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施工图说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净水站设计施工图说明1、概述1.1主要设计依据及资料1、《区1:1000地形图》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设计阶段)》3、《供水水源调查报告》4、相关区域地形图(1:500,1:1000,1:10000)及规划资料1.2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4、《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技术规程》CJJ101-2004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9、《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1、《农村防火规范》(GB50039-2010)12、其他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及规定1.3工程概况2、总体设计2.1供水规模根据,居民点人均综合用水量取110L/d,则计算得出最高日用水量约为36.3m3/d,用水日变化系数Kd=1.4,时变化系数Kh=2.4。2.2供水水质出厂水水质按国家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执行,浊度值限值为1度,受水源与净水条件限制是为3;小型集中式供水(农村日供水在1000m3以下(或供水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出水指标出厂水水质混浊度限值可取3,受水源与净水条件限制时可取5。为保证水质,本次出水水质按1个NTU进行设计。出厂水残余游离态氯(接触时间30min后)≥0.3mg/L,并保证管网末梢水中余氯≥0.05mg/L。2.3供水水压确定合适的供水压力,是保障供水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反映供水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又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标志。确定服务压力是个复杂的问题,如果压力定的过低,就不能满足用水需要;如果压力定的过高,则必然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并将导致供水管网漏损量的增加,甚至影响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居住人数不超过500人,且建筑层数不超过两层的居住区,可不设置消防给水。因此,木林坝居民点不考虑消防给水。供水压力按满足用水区域内最不利点2层建筑用户的水压要求,即最不利点自由水头不小于12m,以此进行管网设计。2.4水源选择中水源建议如下:该居民点水源点在居民点西北侧距移民点220~345m左右,根据《村镇供水工程2技术规范》(SL310—2004)第3.3.1条规定,泉水在95%的保证率时的总流量为44.1m3/d,满足设计要求。泉水水质检测成果表检测项目检测结果限值检测项目检测结果限值细菌总数29CFU/mL500CFU/mL溶解性总固体269mg/L1500mg/L砷0.00064mg/L0.05mg/L总硬度230mg/L550mg/L氟化物0.22mg/L1.2mg/L耗氧量1.4mg/L5mg/L硝酸盐(以N计)1.259mg/L20mg/L铁未检出0.5mg/L色度220锰0.006mg/L0.3mg/L浑浊度1.05氯化物5.91mg/L300mg/LPH值7.296.5≤PH≤9.5硫酸盐52.9mg/L300mg/L臭和味无无异臭、异味肉眼可见物无无检测结论:所检项目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之规定。取样时间:2009.4.5。据对该水源水样分析,水源水细菌总数小于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限值,符合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要求;浑浊度大于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限值,不符合规范要求;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该水塘水经净化、消毒后可作为居民点生活饮用水水源,访问当地农民,该泉水作为供水水源长期饮用人们无不良反应,水质状况良好。