质享受为目标,没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强烈的事业心。2、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6人格一词在中国人心目中相当于品德或德行,实际上,人格的内涵不仅包括品德,还包括意志品质、心理承受力、需要、动机和价值观、责任心等要素。英国学者塞缪尔·斯迈尔斯曾说过:“人格是个人和民族的力量源泉”。可见,人格对于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重要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人格健康可以说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发展方向。因此,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应该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加强人格教育。那么,学生健全人格是怎样的呢?辩证认知——平衡控制人格理论认为,健全人格是个体人格结构中知、情、意、行诸方面都达到了均衡的高水平建构。在认知系统方面,能主动观察和思考,大胆想象,努力探索,积极行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是非观;在情感系统方面,具有较强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其他高尚的情操,情感冲突较少;在意志行为方面,能自觉按高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调控行为,目标明确,行为坚定,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这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是青少年优良人格所追求的标准。大面积培养健全优良型人格的学生,应该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