2.5供水方案供水流程:取水头部→净水站→居民用水管网。本次设计采用取水头部取水后通过重力流进入净水站进行处理。3、工艺设计3.1取水头部设取水头部一座,钢筋砼结构,尺寸均为L×B=4m×3m,因水源报告资料不齐全,含水层的具体高程无法确定,若现场实际地质情况与水源报告不符,应调整取水方式。取水头部的深度暂按4m考虑,即取水头部底板高程取681.28m。3.2输水管为了便于巡查、管理和检修,输水管尽可能沿道路、现状机耕道敷设,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尽量减少与道路和沟渠等的交叉,需要穿过道路、沟渠等局部障碍段时,应采用钢套管保护。输水管采用de90的PE100管道直埋,根据现场踏勘及调研情况,管顶覆土暂按1.0m考虑,取水头部至净水站采用单管敷设,管道长度227m。经过计算,Q=36m3/d,v=0.1m/s,hz=0.1m.3.3净水站设计3.3.1净水站平面布置结合地形净水站选在居民点西北侧的缓坡地带,净水站用地在675m-677m之间,最大高差约2米。经综合布局,净水厂围墙内占地面积约246平米,具体详见净水站平面布置图。3.3.2净水站管线布置净水站管线包括原水管线、生产管线、厂内自用水给水管线,以及雨水管、污水管、加药管沟、电缆沟等。原水管线、生产管线均采用钢管,管径为De90。厂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合流制,收集后排至道路边沟。厂内自用水给水,通过管道泵加压后供给加药间,采用PE100给水管。加药管沟采用砖砌,断面尺寸为B×H=0.3m×0.3m,沟上加盖板,便于检修和维护。3.3.3竖向及土方平衡设计考虑到尽可能减少挖填方,净水站大致分为两个台地,设计标高分别为675.8m和675.6m,经对净水站围墙范围内的土方进行了计算,场地总挖方量为41.9m3(其中清除耕植土83.8m3)。3.3.4重力式一体化净水器采用专业生产厂家定型产品1套,型号ZNJ-2,处理规模为Q=2m3/h。工作原理:原水首先进入净水器配套管道混合器,与投药系统输送入管道混合器的絮凝药剂进行充分接触混合,经药剂混合后的原水进入净水器絮凝反应区,反应区内设3置机械搅拌机,保证药剂与原水的反应效果,提升后续处理单元的效率。反应区出水自流入斜管沉淀区,原水在沉淀区内自下而上流动,有效的实现大颗粒无机物及有机悬浮物与原水的固液分离,达到去除水中悬浮物的目的。沉淀区出水自流入过滤区配水槽。配水后的的原水自流入过滤区,原水在过滤区依靠重力经无烟煤及石英砂双层滤料的过滤,进一步去除重力沉降不能有效去除的细微悬浮物,降低原水浊度,保证净水器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净水器内设反冲洗水贮水箱,当贮水箱内水位达到高水位,且过滤区水位同时达到高水位时,即可启动净水器过滤区反冲洗泵对过滤区进行反冲洗。主要特点:(1)絮凝凝反应区:反应区设置机械搅拌机,为药剂混合及反应提供足够的动力参数,保证絮凝反应的效果。(2)沉淀区:沉淀区增加斜管填料,有效提升固体悬浮物的沉降速率,提高沉淀区出水水质。(3)过滤区:过滤区反冲洗泵可与设备集成一体,并可根据运行条件设置为自动运行。滤料构成:卵石φ16~25mm厚100mm;卵石φ8~16mm厚50mm;卵石φ4~8mm厚50mm;石英砂φ1~2mm厚350mm;无烟煤φ0.6~1.2mm厚350mm。设备内各工段工艺设计参数为:沉淀区表面负荷:4m2/h·m2过滤区设计滤速:10m/h滤池冲洗强度:14L/m2·s冲洗周期12小时一次,每次冲洗历时4min。反冲洗泵参考设计参数:Q=30m3/hH=20m。3.3.5加药间加药间为一幢单层建筑物,总平面尺寸为L×B=3.0×3.0m,层高3.0m,砖混结构。加药间内左侧布置混凝剂加药装置,JY-1003型一台,右侧为储药池。絮凝剂采用液体PAC,投加量最大40mg/l(暴雨季节),平均20mg/l,商品液体含Al2O3不小于10%,稀释后投加浓度为2.0%(纯Al2O3)。混凝剂加药装置,JY-1003型,每次可配置、贮存药剂1m3,投药计量泵Q=0~25L/h,N=0.37Kw。PAC投加系统可设置为自动控制。出厂水通过投加氯片消毒,氯片投加于清水池内,最大投加量为1mg/L。氯片存于加药间内。水与氯要充分混合,其有效的接触时间不应小于30min。加药间设有轴流风机一台,加强房间内的排风。3.3.6清水池清水池设计结合水厂总平面布置,清水池设计容量为40m3,起到调节和稳定用水的作用,平面尺寸为4.0×3.5m,有效水深2.7m,清水池为钢筋砼结构。清水池内设液位计,以便对清水池水位进行检测和显示,并可以进行高、低水位报警。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